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我必須喜歡劉海屏?

昨天,vivo新品發佈會為手機行業帶來了一個炸彈——NEX,先不說價格、配置等老生常談,單看正面外觀,妥妥的真正全面屏,19.3:9 6.59英寸FHD+屏幕,屏佔比達到91.24%,是目前所有量產機中最高的,更帥的是,vivo NEX沒有“劉海”。

怎麼,我必須喜歡劉海屏?

這讓iPhone X發佈以來,紛紛跟進劉海屏的國內各廠商,都捏了一把冷汗,這要是放在一塊對比,那還能得好?不過,嚴格說起來NEX也並不完美,起碼升降式前置攝像頭就引來了關注者對於其壽命的擔心,而且說實話,當前置攝像頭升起的時候,對手機整體美感的破壞力還是很強的,尤其對於強迫症來說,與劉海屏的殺傷力相比也相差無幾。

但無論如何,NEX都是最接近真正全面屏的手機了,這甚至讓不少X粉紛紛倒戈,大罵XX無能。

實際上,全面屏只是手機業界對於超高屏佔比手機設計的一個比較寬泛的定義,也可以說是一個期望。從字面上解釋就是手機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手機的四個邊框位置都是採用無邊框設計,追求接近100%的屏佔比。

但目前業界宣稱的全面屏手機暫時只是超高屏佔比的手機,沒有能做到手機正面屏佔比100%的手機。現在業內所說的全面屏手機是指真實屏佔比(非官方宣傳)可以達到80%以上,擁有超窄邊框設計的手機。

據IT之家小編統計,目前已經發布的劉海屏手機數量已經超過30款,大概分為以下路線:

劉海屏:iPhone X、榮耀10、vivo X21、OPPO R15、華為P20、小米8、聯想Z5等;

窄下巴、窄額頭:三星Galaxy S9、一加6、魅族M15等;

無額頭、窄下巴:小米MIX2/2S、vivo NEX

即使有如此多的廠商在刻意模仿iPhone X的劉海屏設計,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Android廠商,包括小米MIX系列,能完美克隆iPhone X的設計。

怎麼,我必須喜歡劉海屏?

其實要搞清楚為什麼會出現劉海屏,我們還不得不從封裝技術說起。

iPhone X採用了最先進的COP封裝(Chip on Plastic)屏幕,顧名思義,它基於全柔性OLED實現,整塊屏幕可以隨意彎折,別說砍掉“額頭下巴”,就是做成四面無邊框都完全可行。

至於備受詬病的劉海,其實蘋果是在小小的劉海區域內集成了諸多功能元件:紅外(深度)攝像頭、距離傳感器、環境光傳感器、揚聲器、麥克風、前置攝像頭和一個名為點狀投射儀(Dot projector)的元件。

不過,就目前來看,iPhone X使用的COP封裝成本極高,良品率也較低,主流價位的手機根本承受不來。這也難怪,羅永浩微博回應“為什麼國產全面屏手機都去不掉下巴”時,表示:蘋果的屏是三星做的,如果都像蘋果那樣賣八千多塊(消費者經常會忘了這一點),每一家都可以做到沒下巴。

可以說,iPhone X的“劉海”是為了遷就高屏佔比和複雜的Face ID不得已的選擇,而在其他手機上,除了小米8探索版,更安全的面部識別和更高的屏佔比卻極少出現,就難免有“東施效顰”之嫌。

對於這種難稱巧合的雷同,外媒The Verge在報道華碩ZenPhone 5/5Z時甚至用到了“shameless iPhone X clone”的字眼。

但華碩全球營銷主管Marcel Campos卻解釋說:“有些人會說這是抄襲蘋果,但我們無法脫離用戶的需求,你必須遵循這些趨勢。”

趨勢確實是趨勢,但這是用戶喜歡的趨勢嗎?恐怕未必。

雷軍在不久之前的小米8發佈會上介紹,小米8提供了劉海屏開關,不喜歡可以隱藏劉海屏。“用習慣了,你會發現其實劉海屏並沒有那麼難看。”可以說,無奈中一語道破了用戶心聲。

怎麼,我必須喜歡劉海屏?

實際上,甚至是蘋果也對劉海屏的設計也心存疑慮,因此在去年11月份App Store上線了一款名為“劉海刪除”(Notch Remover)的應用,以讓手機恢復之前的平整狀態。

另外,包括華為P20、榮耀10等多款劉海屏手機也都支持隱藏劉海功能。

那麼問題來了,明知道劉海屏不受用戶待見,廠商為什麼還要緊跟蘋果的劉海屏設計呢?

首先,迎合趨勢是必須的,作為智能手機標杆的蘋果尚且沒能克服掉的劉海問題,試問又有幾個廠家願意甘冒風險去嘗試?成不成功暫且不說,僅是數額巨大的研發成本就能讓各廠家心生怯意。

而且,在這樣一個競爭如此激烈的手機市場,時間與成本控制顯得格外重要,有iPhone X在前,被罵的顯然不止是自己這個“致敬者”,天塌下來還有個子高的扛著,這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想必也慫恿了不少跟風者。

吐槽歸吐槽,自小米MIX推出全面屏以來,各手機廠家在全面屏技術上的探索仍然是可圈可點的,至少屏佔比已經普遍提高到了80%以上,而此次vivo NEX更是一舉提升到了91.24%,進步不可謂不大。

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已經離我們不遠了,甩掉劉海屏也是遲早的事,只是希望各手機廠商,拿出誠意,不要再以趨勢為藉口搪塞自己的用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