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曉巍等21名教育工作者獲「遼寧好人·最美人物」

訾晓巍等21名教育工作者获“辽宁好人·最美人物”

訾晓巍等21名教育工作者获“辽宁好人·最美人物”

近年來,

全省廣大教師

牢記宗旨、紮根一線,

愛崗敬業、默默奉獻,

傳道授業、為人師表,

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模範人物。

訾晓巍等21名教育工作者获“辽宁好人·最美人物”
訾晓巍等21名教育工作者获“辽宁好人·最美人物”

他們為遼寧振興發展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推動我省教育事業不斷髮展。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遼寧省文明辦、遼寧省教育廳決定,授予訾曉巍、王效傑、劉巍、王素豔、張碩、謝德衛、王金魁、蘇寶中、張鳳久、周靜、劉宏揚、王勇、孫玉敏、丁唯秀、孫世梅、艾姝、李紫微、崔寶芝、張玉霞、李靜、陳洪雷等21名同志“遼寧好人·最美人物”稱號。

訾晓巍等21名教育工作者获“辽宁好人·最美人物”

希望全省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特別是教育工作者,以他們為榜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刻苦鑽研、嚴謹治學,勤勉敬業、淡泊名利,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新時代遼寧精神,為加快推進遼寧振興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下面為大家附上

“遼寧好人·最美人物”

人選名單以及簡要事蹟

訾曉巍

瀋陽市于洪區

光輝九年一貫制學校黨支部書記

訾曉巍同志簡要事蹟

訾曉巍,女,1975年出生,中共黨員,瀋陽市于洪區光輝九年一貫制學校黨支部書記、高級教師。先後獲得遼寧省優秀班主任、最美瀋陽人、瀋陽市文明市民標兵稱號、瀋陽市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瀋陽市優秀教師、瀋陽市教育系統先進典型人物、瀋陽市英語學科骨幹教師等榮譽。

她愛崗敬業,用奉獻譜寫動人的詩篇。記得在她懷孕8個半月時,正逢期末複習,拖著笨重身子的她,為了學生能考出優異的成績,一直支撐在教學第一線。

21年中,無論她的學生入學時英語成績有多差,最後升學時都會排在全區的前列。由於工作業績突出,她被推選為學校英語學科組長。在她的帶領下,全體英語教師刻苦鑽研、勤奮教學,全校英語成績由原來的落在全區後面,躍身居於全區前列。風雨二十一載,有耕耘就有收穫。每屆畢業生中訾老師班考上省市重點高中的學生總是最多的。她所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為市、區級優秀班級。

21年來,她默默耕耘在於洪區西北部的這所農村學校,無私奉獻,給學生補課從不收費,免費補課達6000餘小時,用自己的師愛為那裡的孩子鋪就一條通往成功之路。

王效傑

瀋陽醫學院

解剖學教研室主任、教授

王效傑同志簡要事蹟

王效傑,女,1961年出生,中共黨員,瀋陽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主任、教授。先後榮獲遼寧省教學名師,瀋陽市名教師等榮譽。他長年從事幹細胞修復器官缺損研究工作,主持省、市、校級科研及教改課題10餘項,發表論文20餘篇。主編、副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15部,獲遼寧省高等教育研究學術成果三等獎1項,遼寧省教育廳教育信息化微課比賽三等獎1項,遼寧省教育廳大學生創新創業獎2項。

從教32年來,她默默耕耘在三尺講臺上。她一絲不苟對待教育事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人格魅力踐行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她把教學工作放在第一位。多年來她從事臨床解剖學和組織工程學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帶領團隊主持遼寧省科學技術計劃項目、瀋陽市科技局計劃項目、遼寧省教育廳科學技術計劃項目及瀋陽醫學院科技項目達20餘項,科研經費約50萬元。

從事高等教育32年來,她持之以恆地關愛學生,在生活上資助貧困學生多人,在教學上將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融入教學之中,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正確的育人方向,教學的同時將人文素質培養和醫學職業道德教育融入教學中,使學生受益匪淺。

