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導語

今年濟南的雨水尤其多,據說這一次是下了232個大明湖,雨後的天氣最是舒爽,我們和照琴女士見面了。之前多少是有些慕著著名書法家耿彬先生的妻子這個名而來的,之後我們靜靜地坐著聽老人談起過往歲月,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午後時光。

離開照琴女士家的時候,她拿出了一本設計得十分簡樸又不失文藝的書,照琴女士的微信書《心書》。書的封面上寫著——“紙張最是包容,用空白承擔一切喜怒哀樂,澆鑄再難磨滅的墨跡,彼時有感所留的圖文印記,不應湮沒在難以觸及的過去”;封底則是一行小小的文字——“每個人的心路都是一本書”。照琴女士的文字,讀起來簡單質樸,卻在不經意間默默地照進人的心裡。我摘錄了其中的一些,算是給每一段故事起一個序。

受訪者|照琴女士

編 寫|周 麗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紙短情長 願君勿忘

“今天是老伴兒生日,祝福他健康快樂!五十年前曾送我一小摺扇並書詩一首,今日我說再在摺扇書此詩,看看字長進沒有?五十年彈指一揮間、歲月不饒人!”

2015.08.20”

照琴稱呼自己的丈夫——著名書法家耿彬的時候,總是說“耿先生”,有些老派文人的氣息,這簡單的三個字卻又是非常得妙,她對先生的敬、愛可見一斑。

這幾日,照琴剛從美國回來,她說:“這一次對我來說,就像重走長征路一樣艱難,前兩次都是和耿先生一道兒,這一次雖然有女兒孫兒陪著,可也已是形單影隻。”耿彬和照琴是學中醫的同學,兩人攜手走過了55個春秋,如今只有照琴孑然一人。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照琴說,耿先生是從有著三、四百年曆史的桓臺耿家大院走出來的中國典型的老知識分子、老家庭的思想代表;而自己的父親自1919年在齊魯大學工作,這是中國最早教會學校之一,自己從小受西方文化薰陶,是新家庭成長起來的新女性。文革初始,耿家經歷了三次抄家之後,照琴選擇嫁給了耿彬,因為家庭出身等原因,他們遭遇了很多不公,結婚時耿先生的棉襖是用三塊不同顏色的布染成的黑色布做的,兩家父母在一貧如洗的“新房”裡吃了頓飯。婚後文革開始,一家人被迫搬到了一個大雜院內,一間只有十餘平方米的小南屋居住。在那個年代他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分享,學會了幫助別人。直至後來落實政策,生活才恢復正常。 “我們兩個一個是冰一個是火,一起過了50多年,很不容易。”

耿先生追悼會的那一天,照琴寫了幾句心裡話:“花樣年華戰寒冬,春華秋實苦樂情。夫唱婦隨長相守,一縷青絲伴君行。”這28個字背後的故事和哀思,讓人不忍落淚。

送先生走的那天,照琴突然看見一條久違了的藍色絲綢手絹。手絹包著50多年前,兩人相遇認識以後,照琴自己抽絲、用紅絲線繡了兩顆心的白手絹。如今,打開以後都是摺疊的印痕,手絹已經泛黃。這是當年照琴送給耿先生的信物,裡面還有一張照琴22歲的照片。當時耿先生送給照琴的信物是一把小小的摺扇,上面寫著: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這是那個時代兩個青年浪漫的愛情故事。婚後當年耿先生的父親在批鬥中病逝,一家人在大雜院,一住13年。照琴說:“花樣年華戰寒冬——這是我家的歷史,也是社會的歷史,整個社會整個國家都是那個樣子,我們就更艱苦一些。”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文革結束後,相繼落實了統戰政策、房屋政策、知識分子政策、宗教政策,孩子們上學不再看出身、社會關係,最讓照琴高興的是女兒考上了浙江大學,耿先生也逐漸在書畫界擁有了一些聲望,照琴也從一個浪漫的文藝女青年變成了包攬一切的“大家長”。照琴說:“耿先生什麼時候該理髮了,出去參加什麼活動穿什麼衣服,配哪雙鞋哪雙襪子,都得給他安排好。家裡的家務得操持、雙方父母都得照料。春華秋實苦樂情——生活好了,摘果子的時候,也是有苦有甜。”

