教育部官方解读《意见》:所有地区年底前必须完成机构整改

8月22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想必大家已经知道这个事儿了。

《意见》一出台就受到了多方的关注和报道,甚至还上了微博热搜榜。

教育部官方解读《意见》:所有地区年底前必须完成机构整改

于是,教育部昨天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解读介绍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

在解读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今年2月份,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那专项行动跟《意见》有什么关系呢?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为了减轻中小学课外负担,给“培训热”降温,教育部分了2步走来落实这个事。

• 第一步,先开展专项治理。也就是自2月份以来的治理行动。截至8月20日,全国已摸排培训机构38.2万家,其中发现问题25.9万家,按照边摸排边治理的原则已经整改4.5万家。

• 第二步,建立长效机制。《意见》就是第一个从国家层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重要文件,也是今后规范培训机构发展的政策依据。理清了这两者的关系,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务院会出台《意见》了。

教育部下一步如何落实《意见》?

教育部官方解读《意见》:所有地区年底前必须完成机构整改

《意见》提出了依法规范、分类管理、综合施策、协同治理四个原则,在四大原则下,从设置标准、依法审批登记、规范培训行为、强化监督管理、提高中小学育人能力和加强组织领导6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于具体意见内容,大家可以阅读《解读最严“禁补”令,“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不过,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下一步教育部会如何把《意见》内容落实下去?对此,吕玉刚在发布会上作了介绍。

1. 部署文件落实,重视媒体力量

一方面,逐级部署,层层传达,确保各地将文件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解读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吕玉刚说,今后希望媒体在报道有关信息的时候,既要点出现象,又要点出具体机构名称,这样方便督查整改。

这就意味着,媒体将在下半年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不排除暗访调研等方式来曝光培训机构的违规办学行为。

2. 完善设置标准,把标准制定权交给省级

《意见》把标准制定权交给了省级,要求省级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订校外培训机构设置的具体标准;省域内各地市差距大的,可授权地市级教育部门会同当地有关部门制订,并向省级教育部门及有关部门备案。

但同时,为了确保最低门槛,对各地标准提出了底线要求。《意见》明确:

• 场所条件方面,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符合安全条件的固定场所,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确保不拥挤、易疏散;必须符合国家关于消防、环保、卫生、食品经营等管理规定要求;

• 师资条件方面,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其中,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

• 管理条件方面,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规范的章程和管理制度,明确培训宗旨、业务范围、议事决策机制、资金管理等。

3. 依标建立台账

各地要针对每一所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研究判断,明晰问题,逐一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其中, 针对当前不少机构证照不全、脱离监管的现状,《意见》提出要“先证后照”,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必须经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后,并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才能开展培训。

已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如不符合设置标准,应当按标准要求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终止培训活动,并依法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

同时,《意见》明确提出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实行属地化管理,县级教育部门负责审批颁发办学许可证。校外培训机构在同一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培训点的,均须经过批准;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培训点的,须到分支机构或培训点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审批,确保所有校外培训机构都纳入监管范围。

4. 督促整改落实,年底前完成所有培训机构整改

吕玉刚介绍,下半年是集中整改期,教育部将加大整改推进和督查力度,严格执行整改销号制度,坚持每月通报进展,加强对各地整改工作的指导督促,对进展缓慢的进行约谈。10月再次开展全国范围的专项督查,确保2018年底前完成所有培训机构的整改工作。

5. 推进课后服务

为破解“三点半难题”,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教育部将指导各地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保障机制,坚持学生自愿、公益普惠、成本分担、合理取酬的原则,推动中小学校普遍开展课后服务,疏导、缓解校外培训压力。

同时,教育部将推动深化教学改革,指导学校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如何杜绝超纲教学?

教育部官方解读《意见》:所有地区年底前必须完成机构整改

发布会上,记者针对一些现象级问题进行了提问,其中关于超纲教学的问题与大家息息相关,我挑选了2个问题,根据记者问答对话进行了整理。

1. 培训机构办班之前需报教育部门审核

未来网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各地开展了专项行动,但还有不少机构存在超纲教学,对此,吕玉刚表示下半年对重点关注这些问题。

另外,吕玉刚介绍,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就是说培训机构办什么班、教什么内容、招什么学生,应该与学校的教学工作相匹配。要求培训机构把培训班次、培训内容、招生对象等报教育部门备案审核,审核同意之后才能办班,而且每个班都要审核。

2. “衔接班”违背发展规律,误用教育概念

各地培训机构不少都有幼升小、小升初等“衔接班”,针对“衔接班”,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认为教育衔接区域是肯定存在的。

但教育有自己的规律,一个人的成长,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衔接教育应该尊重规律。

比如,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主要是什么衔接?应该是学习习惯方式的衔接,但绝不是学科知识。

他表示,当孩子还在动作阶段的时候,你却用概念来教学,这违背了认知规律,违背了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因此,

狭义地把衔接引导到应试知识上来的“衔接班”,是完全有害的,而且是坚决反对的

教育部官方解读《意见》:所有地区年底前必须完成机构整改

对此,北京将在开学进行两项专项治理:

1. 严抓“非零起点”教学。特别是小学,重点抓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冯洪荣认为初中一年级就应该按照起点教学,小学就要按照“零起点”教学,这次专项治理通过非常严格的方式,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2.抓分班。主抓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通过面试、考试来分班的情况,比如分重点班、快慢班,只要发现,严惩不贷。

《意见》从问题导向出发,主要着眼于“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从教育部的解读来看,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

• 谁来管:设定办学“红线”,将标准制定权交给省级

• 管什么:加强过程控制,遏制“抢跑”和超前教学行为

• 怎么管: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减少不必要的课外培训

吕玉刚表示,今年年底要完成所有培训机构的整改任务,其实无论是对相关部门,还是对我们中小机构而言,都是一场攻坚战。

不过大家要相信,规范教学是大势所趋,只有符合国家标准,才能在未来市场中赢得更大主动权,也才能赢得学生家长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