劉 巍

遼寧大學化學院院黨委副書記

兼副院長、副教授

劉巍同志簡要事蹟

劉巍,男,1978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遼寧大學化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副教授。他先後被評為“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遼寧省人民好乾部”、“遼寧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工作者”、“遼寧省骨幹輔導員名師”、“瀋陽市師德標兵”、“瀋陽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他心中有黨,為了學生的理想信仰,甘做人生道路上的領航人。他在學生中組織開展了“與信仰對話”、“我為核心價值觀代言”等主題教育活動,堅定團員青年的理想信念。為了“拯救”每天“宅”在寢室的“低頭族”,他開展了“三走”活動,提供“強身”營養劑;面對錯綜複雜的網上輿論,他利用網絡媒介,旗幟鮮明地發出正聲音,宣揚正能量,提供“明辨”營養劑。

他敢於擔當,為了在非常時期保護學生安全,幾次拖延婚期。2003年“非典”肆虐時,他一直保持與學生的“親密接觸”,進入寢室督促學生測量體溫,幫助發熱學生及時就醫,疏導學生心理,成為學生的主心骨。他始終與所有戰鬥在第一線同志們並肩而立,以豁達的胸懷、勤奮的工作、無私的奉獻去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敬,

王素豔

瀋陽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副教授

王素豔同志簡要事蹟

王素豔,女,1971年出生,民盟盟員,瀋陽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副教授、高級工程師。2014年被遼寧省教育廳評為省級教學名師,2017年被聘為省、市級大賽“數控機床裝調與技術改造”賽項方案編寫專家,2017年9月被中共瀋陽市教科工委評為“師德先進個人”,2014年—2016年連續三年年終考核被評為優秀。

多年以來,她既致力於教書育人,又不放鬆科學研究,她先後主持課題7項,其中主持的課題一項獲得省優秀成果二等獎,參與課題10多項;獲得國家專利三項;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國家級核心期刊7篇;主編教材6本。自2011年以來,她一直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為老工業基地裝備製造產業輸送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

張 碩

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

2016級輔員,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

張碩同志簡要事蹟

張碩,女, 1982年出生,中共黨員,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2016級輔導員,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先後獲評2016年遼寧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第五屆全國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複賽二等獎、第五屆遼寧省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一等獎、大連市優秀輔導員、大連市優秀團幹部、大連市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11年間,張碩堅持24小時開機,撰寫了3000餘份、多達10萬餘字的談心記錄,全力做好5屆1181名學生的輔導員。

11年鐫刻了太多她與學生的回憶。她為學生墊付幾萬元的醫藥費,徹夜不眠的在醫院陪護學生,幫助學業困難學生順利畢業……她所帶的畢業生連續創造學部延修率最低的記錄,所帶學生中無一起惡性事件。

張碩曾在團委書記的崗位上工作9年,注重培養學生奉獻社會的公益精神,打造陽光溢鴻兒童村志願服務隊等精品項目。他帶領的團委榮獲大連市先進團委、校“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她堅持用科研的態度研究學生的成長規律,並用其指導工作。先後主持、參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等各級立項20餘項。在各類期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5篇。

謝德衛

大連市第三中學英語教師

謝德衛同志簡要事蹟

謝德衛,男,1970年出生,中共黨員,大連市第三中學英語教師。先後榮獲區“優秀班主任”、區“優秀教師”、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市“三育人標兵”,“大連市勞動模範”、“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 、“遼寧省優秀班主任”、“大連市最美教師”等榮譽稱號。所帶的班級被評為“大連市三好班級”。到長海縣大長山島高中支教一年,後又參與援疆工作。