後來兩人退休了,“去國外給兒子看孩子,給耿先生當老伴當保姆還當秘書。夫唱婦隨長相守——這是最美好的時光。”照琴說。金婚五十週年紀念,耿先生又送了一把摺扇給照琴,和五十年前一樣,上面還是寫著:“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照琴後來想,耿先生不善言辭表達,其實這一折小扇,早在50年前就已經深深對她告白過了。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去年秋天,耿先生因心梗住院治療、晚餐吃了照琴做的海參蝦仁,對孩子們說:“我不掛你媽,你們別惹你媽生氣。”聽著京劇睡著覺就安詳的走了。照琴趕到醫院,耿先生胸口的餘溫還在,卻再也不能說一句話。“一縷青絲伴君行——我讓我的學生從我頭髮後面剪了3縷,用紅線紮起來,別在那泛黃的手絹上,寫上這28個字疊好,放在他懷裡。一輩子家庭瑣事他都怕麻煩,是我事無鉅細的照顧他,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就是血脈,讓我的青絲陪著他走人生最後一程路吧!”照琴說這些話的時候十分平靜,我們聽著卻忍不住想要落淚了。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我有時候覺得他還在屋裡,你看這掛曆“和你一起享受美麗”,12個月都是他寫的詩經,到處都是我們的照片。我就想他在屋裡睡覺,他在書房寫字,他在樹林打拳....... 但是一直這樣想不行,所以趁去美國參加孫兒畢業典禮,給自己設立了一個計劃,要走出來。”

但是效果仍有些差強人意。參觀大都會博物館、看著梵高的畫,照琴想:他要能來該多好,他最喜歡參觀這些博物館、藝術品。911遺址,照琴沒去,因為上次和耿先生去的時候,耿先生在這個地方走不動了。自由女神像前,照琴花了2個小時排隊,就為了補拍一張照片,因為上次和耿先生一起來的時候,臨近自由女神塑像的時候平板沒電了,一張照片也沒留下,她要替耿先生把這個遺憾補上。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但無論如何,照琴覺得能夠走出去,就是一件好事兒,不能總自己一個人坐在家裡望著他的照片發呆,朋友和孩子們鼓勵她,想他的時候,孩子們陪她到佛惠山下,趵突泉,五龍潭,黑虎泉,大明湖…都有耿先生墨寶的地方,看到鐫刻的先生書寫的匾額、對聯,眼前和心中掠過一道道風景.......生活總要繼續!

詩書傳家 生生不息

“做了幾個小花兒枕頭可以墊脖子和小腰,也是解悶,鼕鼕和彤彤穿過的小花裙子改做的,每當她們抱著它就會回味自己的青春年華。”

2014.01.20”

照琴是個感情極為細膩、對家庭極其重視的人,這不僅體現在她對耿先生的感情上,更體現在她對每一個親人的感情上。她說:“無論人多麼的高貴或者卑微,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瞬間,但親情、血緣是永遠的回憶和懷念。”

照琴小時候跟著姐姐們看羅曼羅蘭、托爾斯泰、雨果等作家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紅樓夢》、《約翰·克里斯托弗》都是在不同年齡段看幾遍有不同的感受,生活穩定空閒之後,她也開始了自己的寫作。2014年照琴開始學拍照片,2016年在加拿大的兒子給照琴出了一本微信書《心書》。照琴說“書只印了10本,只送給沒有微信,年齡比我老的家人。其實我寫得也只是些尋常事,天氣如何,聽歌曲樂曲的感受,旅遊的趣事,對家人和朋友的祝福。”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照琴家有兄弟姐妹9人,她是年齡最小的,如今也已經是70多歲的老人了,每次出遠門前她都要去看望自己的老師、書畫界的老人、親人。“因為我回來的時候不知道他們還有沒有,我得看看。”

照琴已經經歷了太多的悲歡離合,哥哥姐姐們的故事,她正寫著,一位嫂嫂就沒了。“我5歲的時候,二哥二嫂結婚我給她提花籃,老嫂如母,她疼我如自己的孩子一般,那年我去加拿大,臨行前二嫂還與我聊天談笑,不久接到二嫂去世的噩耗,我哇哇大哭,疼愛我六十多年的嫂嫂怎麼就走了呢!”

