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在尼康發佈Z7/Z6發佈一週多後,單反老大佳能出手正式推出全畫幅專業微單EOS R。與尼康各種預告片、各種洩露不同,佳能只是在發佈前夕在露出真面目,頗為低調,不得不佩服佳能在新品保密工作上做得非常到位。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專微=專業微單

作為佳能首款全畫幅專業微單EOS R一經推出,大家就發現佳能的“套路”與尼康驚人的相似,它們都選擇自家主力全畫幅單反平臺作為新微單的基礎。這一思路無可厚非,當年A7也是和A99共用核心平臺。具體到這次產品,佳能選擇了5D4、尼康選擇了D850。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EOS R與Z系列存在太多相似之處:

1.與自家主力單反共用平臺:5D4→EOS R、D850→Z7

2.大量借鑑自家單反操控設計、菜單UI設計,均搭載肩屏

3.與自家單反通用電池,附帶慢速USB充電

4.全新大內徑卡口:RF卡口與Z卡口

雖然大家覺得這樣做有些“偷懶”,但事實上這是普遍現象。松下、奧林巴斯、索尼的“單反”造型微單都大量借鑑以前的數碼單反,只不過那些數碼單反已經被大家淡忘了。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當然既然是基礎,就不能直接照搬,EOS R這塊約3030萬有效像素全幅傳感器,為充分發揮RF鏡頭的光學性能進行了微調(比如微透鏡)。搭配最新DIGIC 8圖像處理器,比5D4的DIGIC 6+更為先進,相信在JPG降噪算法上會更勝一籌(常用ISO上限從ISO 32000提高至ISO 40000)。

那麼EOS R基於5D4開發,又會有哪些亮點?

1.全像素雙核AF

EOS R的全像素雙核CMOS AF,官方稱實現了最高約0.05秒的自動對焦速度、5655個可選自動對焦點位和-6EV的對焦亮度界限。

關於0.05秒自動對焦速度,官方稱這一數據是EOS R與採用NANO USM超聲波馬達的標準變焦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搭配實現的。當然這是需要一定的測試條件。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關於5655個自動對焦點位,是通過十字鍵選擇時達成的。相機自動選擇對焦位置時,可根據被攝體位置從143個對焦框中自動選擇。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對焦點位?所謂全像素雙核技術是一個像素具備兩個光電二極管,兼顧像面相差檢測自動對焦及像素成像。3030萬像素就有6060萬個光電二極管,假設一萬個光電二極管為一個對焦點位,去掉邊緣未覆蓋區域,有效區域內5655個自動對焦點位也不稀奇。所以點位與傳統意義一個對焦框並不是一回事。

關於-6EV對焦亮度界限,同樣是有一定測試條件,F1.2,中央對焦點,單次自動對焦,室溫,ISO 100。而尼康Z7的-4EV光圈條件為f/2.0。所以這一數據其實也沒那麼誇張,還是要考慮鏡頭光圈通光能力。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由於DIGIC 8圖像處理器的採用,令全像素雙核CMOS AF性能得到了提升。安裝部分兼容鏡頭時,對焦區域會自動擴展至圖像感應器約88%×100%(長×寬)的面積(5D4為80%x80%)。

佳能稱EOS R由於DIGIC 8圖像處理器的支持,相機的自動對焦與追蹤性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具體來說,EOS R採用DIGIC 8圖像處理器,全像素雙核CMOS AF相關的計算一部分使用硬件,因此與5D4相比,處理能力提高至約40倍。對於低對比度的被攝體和熒光燈下的被攝體,對焦精度有所提高。同時還改善了短片拍攝時跑焦到背景的情況,提升了對焦位置自動選擇時的被攝體捕捉精度。

最終體現在連拍上,EOS R可在單次自動對焦下實現最高約8張/秒的連拍(5D4是7張/秒),在伺服自動對焦下實現最高約5張/秒的連拍(5D4是4.3張/秒),這一數據與索尼A7RIII的AF/AE下10張/秒、尼康Z7的AF/固定AE下8張/秒(Z6是12張/秒)存在明顯差距。連拍續航上,佳能的緩存比隔壁尼康(25張JPG)更厚道,最多可連拍約100張JPEG(RAW:約34張)。如果使用UHS-II規格的SD卡,可以連拍更多張(RAW:約47張)。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值得注意的是在面部+追蹤模式下啟用眼睛檢測自動對焦,可以檢測被攝體的眼睛。這與索尼眼控AF頗為類似,拍攝人像方便很多。但要注意佳能是使用“單次自動對焦”且在“面部+追蹤”模式下可用,並不支持“伺服自動對焦”,而索尼現在可以連續對焦人眼檢測。

