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還是不跪,這是個問題

近日看到兩則新聞,都是關於外國留學生超國民待遇的問題,事情雖然不大,但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

跪還是不跪,這是個問題​這兩件事情都發生在代表先進文化的大學,一個在瀋陽,一個在西安。

瀋陽城市學院“以‘勞動周’名義,讓本科生為留學生打掃寢室樓,留學生卻不參加勞動”,此後學院宣傳部門相關負責人回應澎湃新聞稱,學生參與公益勞動屬於學校教學計劃的一部分,勞動區域僅為寢室樓等公共區域,不包括寢室內部。而根據相關規定,留學生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參加。

相似的事情也發生在西安這座古城,在西安石油大學,研究生宿舍晚上停水停電甚至連電扇都沒有,而留學生宿舍卻燈火通明可以開空調。 跪還是不跪,這是個問題​瀋陽城市學院解釋學校從建校開始,就實施“學生公益勞動制度”,並將公益勞動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既然是學校的制度,為何留學生就可以不遵守?

西安石油大學的做法就更過分,既然停電,一個學校的學生就需要共同克服困難,同樣是學生為什麼還要分個三六九等呢?

給外國留學生補貼有所耳聞,而補貼的原因和經費的來源沒人說得清楚。

聽過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有人提問一位非洲留學生為什麼來中國留學,問者滿心期望得到諸如被中國的歷史文化吸引,被優秀的制度吸引,被偉大的人民吸引等等臉上貼金的回答,也好讓我們自豪一把,沒想到這位黑人朋友很誠實地反問:沒有補貼我為什麼來中國留學?

還有一篇文章流行得更廣,一些歐美落魄的男人在本地實在混不下去了,被朋友叫到中國,憑著一副白人身板,不投入不努力不動腦子,在中國卻混得呼風喚雨應有盡有,還引得部分中國女人免費服務。

慈禧曾下詔: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中華文明一直以延續存在而自豪,而在某些方面,沒有斷層的文化也很可怕。跪了幾千年,跪久了,看著不跪的那位自然高大神聖不可侵犯,跪久了已經難以站起來,國人已經沒有了平等的習慣,不是我給你跪著就是你給我跪著。跪姿已成社會穩定的符號滲透到文化底層,一代代傳承了下來。那些不想跪的,也不願別人跪的就成了文化的異類,他們的血換來的清醒只有短暫的幾十年,沒多久就被這延續的文化拉了回去。多少人剪掉了頭上的辮子,卻悄悄地收藏在心底,只是因為習慣了,多少人終於站了起來,卻還要找一個高大的,在心裡去跪。

這高大的可能是厲害的,也可能是曾經厲害的,慈禧對這厲害的反身一跪,引得舉國下跪,這一跪,跪了一百多年,難道還要再跪下去麼?怕洋人不滿,怕洋人說泱泱大國不友好而顯得小氣,因為我們是友邦之國,怕被洋人看扁,就拿出銀子,怕被世界孤立,就貼錢請他們來,洋人似乎生來就高人一等,不,是不管什麼洋人,到了中國就一定高人一等,憑什麼?!我們還要跪下去麼!

有些洋人,起初被這一跪嚇了一跳,再一看,這跪著的那麼誠懇,跪姿又那麼自然,也就心安理得了起來:超國民待遇可不是我自己要的哦,是你們給的。

這兩篇文章末後的評論裡亮點很多,引述一個評論:因為各個高校都把招收留學生作為創收來對待,說白了,就是學校可以通過招收留學生掙很多的學費。所以就要給留學生更好的待遇,以吸引更多的留學生來學校學習,學校才能掙更多的錢。問題是,這錢是補貼的麼?

我有一個習慣,喜歡看文章的評論,因為那裡可能有真正的民意。評論很精彩,幸運的是多數人不想跪,特別是我們的年輕學子,他們就是我們的希望。

那些還想讓我們跪著的,就算了吧!給洋人以國民待遇才是我們三個自信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