照琴說,回憶是很不容易的,內心很痛苦掙扎,但是還是必須得寫。 因為後代中有多位兒孫在海外讀書,定居,讓他們瞭解記得老幾輩人的往日時光,無論他們將來取得什麼樣的成就,也要看看這個家庭是怎麼延續過來的。但願我寫的東西能給家裡的人燃起一點兒火花,溫暖自己的心,也溫暖後代的心。

照琴寫書的手稿,十分工整,涓涓小楷,許多人說是受了耿先生影響,照琴說:“寫字是個童子功,我們家的兄弟姐妹9個,字都寫得挺好的,父母創造的家庭氛圍民主而和諧,孩子們從小都是讀書寫字,姐妹幾個一起彈鋼琴、唱和聲。”照琴最近在寫自己的父親,因為明年是父親進入齊魯大學100週年的紀念。1919年,一個留著辮子的20歲私塾青年,從老家泰安出發,歷時3天走到濟南。那青年不認識阿拉伯數字,不知道公曆紀年,搞不明白城市街道佈局,卻因為剪辮子回不了農村,只好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留在了齊魯大學,兢兢業業專心學習專業知識還掌握了幾門外語,因是教會學校每年外籍校長下聘書很是嚴格,父親在幾十年的工作中嚴謹努力認真,待人善良誠懇,每年都收到聘書,後來曾任圖書館館長,1962年從山醫退休,安養晚年,92歲壽終正寢,這就是照琴的父親。而照琴的姥姥是一位有文化的大腳女性,虔誠的基督徒,在濟南當家庭教師,也是她鼓勵照琴的父親來的濟南。“

人要實,火要虛。”姥姥經常教導照琴說,做人做事要腳踏實地。照琴也從父親的身體力行中悟出:“無論什麼時代都有努力的人,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耿先生曾在一次家訓書展中書過:“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的對聯,照琴說這是耿家的家訓,現在鐫刻在耿先生的墓碑上,希望孩子們好好銘記於心。耿先生去世後,照琴整理書房,發現了好幾副字,已經寫了受贈者的名字,卻還沒有送出去。照琴認識的,她就給打個電話,讓女兒親自給送過去,有一次把字捎過去之後,人家感激地說:看,這就叫家風。

照琴說:“我就跟孩子說,你爸爸雖然去世了,我們也得送過去,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生前給濟南大學圖書館題寫的“至善”被濟南大學收藏。其實教育孩子要從一點點的小事兒上,不用講什麼大道理。”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照琴說,自己要寫的是家庭這一百年的事兒,家裡的事兒都是小事兒,但是也都是社會的大事兒,中國百年近代史,就在這小家庭中可以展現,書名就叫《百年無大事兒》,在她心裡沒大事兒。

錦繡芳華 宜室宜家

“ 今日霧霾,窗外迎春花梅花正開,無事芒掛滿樹枝,喜鵲又銜枝搭巢了,春分已過,復活節就要到了,願一切美好的情、景、願望……都復活展現,讓我們心中的花也盛開怒放吧!

2015.03.29”

照琴說,每個人都有閃光的時期,自己的芳華,但是往往忠孝難雙全。她也有過自己的小亮點和難忘的經歷。

她曾是83年恢復統戰工作後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一期學員,是山東省各民主黨派選派的唯一人選,當時在全國政協禮堂,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出席開學典禮並講話,本來照琴應該有美好的前程,無奈父母已老,那時沒有養老院她只得申請提早退休,親自伺候了9年。雙親均於九十多歲在家中老去。隨即又繼續照料七十餘歲高令的婆母至老人98歲壽終正寢。照琴說:照顧陪伴三位老人三十餘載,雖然辛苦卻欣慰,無怨無悔!這是上天給我夫婦的工作和福氣!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照琴說:孝順這都是憑心的事兒,和房子、票子、能力沒有關係。我們就是心甘情願做這件事兒,總得有人擔當、父母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親自照料不後悔,把他們送走,我們也就安心了。

而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就是照琴最大的希望和寄託。女兒考上浙江大學的時候,照琴拿出一條自己結婚前的裙子,讓女兒穿上給自己看看——“活脫脫的一個當年的我!”照琴激動地落下眼淚。後來她還因為這件衣裳,上過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那期欄目叫“百年話衣裳”,講述一件衣服和悲歡離合的故事。照琴說:“不光是我家的事兒,社會上的許多事兒也可以通過一件衣服反映出一個時代的變遷。參加展示的有考科舉打小抄的衣服;生產救災的時候穿的衣服——用尿素袋子做的大褲衩,遠看像幹部近看是尿素;還有穿著列寧裝結婚的夫婦……”