2.不支持五軸防抖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EOS R支持雙重檢測IS功能,相機可使用圖像傳感器獲取的圖像信息檢測抖動量,並基於檢測的抖動量,通過高效算法對鏡頭的IS穩定器進行控制。相機與鏡頭實時通訊,結合雙方獲得的抖動信息,實現了靜止圖像拍攝時高精度的抖動補償。

所謂短片5軸防抖是屬於電子防抖範疇,視角會變窄,搭配IS鏡頭可與相機聯動。

3.電池續航

佳能5D4使用電池LP-E6N,與單反通用,可USB充電,滿電在實時顯示拍攝時約300張(23℃),如果是拍視頻約1小時30分鐘(23℃時)。EOS R標稱室溫(23℃)下約370張,並未標註是EVF下還是LCD下。單就數據來說還是略強於5D4的實時取景的表現,鑑於Z7的實際續航與標稱值差距較大,佳能這款相機的續航還需實測才能檢驗。

4.4K視頻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5D4的4K拍攝使用的是圖像感應器中央部的4096×2160像素區域,EOS R是圖像感應器中央部的3840×2160像素區域。兩者均是以點對點的方式全像素讀取。5D4其視角相當於鏡頭焦距的約1.74倍,EOS R由於分辨率降為UHD,係數會略大一點。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5D 4的DCI 4K(4096×2160)標準(影院級4K分辨率),其分辨率高於EOS R的UHD(3840×2160)。DCI 4K分辨率拍攝的影像後期裁切畫面左右兩端即可得到UHD影像。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EOS R內錄支持Canon Log伽馬(5D4需要付費升級),實現了約12級的寬廣動態範圍。如果HDMI輸出4K,在外部設備中保存或顯示。設置為Canon Log時,支持10bit輸出和ITU-R BT.2020的色彩空間輸出。相比之下友商要麼不支持Log、要麼不支持10bit、要麼不支持BT.2020色彩空間。

EOS R在高清(1280×720)畫質下,可以進行約120p/100p的高幀頻短片拍攝。相比之下友商已經可以實現全高清(1920x1080)120p/100p。

需要注意的是5D4擁有MOV、MP4兩種視頻記錄格式,4K只能Motion JPEG,全高清和高清是MPEG-4 AVC/H.264,而EOS R僅支持MP4一種視頻記錄格式,4K、全高清、高清均為MPEG-4 AVC/H.264。可以說佳能在捨棄DCI 4K(4096×2160)後,也摒棄了Motion JPEG。

5.RF新卡口

EOS R的出現為佳能帶來了第三個卡口——RF。有意思的是佳能並沒有像索尼,延續原來APS-C微單的卡口上全畫幅,而是直接上全新系統。

EF:畫幅:全畫幅、APS-C;內徑:54mm;法蘭距:44mm

RF:畫幅:全畫幅;內徑:54mm;法蘭距:20mm

EF-M:畫幅:APS-C;內徑:46mm;法蘭距:18mm

遵循短法蘭距機身可轉接長法蘭距鏡頭的原則,理論上EOS M系列的EF-M口可以轉接EF和RF兩種卡口鏡頭,不過RF與EF-M其實只差2mm,純電子轉接環並不容易實現;EOS R的RF卡口轉接EF鏡頭沒問題,甚至轉接EF-S鏡頭還可以啟用APS-C剪裁模式,EOS R法蘭距長於EF-M,所以是不可能轉接EF-M鏡頭的;至於最長法蘭距EF卡口,其鏡頭群是後兩者強大的後援。如此看來,小編覺得EF-M的前景並不好,屬於框死在APS-C下的系統,鏡頭組建也不完善。

