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吃苦觀 誤人誤己

馬雲說:“不吃苦,不奮鬥,你拿青春來幹什麼?”

許多人將這句話奉為經典,時常用此來激勵自己。

但很少有人去思考,什麼樣的苦才值得去吃。

就像文章開頭的問題:“4000塊工資的小工廠和3000塊工資的高檔咖啡店要怎麼選?”

小地方的工廠上升空間小,福利保障也未必完備。

後者工資低,然而工作環境、成長體系都大大高於小工廠。

答案似乎很明白。

不去小工廠不是因為年輕人吃不得苦,而是吃了同樣的苦,不能獲得想要的回報。

寧吃奮鬥的苦,別去吃生活的苦。

有網友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大學時,自習室的環境很差,板凳硬空調冷。

同學小A是個會生活的人,她用心佈置自己的學習環境,坐墊、零食、午睡枕、小毯子應有盡有。

另外一位同學小B對這些從來不上心,她能坐著硬板凳坐到腰疼,穿著單薄的衣服被空調吹感冒。

每次勸她多穿點衣服,她總不屑一顧:“我才不像你們這麼嬌氣,吃不得苦。”

可她去了幾天就不想去了。

“嬌氣”的小A堅持了下來,因為在她看來,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是一件享受的事。

生活中也有小A這樣的人,很少讓自己在生活上受委屈。

但只要環境舒適,他們能堅持高強度工作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