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远古冰川、大型古生物、紫水晶矿藏……竟神秘现身陕西!


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有一座异乎寻常的博物馆,进入这里的人,仿佛进入了神秘的时空。在这里,你可以同时看到岩浆喷薄的火山和毓秀洁白的冰川,可以一览古朴深壑的雅丹地貌,也可以探索数亿年前地球诞生的奥秘,甚至可以见到在丛林中繁衍生息的三趾马和庞大的紫水晶矿藏。这里,就是西安科技大学的地质博物馆。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位于临潼校区骊山校园煤炭科技中心一楼,其前身为1909年成立的私立焦作工学院地质标本室,1938年迁入了新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工程学系地质教研组,1957年迁入了西安交通大学地质系,1958年迁入了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建立了地质标本陈列室,2002年在此基础上于临潼校区图书馆建成了地质博物馆。

十多年来,地质博物馆不仅是西安科技大学学生开展地学知识及专业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对外交流与展示的重要窗口。已被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命名为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和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先后接待了国内外同行、校友、各级领导及青年学生等数十万人参观考察及学习,对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2018年9月11日,新落成的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开馆,馆内共有藏品4000余件。分地球科普展区、古生物展区、矿物展区、岩石展区、煤炭资源展区及陕西矿产资源展区等六个展区,展示了地球结构及其物质组成、动力地质作用、地球生命演化、地质矿产等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地矿特色。

另外,馆内还珍藏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民政府从国外进口的来自38个国家的一套系统矿物标本和来自28个国家的一套珍贵经济地质标本,以及西安科技大学师生在教学科研实践中的四项地质发现。

除了原来的馆藏特色外,新馆增加了地球科普展区、全国煤炭资源展区、陕西矿产资源展区及大量富有观赏性的矿物及大型古生物标本。

馆内喷薄的火山、漆黑的煤炭、温顺的披毛犀、神秘的大型古生物使人叹为观止;纹理生动的琥珀、层次鲜明的青金石、熠熠生辉的紫水晶矿藏、“海蓝之心”贵蛋白石等稀有珍藏令人目不暇接。

据悉,西安科技大学新地质博物馆的建设是在学校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充分体现和宣传学校地矿特色、增强大学生知识储备、培养更加全面的地矿类专业人才而建成的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使参观者了解人类居住的地球的构造、生物演化、地壳中各种矿产资源的种类、用途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