謝德衛老師自參加工作以來27年如一日,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因在教育教學方面的優異表現,多年來獲得了許多的榮譽:1991年,工作僅僅一年,教案被評為沙河口區優秀教案一等獎;1992年做英語教研組長工作, 年僅22歲,成為全市最年輕的教研組長,1995年寒假,犧牲假期家訪了近30名學生,並獲得“班主任一日家訪”演講優秀獎; 2007年8月—2008年7月,他犧牲原有舒適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主動申請去長海支教。2008年,他榮幸地成為一名北京奧運會火炬手;2014年2月,他積極響應中央的號召,再次毅然志願前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第一中學援疆支教,克服了心理上和身體上的各種困難,全身心投入到援疆工作之中,受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嘉獎,為邊疆的穩定和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金魁

大連旅順三澗堡中心小學體育教師

王金魁同志簡要事蹟

王金魁,男,1959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大連旅順口區三澗堡中心小學體育教師。榮獲全國優秀教師、遼寧省優秀教練員、大連市勞動模範、大連市最美教師、大連市優秀體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他三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著,向國家、省、市級體育隊輸送了100多名曲棍球、足球、競走、自行車、柔道等運動項目的後備人才。

他曾是政協大連市旅順口區第四屆委員會委員。他撰寫的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省、市、區獲獎並發表。在2013年9月全運會上,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曲棍球運動突出貢獻獎”,並作為特邀嘉賓為曲棍球比賽開球。

王金魁能把一所鄉村小學的體育教學和訓練工作,特別是曲棍球運動項目取得如此成績,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有些運動項目並不是王金魁的特長項目,但為了能更好地訓練學生,他投入了極大的精力,邊學習、邊訓練,尋找更多的機會出外參加比賽。就這樣,從起初連一些曲棍球基本知識都不清楚的“門外漢”,到後來成為一名出色的曲棍球教練,他憑藉的是一股韌勁和關愛孩子的一份責任心,為大連市、遼寧省和中國的曲棍球運動項目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蘇寶中

鞍山市第六中學教師

(現於拉薩那曲第二高級中學援藏教學)

蘇寶中同志簡要事蹟

蘇寶中,男,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鞍山市第六中學化學教師,作為遼寧省首批“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專任教師於2016年8月15日赴拉薩那曲第二高級中學開展為期三年的化學教學工作。

參加工作十年以來,始終堅守教學一線,承擔著較大工作量,教學成績突出,受到家長和學校的好評。援藏工作一年多來一直擔任一線化學課教學工作。克服高原反應和疾病帶來的困擾,一直承擔著每週13課時的較高工作量,並且在其他教師病、事假期間主動為他們代課。

所任教班級成績突出,在年級中名列前茅。在上好課的同時認真指導組內教學工作,為學科組制定統一教案,統一集備內容,編制試題試卷,指導教師參加校內精品課競賽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與組內教師一起圓滿完成了自治區首次學業水平考試工作,被那曲地區教體局評為2017年度那曲地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蘇寶中老師的組團式援藏工作成效明顯,在暑期召開的遼寧省教育廳援藏工作專題會議上代表援藏教師介紹了經驗。

2017年,蘇寶中老師被評為遼寧省第二屆理想教師。勤懇工作之餘熱心地投入到無償獻血活動中,至今已累計捐獻血小板30多次,2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張鳳久

鞍山市臺安縣第二高級中學教師

張鳳久同志簡要事蹟

張鳳久,男,1964年出生,中共黨員,鞍山市臺安縣第二高中政治教師,政治教研組組長。先後被評為遼寧省骨幹教師、鞍山市骨幹教師、鞍山市園丁創業能手、鞍山市最美教師、臺安縣優秀共產黨員、臺安縣優秀青年教師等榮譽稱號。

自參加工作以來,張鳳久始終如一地保持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他默默耕耘、忘我工作、無私奉獻,把全部的心血傾注到教育教學中,用辛勤的汗水培養了一批批人才,用真摯的感情收穫了豐碩成果。多年來,張鳳久所帶的班級一直被評為校先進班級,高考升學率一直是學校文科同年組第一名;他熱愛學習,認真鑽研,所授的哲學《透過現象認識本質》一課獲省級優質課一等獎。張鳳久因患腎結核,膀胱結石,尿路狹窄的重病,被迫右腎摘除,膀胱造瘻,體外排尿,後又做尿路狹窄手術。至今,每半個月都要到鞍山市中心醫院做尿路擴張術。