照琴展示的是一件紫白兩色花邊的大裙子,上面是徐悲鴻的名畫奔騰的馬。一九六六年夏天表姐從上海買了這件裙子送給照琴。只穿了一次照了張照片,文革轟轟烈烈就開始了,剪辮子,破四舊…,這條裙子就壓在了箱子底,每年曬,每年看,後來可以穿了,可自己年紀也大了,腰粗了。

一個女人最愛美的時期,在黑、灰、綠軍裝之間度過!照琴覺得非常遺憾。當主持人崔永元站到女兒身旁問她有何感受時,女兒說“感謝改革開放可以穿漂亮衣服,我圓了母親的夢!”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照琴是個有浪漫情懷的人,“我總想著兩個人坐在家中泡杯茶,聽聽音樂聊聊天。但我們兩個,一輩子幾乎沒有過,走路拉著手更是沒有。他在書房揮毫寫字、哼唱京劇、打八卦太極,我自己製造點浪漫情調,在客廳聽音樂丶走走步跳一個人的華爾茲!互相滲透互相欣賞幾十年!什麼叫幸福?你得先經歷生活中的各種磨難,還依然熱愛生活,這才算真英雄。”

冷暖人生 平凡美好

“小魚兒添丁了,小花兒也盛開了,真喜歡!”

2014.03.22”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照琴也是個戀舊的人,她濃濃的感情都化在一花一木、一桌一椅、一茶一飯,這些平淡的生活中。照琴結婚的時候,耿先生家裡已經抄了3遍家,兩塊兒紅布做了一床紅被子,算是兩人的全部家當。生女兒的時候,照琴把這個紅被面,拆開兩幅,然後做成兩個小被子,把女兒包回來。女兒長大了,又把它們合起來,做成一床大被子,舊了之後又當褥子。50年過去,無論換了多少床被子,這一床照琴都不捨得扔。耿先生走後,她把紅被面洗乾淨用反面親手縫製成袖珍小被,小褥,小枕頭!老妻手中線,臨別密密縫。放上筆、墨、宣紙、刻刀、圖章、眼鏡,讓它們陪著先生入土為安。

先生的大書桌是85年落實政策之後,老房子院子裡有一棵樹,鋸了之後照琴自己設計,給他打了一個前後都開門的大案子,這一用30多年不換新的。每日裡先生伏案看書,揮毫寫,畫,書桌上厚厚的毛氈上點點丶片片的墨跡都已成回憶和思念先生的又一道道風景!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照琴說:“人這一路走過來不容易,我們的生命都在上帝手裡,可能一年,可能一天,但今天不能白過。我們一家過去的日子也沒白過,早就已經鑄在這一事一物裡了。”

傅照琴:紙短情長 心書之路

在美國旅行時,在一家餐廳,孩子們外出時請一位服務生關照照琴,年輕的外國小夥後來對孩子們說:“你姥姥真善良!她溫暖了我的心,給我帶來了陽光!”照琴不懂英文,服務生不懂中文,孩子們問起緣由,照琴說:“其實不用語言,微笑、握手、表情,這些情感是共通的。”在這平凡的生活裡,傳遞美好的善意,在照琴看來是真心歡喜。

後記:

聽照琴講她的故事,坐在旁邊的我,總有一種恍惚的錯覺,彷彿與我交談的不是一位70多歲老人,而是一位需要人保護的20歲翩翩少女——面對愛情,面對婚姻,保持著最簡單、真誠的情感,永遠記得兩人相遇相處時的美好;共渡患難時的艱辛;讓簡單而平淡的生活擁有著一些小起伏,小精彩。擁有一顆赤子之心,不懼現在,不畏將來,不忘初心,不會因為生活的種種不如意而隨波逐流,反而生活中的一點點小溫暖都可以讓她感動不已。知足感恩是照琴熱愛生活的精神源泉!

這樣的少女心讓人豔羨,唯有真誠祝願:

願大雨澆不滅你的熱情

願這世界溫柔待你

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