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國最大的一座寺廟,比長城還出名,現在卻淪爲一片廢墟


“虎踞龍盤地,金陵帝王都”,具有千年歷史的六朝古都南京,有著說不完的故事,賞不完的美景。在南京中華門外的秦淮河畔,曾經有一座蜚聲海外的寺廟。在老外眼裡,它的知名度甚至一度超過長城。然而時至今日,卻漸漸被人們遺忘。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代詩人杜牧所說的“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南京大報恩寺。南京大報恩寺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孫吳時期的建初寺,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的第二座寺廟,也是中國南方的第一座寺廟,有“江南第一寺”之稱。

說起大報恩寺,就不能不提明成祖朱棣。公元1412年,正在謀劃遷都北京的朱棣,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下令在南京重建大報恩寺。根據史料記載,整個工程歷時19年,耗費銀兩達2485484兩,徵用全國工匠達10萬人,由朱棣寵信的三寶太監鄭和親自主持修建,堪稱“國字號第一工程”。


與歷史上興建的其他寺廟有所不同,大報恩寺施工極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宮的標準來營建。整個寺院規模極其宏大,有殿閣30多座、僧院148間、廊房118間、經房38間,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座寺院,號稱“百寺之首”。

在大報恩寺之中,高達78.2米的大報恩寺琉璃寶塔堪稱“鎮寺之寶”,在塔底的地宮裡珍藏著佛骨舍利。這座五色琉璃寶塔自建成之日起,就在塔頂點燃了140盞碩大的長明燈,每天耗油64斤。遠遠望去,整座琉璃寶塔金碧輝煌,晝夜通明,曾一度是中國古代最高的建築,被稱為“天下第一塔”。

據說在明清時期,一些來到中國的歐洲商人和傳教士,被眼前這座高達瑰麗的大報恩寺塔徹底折服,將它與羅馬鬥獸場、亞歷山大地下陵墓、比薩斜塔等並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南京大報恩寺塔甚至比長城還要出名,被老外們當做是中國的象徵。


然而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歷史上曾經輝煌無比的大報恩寺和大報恩寺琉璃塔,由於頻繁的戰亂逐漸荒廢,徹底坍毀於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國戰亂。如今人們在大報恩寺的遺址上建起了博物館,並復建了一座大報恩寺玻璃塔。但我覺得無論後人們如何努力復原,當年大報恩寺那種恢弘的氣勢似乎永遠也無法重現了,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