多年來,張鳳久拖著病軀堅持工作,他用生命譜寫教育讚歌,在三尺講臺綻放了生命的美麗。

周 靜

撫順市特殊教育學校中學教師

周靜同志簡要事蹟

周靜,女,1965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撫順市特殊教育學校中學高級教師。

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市特殊教育學校從事班主任工作,三十二年的班主任生涯,她始終心繫殘疾兒童,無私奉獻,對各類殘疾兒童傾注了無限的愛。

作為班主任,她做到零拒絕接收殘疾兒童到她班入學,對多重殘疾的學生進行分類指導,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在日常生活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盲孩子們感受到健全孩子的快樂生活。面對犯注意錯誤的學生,她首先多一分愛心,多一分寬容,尊重每一個學生。教育中堅持“做人第一”的思想,注重德行教育,從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著眼,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努力把他們培養成為心理健康的社會成員。她的愛心和耐心受到了學生和家長們的一致好評,在社會上也有一定的影響。

為了成為複合型人才,她不斷學習,先後自學了手語、盲文、按摩、針灸、英語、樂器等,能勝任學校各類殘疾學生多種學科的教學需求,做到精通所教學科的課程內容。她所帶的學生也都成為了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她愛每一個殘疾孩子,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就真正屬於殘疾人自己的路。

劉宏揚

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第一高級中學教師

劉宏揚同志簡要事蹟

劉宏揚,女,1978年出生,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第一高級中學教師,先後榮獲本溪市“十三五”骨幹班主任、本溪市師德標兵、桓仁縣最美家庭、桓仁縣十大好人等榮譽稱號。

她堅持以誠待人,善待每個同學的每一份情感;用愛心鑄就孩子健康的內心世界,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對班級的管理事無鉅細,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多次幫助貧困的學生解決實際困難;挽救失足少年,使他們重返課堂;幫助提拔後進生,不拋棄不放棄,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特點實施教育,及時幫助學生走出心理陰影,重新樹立信心,成為最受歡迎教師之一。

她上課充滿激情,課堂投入,對學生嚴而有度,與同學們真誠相處,用愛與學生溝通,得到學生的喜愛和尊重,多年堅持為人師表,立德樹人的作風,在校平行評比中成績突出,多次獲得教學和行政獎勵和表彰。她家庭特殊,給唯一的妹妹做造血幹細胞移植,面對父親多次癌症手術,母親癌症都沒放棄過,一直堅強積極面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教育自己的學生迎難而上,不放棄,成為領導和學生心中樂觀積極,陽光堅強的典範。

王 勇

丹東市寬甸縣永甸鎮碑溝小學教師

王勇同志簡要事蹟

王勇,男,1964年出生,中共黨員,丹東市寬甸縣永甸鎮碑溝村小學教師。曾榮獲“遼寧好人·身邊好人”、遼寧省道德標兵、丹東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丹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個人等榮譽。

他在山村小學執教30多年,安貧樂道,無私奉獻,把全部心血投入到山村孩子身上。碑溝村地理位置十分偏僻,九溝十八岔,一條大江橫貫而過,為了讓江南四個村民組的學生安全上學,他毅然挑起擺渡學生的重擔,一干便是二十一年,並且風雨無阻,從不間斷。每年冬季結冰,江上不能行船,他為了學生安全,就拿著木棍走在前面,為學生探路。每年春季水淺,他就揹著學生過河。常年的“擺渡”工作,讓他的雙腿落下關節炎的毛病,每逢下雨天就會鑽心的疼。即使如此,他也沒有落過一堂課。

