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積極探索區塊鏈,目前還處於技術方面的嘗試階段


中國銀行業積極探索區塊鏈,目前還處於技術方面的嘗試階段

1、馬耳他與去中心化數字貨幣平臺Waves合作

據CCN報道,馬耳他與去中心化數字貨幣平臺Waves合作,討論在該國政府和企業中使用Waves平臺的潛在方案。並討論在醫療保健、土地登記、投票等領域的技術合作。WAVES現均價2.24美元,漲幅0.65%。

鏈向早評:《彭博商業週刊》在近日一篇文章中表示馬耳他政府存在諸多腐敗行為,且對金融腐敗、洗錢、賭博和走私持縱容態度,並影響到了其他成員國的利益。面對多方的質疑和調查以及來自歐盟委員會的投票,馬耳他的金融地位極有可能不保。為了爭取更多的資金流入,馬耳他政府與幣安等交易所進行合作,希望將馬耳他變成全球最大的數字加密貨幣交易市場。而媒體稱“數字貨幣避難所”馬耳他或將被“歐盟”扼殺。

2、香港珠寶零售商周大福將使用區塊鏈平臺追蹤鑽石

據cointelegraph報道,香港珠寶零售商周大福珠寶集團將開始使用區塊鏈平臺追蹤鑽石。周大福將部分鑽石放在由區塊鏈初創公司Everledger開發並由IBM區塊鏈平臺保護的區塊鏈平臺上。據報道,這將使零售商的客戶能夠使用T Mark應用確定其T Mark品牌商店中出售的寶石的來源和真實性。

鏈向早評:鑽石行業一直以來都存在認證機構,即使用光譜分析來識別色彩等級的實驗室,但卻沒有信息的中央數據庫。而區塊鏈是一種分佈式計算技術,能在其核心產生一個不可磨滅的、防篡改的分類帳。目前很多零售商都在採取行動,利用區塊鏈技術提高其鑽石信息的透明度。

3、國內首單應用區塊鏈的融資業務在深圳完成 比亞迪參與

據新浪報道,醞釀了近兩個月後,央行牽頭推動的國內首單將區塊鏈技術引入供應鏈金融的試點業務近日落地深圳。試運行現場,比亞迪的一個供應商向平臺一家銀行提出貸款申請,資料齊全的情況下,這筆融資業務僅20分鐘就完成。這僅僅是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在深圳上線試運行後的一次初體驗。

鏈向早評:供應鏈金融是貿易金融的獲客渠道。主要基於核心企業的應收賬款,即“1+N”模式,借用核心企業的増信,銀行據此給更多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放款。區塊鏈技術的使用使得融資業務效率提高的同時成本也有所下降,因區塊鏈的核心優勢,交易信息的透明和不可篡改性,能提升真實性審核的有效性,並防止重複融資的發生。同時不只交易融資信息,比亞迪與其供應商的簽約信息、企業資金結算等也會體現在平臺上,銀行可綜合多方信息對企業作出大數據風控模型,令風險評估更加全面、有效。區塊鏈技術的使用能解決很多節點的問題,優化銀行的貿易融資業務。

4、調查報告:俄羅斯數字貨幣營業額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商人

據bitcoin.com報道,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每日的數字貨幣營業額在1000萬美元到2000萬美元之間,有時甚至達到5000萬美元。其中,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商人,他們使用數字貨幣對進口貨物進行跨境支付。

鏈向早評:面臨電匯支付在跨境支付中存在支付效率低、結算風險高等問題,當前國際貿易中開始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全新構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新模式,通過其泛中心化運行,利用數學算法構建信任關係,以及信息不可更改和系統完全開放等特徵,有效降低結算風險、提高支付效率、節省銀行資源。

5、微眾銀行萬磊:微粒貸累計有1500萬筆交易以區塊鏈方式清算

微眾銀行科技發展總監萬磊稱:“目前微粒貸累計有1500萬筆交易是通過區塊鏈方式清算的。”2016年9月,微眾銀行聯合華瑞銀行開發的基於聯盟型區塊鏈技術的機構間對賬平臺投入試運行,用於優化“微粒貸”合作銀行間的對賬。

鏈向早評:萬磊表示目前中國銀行業在積極探索區塊鏈,每個大中型銀行都有自己的團隊,但目前還沒有探索出成熟應用場景,在做的還是技術方面的嘗試。對於金融業有些領域的應用,法律法規以及風控要求比技術更難解決。


更多精彩文章:

全球已有1.3萬家商店或個人接受數字貨幣支付,中國呢?

數字駕駛執照現世,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忘帶駕駛證了!

【大咖專訪】 戴軍:只有重新洗牌,數字貨幣才能達到真正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