相比之下,索尼、尼康的卡口兼容上要簡單一些。索尼A卡口和E卡口,兩個卡口均覆蓋全畫幅和APS-C,索尼只需A卡口和E卡口之間轉換即可;尼康由於Nikon1失敗停產,目前僅剩F卡口和Z卡口,F卡口覆蓋全畫幅、APS-C兩條線,Z卡口內徑達到55mm,既然可以覆蓋全畫幅,APS-C自然沒有問題,就看尼康是否要向下擴展Z的產品線,最終只需考慮F卡口和Z卡口的轉換。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RF卡口與Z卡口、E卡口相比較,卡口內徑是Z卡口≥RF卡口>E卡口,卡口法蘭距RF卡口>E卡口>Z卡口。單就卡口數據來說,未來誰對牛頭研發更有利還需要鏡頭研發人員談談看法。按照佳能的說法,RF卡口大卡口直徑與EF卡口一致,可將大口徑鏡片配置於靠近成像面,提高光學設計的靈活性,實現高畫質,此外卡口直徑大,可利於收入更多的光線,也易於設計大光圈鏡頭等(如RF50mm F1.2 L USM、RF28-70mm F2 L USM)。而短法蘭距, 使更短的後對焦距離成為可能,從而提升了高品質鏡頭光學設計的靈活性。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此外,RF卡口相機與鏡頭之間傳輸信息用的電子觸點增加到12個,實現了高效手抖動補償與不影響拍攝速度的鏡頭像差補償。同時為將來的功能追加、拓展留了充分的餘地。

6.新穎操控

多功能條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EOS R背面配備了多功能條,這是EOS相機上的新設計。1個部件可進行左右觸摸與滑動共3種操作。可通過自定義功能將ISO 感光度、白平衡、自動對焦等拍攝功能分配到多功能條。並且可以分別指定其在拍攝時與回放時的功能。單手手指的動作就能完成多項設置的調整,適合觀察取景器狀態下的盲操作。與EOS R新配備的Fv(靈活優先自動曝光)模式搭配,可快速變更拍攝的詳細設置。

拖拽自動對焦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EOS R具備與G1 X Mark III類似觸摸和拖拽自動對焦,可通過液晶屏上的觸摸操作來控制取景器中顯示的對焦位置。由此觀察取景器的同時,手指在液晶屏上滑動就可便捷地移動對焦位置。另外,觸摸和拖拽自動對焦的操作方法有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共兩種,可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該功能在奧林巴斯(E-M1II自動對焦定位板)、索尼(A6500觸摸屏對焦)等機型上出現過,用戶在黑的背屏上滑動移動、選擇焦點,實際體驗還是要看觸控的靈敏度、順暢度。

RF鏡頭控制環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佳能活用RF卡口在鏡頭與相機之間的高速通訊,將操作部件延伸到了鏡頭上。EOS R專用的RF鏡頭配有控制環(以前三星有類似設計),拍攝時可通過支撐鏡頭的左手操作控制環變更拍攝設置。可通過自定義將光圈、ISO感光度、快門速度或曝光補償功能分配到控制環上,拍攝時與主撥盤和速控轉盤的功能搭配,可直觀迅速地變更拍攝設置。

7.轉接環 腦洞大開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控制環卡口轉接環EF-EOS R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插入式濾鏡卡口轉接環EF-EOS R

與EOS R同步發佈的,還有4款卡口轉接環。對!你沒看錯!4款!標準型號卡口轉接環EF-EOS R這裡就不談了,屬於常規設計;控制環卡口轉接環EF-EOS R,顧名思義換上設計有鏡頭控制環,用戶因此可指定並自由調整諸如快門速度、光圈值、ISO感光度以及曝光補償等常用相機參數,這等於轉接EF鏡頭後,也具備具備RF鏡頭一樣控制環操作;插入式濾鏡卡口轉接環EF-EOS R,該轉接環擁有兩種插入式濾鏡分別為插入式圓形偏光濾鏡和插入式可變ND濾鏡,通過調節卡口適配器外側旋鈕,用戶可對插入的圓形偏光濾鏡進行偏光角度的調整或對插入的可變ND濾鏡進行密度調整,該設計對於用戶轉接EF鏡頭使用濾鏡(尤其風光黨)帶來了不少便利,小編覺得非常值得其他品牌效仿。

8,定位售價如何

不超一萬五,簡評佳能EOS R微單相機


目前佳能5D4單機身1.7萬,而EOS R官方定價14999元。這個機身定價還是比較實在的,EOS R本身參數上相對競爭對手並不突出,而大眾的心理既然去掉反光板就應該比同平臺單反更便宜,於是我們就看到了EOS R確實比5D4更便宜,而尼康Z7確比D850貴不少。兩家同一天在上海公佈售價,一番比較相信定價成為最後的決定性因素。

對於佳能,小編覺得5D4已經是2年前的平臺,儘管佳能針對微單做出了不少改進,但還是希望未來能推出針對微單特性的全新傳感器,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另外,像五軸防抖(硬件)、AF/AE下連拍速度、追焦性能、電池續航、視頻採樣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