有一次,他給住在學校的孩子拿糧食和蔬菜,不慎掉進冰窟窿裡,為了不把教案浸溼,他用一隻手舉著教案,另一隻手在冰冷的江水中拼命掙扎。半個多小時後,他被鄰居救起時,早已全身盡溼,但唯獨那本教案“毫髮無損”。如今,王勇早已兩鬢斑白,可他對學生的守護仍在繼續。正是因為他無怨無悔的付出,大山裡的孩子才擁有了振翅高飛的可能。他所擺渡的不只是一艘小船,更是承載孩子們希望的橋樑。

孫玉敏

錦州市太和區新民鄉楊興小學教導主任

孫玉敏同志簡要事蹟

孫玉敏,女,1970年出生,中共黨員,錦州市太和區新民鄉楊興小學教導主任。先後榮獲錦州市“優秀班主任”、“最美鄉村教師”、錦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所主持的科研課題《家長學校建設及運行機制研究》被中國倫理學會確立為“十二五”科研重點課題。

孫玉敏一直奮鬥在教學第一線。自2008年3月被聘為教導主任,分管學校的德育、校園安全,同時兼任六年級班主任。在工作中一絲不苟,甘於奉獻,用平凡的自己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用愛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她曾是一名軍嫂,12年的軍嫂生活酸甜苦辣,但她從未抱怨,而是默默支撐著這個溫暖的家,由於她的付出和支持,榮獲“40集團軍優秀軍嫂”。

為了班級的學生,她把自己孩子全託在幼兒園,強忍腰部脫臼堅持工作。在她眼裡,沒有一個差生,每個學生的身上都有不同的閃光點。無私獻愛心,真情暖社會。孫玉敏曾照顧一位八十三歲的孤寡老人,直到老人終老。事蹟曾被《遼寧商報》、《錦州晚報》報道。

她常說“如果有人需要幫助,我還會這樣做;如果再遇到這種事情,我同樣會把自己的愛心奉獻給社會。”

丁唯秀

營口市第六中學教師、十九大黨代表

丁唯秀同志簡要事蹟

丁唯秀,女,1972年出生,中共黨員,營口市第六中學教師。黨的十九大代表,營口市首屆師德報告團成員。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省三八紅旗手、省優秀共產黨員、市勞動模範等榮譽。

她作為市首批捐獻骨髓幹細胞的志願者和省、市婦聯的女執委,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多次義務獻血,熱心捐助災區;她在班級建立愛心基金用以資助貧困學生,被評為全市十大“紅十字會志願者之星”和省四星級志願者。

她二十多年來一直堅持義務給學生補習功課,她的事蹟兩次被《共產黨員》刊發。她成功地總結自己的教育實踐,提出“蹲下身來與學生交往,和家長做一生朋友”的理念,為正確處理敏感的教師、家長和學生三者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個範本。二十年來,她一直走在愛心家訪路上,從東風到老邊、從鋼鐵到光明、從大興到雞爪溝……她幾乎走遍了任課班的每一個家庭,贏得了家長與社會的廣泛讚譽。

她教科研能力突出,獲得多項教科研成果。以她名字命名的省英語名師工作室的工作正在有效推進,由她創建的英語學案模式已經在全地區得以推廣,她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孫世梅

阜新市阜蒙縣紫都臺小學教師

孫世梅同志簡要事蹟

孫世梅,女,1968年出生,阜蒙縣紫都臺小學教師。先後被阜蒙縣委宣傳部、阜蒙縣婦女聯合會、阜蒙縣教育局、縣政府評為最美女教師、優秀教師。她撰寫的《淺談小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等多篇論文在《教學研究》刊物上發表。她的《美麗的小興安嶺》、《一夜的工作》、《我要的是葫蘆》、《動手做做看》等課榮獲縣、市級優質課。

她從事教育事業31年,一直從事班主任工作。她所帶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她用真誠的愛,無私的奉獻來拯救班級一個孩子,拯救一個家庭,為這個家撐起一片藍天。她的班級有一個叫王蓬的學生,和弟弟是孿生兄弟,弟弟天真活潑、聰明好學,王蓬卻患有痙攣性腦癱,智商比較好,但是不能獨立走路,不能執筆寫字,生活不能自理。

