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點燃了絳縣革命的星火 因叛徒告密被捕英勇就義 年僅28歲

他點燃了絳縣革命的星火 因叛徒告密被捕英勇就義 年僅28歲

1929年春,就讀於運城中山中學的絳縣籍學生曹金海(又名曹靜海),在校受到著名革命人士、共產黨員嘉康傑的影響,參加了學校黨的外圍組織——讀書會。1931年3月,由嘉康傑介紹,曹金海在中山中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1年冬,河東特委派曹金海返回絳縣開展黨的地下工作。自從1928年底絳縣黨的活動遭受嚴重挫折後的三年間,絳縣一直處在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之中,革命形勢處於低潮。曹金海返回絳縣後,組織郇王村的曹鈺、雷剛等青年農民抗糧抗租,同地主豪紳進行鬥爭。曹金海還多次到絳縣的各個學校,向師生們宣傳革命道理,培養和啟發他們的民主、平等、自由、愛國的思想,絳縣革命的星火又一次點燃起來。

他點燃了絳縣革命的星火 因叛徒告密被捕英勇就義 年僅28歲

1932年1月,曹金海在郇王村先後介紹李金銘、李新兵、焦新一、張元猷等4人加入了中共黨組織。2月,又相繼發展曹鈺、雷剛加入中共黨組織。同年3月,河東特委負責人嘉康傑來絳指導工作,在郇王村幫助曹金海建立了中共絳縣支部。由曹金海任支部書記,李金銘任宣傳委員,李新兵任組織委員,支部共有7名黨員。從此,絳縣建立了在史以來的第一個中共黨支部。

此後不久,中共山西特委特派員閻子祥到河東整頓恢復各縣黨組織,閻子祥到絳縣實地考察瞭解黨組織的發展活動情況。時任中共絳縣支部書記的曹金海向閻子祥作了絳縣黨員發展及組織建設情況彙報。閻子祥在曹金海的陪同下,先後到孫王村、郇王村、史村等地考察瞭解情況。在史村,閻子祥特別將常天義的組織關係介紹給曹金海(常天義1927年入黨,1928年遭國民黨逮捕,1930年底由國民黨太原反省院釋放返回絳縣)。曹金海對常天義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瞭解,接納常天義參加黨組織活動,從此常天義脫黨二年後又與絳縣黨組織取得了聯繫。此時,絳縣黨支部共有8名黨員。

他點燃了絳縣革命的星火 因叛徒告密被捕英勇就義 年僅28歲

1932年7月,為了擴大黨的影響,壯大革命力量,中共絳縣支部在常天義任教的吉峪村小學建立了黨的外圍組織——絳縣學友會。同年9月,中共河東中心縣委領導人嘉康傑再次來到絳縣,經過對絳縣黨組織的發展和活動情況的考察瞭解,同意並幫助曹金海在郇王村建立了中共絳縣縣委。由曹金海任縣委書記、李金銘任宣傳委員,李新兵任組織委員。至此,中共絳縣委員會正式成立,災難深重的絳縣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他點燃了絳縣革命的星火 因叛徒告密被捕英勇就義 年僅28歲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剛剛建立的中共絳縣委員會十分重視武裝建設和武裝鬥爭。1932年9月中旬,縣委書記曹金海陪同嘉康傑到磨裡峪的迴馬嶺一帶實地考察,並在赤崖廟召開了絳縣縣委擴大會議。會上,嘉康傑介紹了全國革命的形勢,傳達了山西特委關於在山西組織兵變,創建紅軍,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指示。縣委在會議上做出了發動群眾、蒐集武器、建立根據地、提高警惕和打擊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等五項決議;1932年12月26日,縣委在郇王村東南的奶母溝召開了由青年知識分子和貧苦農民共30餘人參加的宣傳會議。會上,縣委書記曹金海傳達了中共紅軍準備第四次反圍剿的消息,號召知識分子和貧苦農民團結起來,堅定信心,反封建、反壓迫,堅決同舊的習慣勢力作鬥爭;1933年春,絳縣縣委根據河東特委關於“要組織武裝”的指示精神,在郇王村的洞子窯召開了有7名舊軍隊返鄉人員參加的武裝工作會議。

他點燃了絳縣革命的星火 因叛徒告密被捕英勇就義 年僅28歲

1934年4月25日(農曆3月18),這一天是遠近聞名的絳縣小華山傳統廟會,縣委利用這一時機正式建立紅軍游擊隊,從此絳縣的歷史上第一次有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解決紅軍經費問題,時任縣委書記兼絳縣紅軍游擊隊指導員的曹金海不顧家人反對,將自己的所有家產變賣了2000餘元(銀元),全部作為黨的活動經費。

他點燃了絳縣革命的星火 因叛徒告密被捕英勇就義 年僅28歲

絳縣紅軍游擊隊建立後,在河東特委的領導和指導下,立即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武裝鬥爭,打富濟貧、懲奸除惡,名揚河東、威震三晉,在全縣、在河東,乃至山西省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使山西的反動軍閥閻錫山十分震驚和恐慌。閻急命駐絳第七十二師一個連及絳縣、垣曲兩縣保安隊聯合圍攻絳縣紅軍游擊隊,企圖扼殺圍殲這支革命武裝。1934年12月,絳縣紅軍游擊隊憑藉地勢險要的絳縣小華山,居高臨下,殊死抗敵,堅守陣地,打退敵人數次進攻。為了保存革命力量,縣委根據形勢變化作出了轉移的決定。晚上,戰士們將衣服和被子撕成布條,擰成繩索,從華山東面的懸崖峭壁上攀援而下,突出重圍。第二天拂曉,敵人攻上山頂卻沒見一兵一卒,撲了個空,再也摸不著游擊隊的去向。

絳縣紅軍游擊隊撤離華山據點之後,由於沒有根據地,加上封建軍閥閻錫山象鐵桶一樣緊密封閉的高壓統治,到處是敵人的警憲密探,游擊隊很難生存,隨即解體。絳縣紅軍游擊隊從成立到此,共經歷了8個月的戰鬥歷程,雖然遭受了挫折,但是它點燃了中國共產黨在絳縣武裝鬥爭的第一把烈火,在故絳大地播下了革命種子,為以後絳縣迴馬嶺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以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對敵鬥爭積累了寶貴經驗,在絳縣革命鬥爭史上留下了極其璀璨的一頁。

他點燃了絳縣革命的星火 因叛徒告密被捕英勇就義 年僅28歲

後記:絳縣紅軍遭圍剿後,國民黨懸賞1000銀元捕拿絳縣縣委書記曹金海。曹金海隨即轉移到河南秘密籌集武器。1936年2月,為配合中央紅軍東渡黃河,曹金海受命運送武器返絳,配合上級組織晉南遊擊隊。1936年5月,曹金海接受中共河東中心縣委的指示,由平陸縣秘密到聞喜縣運取槍支,途經夏縣大呂村時,因叛徒告密被捕,押送太原途中被閻錫山密令就地處決。曹金海就義於襄汾縣史村路旁,年僅2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