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人對話40年|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江濤:來了就不想走的包頭

40人对话40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来了就不想走的包头

6000年前,人類就開始在這片土地上留下記憶;縱貫千年的滄桑歲月,孕育了今天包容大氣、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從生態環境脆弱到“半城樓房半城綠”;從工業移民城市,到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改革開放40年,是什麼讓昔日的“草原鋼城”變成了今天人們“來了就不想走”的幸福之都?

中國文明網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

系列訪談節目《40人對話40年》

本期對話

全國文明城市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

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江濤

為您揭開“來了就不想走”的包頭秘密

40人对话40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来了就不想走的包头

中國文明網記者路弘與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江濤在專訪錄製現場。中國文明網 榮毅攝

記者:如何評價改革開放這些年來包頭的變化?

趙江濤:和我們國家其他的城市一樣,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包頭髮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是經濟建設、城市建設、文化建設,還是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都發生了大的變化,老百姓對四十年來包頭的經濟發展、城市環境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還是非常滿意的。

記者:有網友說,外地人來了包頭就不想走,為什麼?

趙江濤:這個是讓我很有自信的地方。外地人來到包頭都會喜歡這個城市,熱愛這個城市,很留戀。他們會感受到這裡城市很美,人很美。

我們的城市綠化率達到了44.3%,綠色隨處可見,五分鐘就可以走到一個綠地、廣場、公園,百姓很享受,可以說是半城樓房半城綠。包頭給人直觀的印象非常大氣,包頭人非常熱情、誠實、友善,非常包容,非常熱心。

記者:包頭多年堅持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並且獲得“五連冠”佳績,動力源自哪裡?

趙江濤:包頭是從1997年開始創建文明城市的。2005年我們獲得了首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後來每三年一輪,就是現在的“五連冠”。講到創建文明城市的動力,很大程度上在於創城激發了老百姓和黨委政府對精神文明的追求。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發展是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我們的創建活動和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願望追求,是相符的,大家的利益是共同的。我們的心願是一致的,目標是一致的,追求是一致的。

趙江濤:包頭在連續五屆文明城市的創建過程中,形成一種城市的凝聚力。包頭人在外面講到“我是包頭人”時,會有一種自豪感。這是群眾對這個城市的認同,是歸屬感、榮譽感,這也是促使我們黨委政府的工作的動力。老百姓熱愛這個城市,我們怎麼能把它建設得更好,讓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是我們的責任,也是動力。

40人对话40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来了就不想走的包头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江濤接受中國文明網記者採訪。中國文明網 榮毅攝

記者:包頭是如何發揮調動群眾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創建活動的?

趙江濤:從創建第一屆文明城市開始,老百姓就非常支持。黨委和政府的因勢利導,把黨委政府創建的主導思想和老百姓熱情相融合。首先我們加強教育引導,通過主流媒體做公益廣告、宣傳道德模範、表彰創建先進,在整個社會形成崇尚文明的氛圍。在包頭,戶外公益廣告佔比必須達到50%以上,在車站、機場、廣場,人們都會看到大量的公益廣告。在公園、廣場我們還會多營造文化氛圍,宣傳百姓身邊的道德模範、先進人物。

趙江濤:包頭全市的註冊志願者達到了34萬,相當每8人就有1名註冊志願者,公益組織達到了1500多個,每年開展專項活動兩萬多場次。

趙江濤:作為市長我常常為包頭市民的事蹟和舉動所感動和感染。我需要加倍努力工作,加倍奉獻,去把工作做好,才能對得起包頭的老百姓。包頭老百姓對市委政府的支持是由衷的。包頭市民熱愛這個城市,這種熱愛是從老一輩創業者、開拓者那裡傳承下來的,他們對事業的那種追求也感染了我們。百姓對我們的工作新的期待,激勵著我們。我們要把大家這種熱情保護好,激發好,發揮好,這是包頭髮展的動力。

40人对话40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来了就不想走的包头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江濤寄語中國文明網。中國文明網 榮毅攝

記者:文明創建對於包頭的城市發展,帶來的最大變化是什麼?

趙江濤:首先來講是城鄉變美了,城市更加整潔、乾淨、有序,創建工作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再就是人變美了,我們的老百姓文明程度非常高,斑馬線上都是車讓人的,你看不到闖紅燈的現象。我剛才講,包頭人不但熱情,更誠信,跟別人交往很誠實,很友善。另外,百姓的文化生活更豐富了,我們有自己的交響樂團,每年都有交響季的演出。在包頭大劇院,每年的演出大約200多場。我們邀請中央芭蕾舞團等所謂“高大上”的文化院團,還有國外的一些交響樂團到包頭演出,場場爆滿,這說明百姓的欣賞能力很強。

趙江濤:這些文化活動在文明創建活動當中,起到了一種引導作用。通過文明城市創建這樣的載體和設計,讓大家感受到改革開放的變化,感受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和我們城市的變化。加強了城市的凝聚力,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把我們城市建設得更美好,使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40人对话40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来了就不想走的包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