因為特別的家庭環境,小王蓬每天上學都是由年過花甲的奶奶陪伴著。身為班主任的她決定對這個孩子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要給予孩子最大的幫助。她關愛孩子的學習;關愛孩子的午餐;關愛一家人的生活。近三年來,王蓬能寫10個數字、能寫自己的姓氏王,被評為班級“進步之星”;弟弟王勃連年被評為縣級“三好學生”。

艾 姝

遼陽市白塔區東文化小學教師

艾姝同志簡要事蹟

艾姝,女,1968出生,遼陽市白塔區東文化小學教師。先後二十餘次獲得優秀教師、師德標兵等稱號。多次在全國著名教育期刊《教育理論與教育研究》等多種期刊發表文章。帶領課題組研究課題獲得全國優秀課題。

她在生活上關心、愛護學生併成為學生的朋友,給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學生有困難時竭盡全力幫助,有思想矛盾時循循善誘化解,從而使他們深切地感受到師愛的溫暖。教學過程中,積極搞好業務學習和進修,探索教育規律,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探求新的教學方法,研究教學新模式,做到了既能把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能結合數學教學實際,鍛鍊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做到教書育人。

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複雜的,任務是繁重的。但是,她真誠地捧著一顆“愛心”,不斷加深自己的理論修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系統科學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在今後的工作中將揚長避短,竭盡全力,把班主任工作做得做得更好。

李紫微

遼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李紫微同志簡要事蹟

李紫微,女,1986年出生,遼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先後榮獲遼陽市十大傑出青年、最美青年志願者、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師德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所帶班級多次獲市優秀班集體、省先進中隊等稱號。

2009年在她的不懈倡導下,遼陽市第一個自閉症兒童專業訓練康復班成立,填補了遼陽市特殊教育歷史上的空白,先後有200多名自閉症兒童來我校接受專業康復教育。

她所執教的系列康復課程多次被評為省市精品課程,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並多次代表遼陽市與省內外同行進行交流。率先對自閉症兒童的生存教育進行了思考和探索,組建自閉症兒童輪滑隊 多次在運動會和新聞報道中進行表演,並籌備參加國際特奧運動會。輪滑運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體質、改善了不良情緒的發洩、更為以後的成長找到了適合的出路。

自閉症兒童沒有語言,生活難以自理,她就從一點一滴教起,努力改變學生各種不良的行為,每天帶著學生上廁所,給孩子收拾清洗,照顧自閉症孤兒 自費給學生購買文具、玩具,為貧困學生家長常年購買心腦血管藥物。

崔寶芝

鐵嶺縣阿吉鎮中心小學少先大隊輔導員

崔寶芝同志簡要事蹟

崔寶芝,女,1969年出生,中共黨員,鐵嶺縣阿吉鎮中心小學少先大隊輔導員、高級教師。先後被評為鐵嶺市優秀教師,鐵嶺市優秀黨員,鐵嶺市道德模範,鐵嶺市先進工作者,榮獲鐵嶺五一勞動獎章;遼寧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遼寧省特殊兒童快樂成長計劃優秀輔導員,感動遼寧十大公益人物,遼寧省師德標兵;全國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十大傑出教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28年來,作為一名基層的少先隊輔導員,她關心關愛全鎮的特殊兒童群體。成立“快樂成長工作站”、“留守兒童之家”、“七彩小屋”、“心理諮詢室”等,對孩子們進行養成教育、安全、自護教育,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她手把手教留守兒童洗衣服,做飯,收拾房間等家務勞動。甘願擔任140餘名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對留守兒童給予母親般的關愛。

