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參軍被拒,老人不得已「走後門」,亮出一枚小勳章驚動首長!


中國可能不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它卻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而這個讓我們每個中國人非常驕傲的國家,肯定是離不開“軍人”的守護。所以說,軍人在我們眼中,那就是中國的守護神!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老人隱姓埋名43年,但卻有著一個讓人敬重的身份。

劉祚坤,男,英雄志願軍戰士,1924年出生在鄂南咸寧石溪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5歲時,父母被侵華日軍殺害。1952年,劉祚坤告別懷孕的妻子和3個孩子,毅然參軍入朝作戰,在中國人民志願軍305部隊122中隊輜重一連一排三班當戰士。1953年4月26日晚忘我搶救航空汽油,負傷暈倒。後被授予抗美援朝“二級戰士榮譽勳章”,記一等功。

1953年4月26日深夜,在朝鮮戰場上,有一個不起眼的兵站,這裡裝著的是蘇聯運輸過來的汽油,士兵們日夜把守,唯恐出一點差錯,可是就在這時遠處飛來兩架美軍的飛機,瘋狂的對兵站進行轟炸,其中有一個車皮著了火,但那時汽油可是軍中的命脈,如果不管的話,所有的汽油那就沒有了。


就在這時志願軍戰士衝了上來,冒著敵機的炮火在火海中搶救汽油桶,300多桶汽油終於被疏散到了安全地帶。

其中一個叫劉祚坤的戰士來來回回拼了命的搶救,即便左腳被砸得鮮血淋漓,即便一瘸一拐,即便眼睛已經快被燻的失明,可他依然奔勞著,一個人就搶救出了85桶,他被搶救出來的時候,左腳被砸的很嚴重,全身都是血。

劉祚坤在此事中立了大功,1954年,國家給他記了一次一等功,還搜予了他‘一等功臣’的榮譽稱號!

但是英雄總是默默無聞的,1956年劉祚坤復員回國,他解決了一切優厚的待遇,選擇自行回家務農,從此“隱姓埋名”幾十年,卻不給國家增加哪怕一點點的負擔。

直到43年後的一天,劉祚坤想讓他的孫子入伍參軍,報效祖國。但是當他孫子報名時,卻被得知名額用完了。劉祚坤著急了,他帶著自己的孫子跑到了民政局,他顫顫巍巍的拿出手中的盒子,將自己當初獲的一枚枚軍功章擺在他們面前,急切表明自己的來意。

首長知道後,問他為什麼不早早道出來歷,這樣他的生活肯定會更加富足一些。爺爺隨口說道:“我所經歷的事情,和我已經故去的戰友們相比,又能算得了什麼呢?如今拿出軍功章,也只是為了換一個讓孫子報效祖國的機會。”此話一出,真是讓很多人羞愧不已。

誰能想得到,一個從來未用過自己的軍功章換取過任何一點好處的老人,竟然會用它為自己孫子換取一個報效祖國的機會。老一輩人對祖國的熱愛,是我們不能比擬的,但至少我們能從他們的事蹟中得到一點點的啟示,祖國從戰火走來,是靠著老一代人拼了命的精神,如今和平年代,更需要我們也擁有這樣的精神。(更多正能量資訊,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相膠時光”,歡迎留言點評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