她的工作得到團中央、省、市團委的高度認可。她多方努力,在遼寧交通臺、遼寧省慈善總會、遼寧省青年志願者協會和廣大愛心人士的大力幫助下,募集愛心基金100餘萬元,使所有貧困的孩子得到了資助,募集物資摺合人民幣150餘萬元,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為在校700多名兒童撐起了一把愛的大傘。

張玉霞

朝陽市第八中學教師

張玉霞同志簡要事蹟

張玉霞,女,1966年出生,朝陽市第八中學數學教師,初一、初三跨年段班主任。曾獲得國家級骨幹教師、省優秀教師、省十佳班主任、市師德標兵的稱號、市級三好班級、市級優秀班主任、市級優秀教師等多項榮譽稱號。

她積極投入到教育教學改革之中,自費到山東、北京、上海等多地考察學習先進經驗,結合八中學生實際,大膽創新改革,探討出一整套教育教學模式,在朝陽市及各縣區進行推廣。她先後在市縣區及基層學校作報告200多場,得到省、市專家一致好評和高度認可。

慈母情懷,無私關愛,把愛學生當做教師生涯的起點,把關心學生作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修課。因為老師的愛,是流淌在學生心中的甘泉,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動力。放下師威和師嚴,與學生同吃、同玩,與學生共享歡樂,共分憂傷,成為他們最知心的好朋友,學生們的喜怒哀樂她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她用愛心與學生在心理上架起了一座沒有代溝的橋樑,先後資助的學生800多名,同時挽救了100多個家庭。

李 靜

盤錦市高級中學教師

李靜同志簡要事蹟

李靜,女,1972年出生,民進黨員,盤錦市高級中學高級教師。榮獲盤錦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市優秀教師,市師德標兵,市骨幹教師,市首屆教書育人楷模等稱號。在全國的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多次獲獎,參編了多本高中語文教學專著,她指導的學生作文多次獲得全國及省各種獎項。

她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師德高尚,以校為家,以“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為人生信條,在高中教育教學之路上不斷耕耘。從2006年開始擔任班主任至今,她的學生先後有20餘人考入清華北大,有100多人考取了浙大、交大、復旦等名牌大學。2017年高考她創造了一個班7名同學考入清華北大、全部同學考入985、211大學的記錄。

她推行“賞識”教育,讓學生在賞識中得到自信,在自信中進步成長。她積極實踐“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要求每一名學生都樹立“我是最優秀的,我能成為最優秀的”信念,同時把目標落實在每一個細節上,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陳洪雷

葫蘆島市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小學教師

陳洪雷同志簡要事蹟

陳洪雷,男,1979年出生,中共黨員,葫蘆島市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小學音樂教師。中國馬頭琴學會理事,中國馬頭琴學會葫蘆島分會主席,葫蘆島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龍港區馬頭琴協會會長。榮獲遼寧省第七屆少數民族文藝調演金獎。先後被評為市級骨幹教師、葫蘆島市“最美職工”、2016年度“葫蘆島好人·最美人物”,獲得“葫蘆島市五一勞動獎章”。

多年來,他大力宣傳推廣葫蘆島的馬頭琴文化,成立了“老年大學馬頭琴公益班”。參與市委宣傳部、市文聯舉辦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籌備成立全市“青少年馬頭琴公益培訓基地”。在遼陽市建立了“葫蘆島馬頭琴遼陽教學基地”。連續四年參加了泳博會系列演出,成功舉辦了“陳洪雷馬頭琴專場演奏會”若干場,參加過葫蘆島春晚、新春音樂會、參加市教育局慶祝教師節大會、全國語文工作現場會、參加省、市藝術展演活動。

陳洪雷熱心公益事業,已申請加入到文化服務志願者團隊的行列。捐助過苦命女孩洋洋,患白血病的4歲女孩小瑞欣,患病小輝輝母子,長期資助貧困學生李海壯、陳瑩、時菲,直到完成學業。2016年底組織籌辦了“馬頭琴公益暖冬行”系列活動。

訾晓巍等21名教育工作者获“辽宁好人·最美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