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油膩男

中年油膩男

馮唐給油膩男標出了“十條大罪”。我們看看這些“缺欠”背後的一些潛在的心理原因吧!當然這都是我的個人理解,很多並沒有經典理論的支撐。我隨口一說,您隨耳一聽。

“胖”!

萬幸我是個瘦子!而且,可以說瘦的皮包骨。其實,我在這之前一直羨慕胖子。感覺其頗有偉人風範,大將風度。沒想到胖子的形象就這麼輕而易舉的被馮唐“玷汙”了。

其實,胖是一種退行。據說,被母親太溺愛的孩子很容易成為一個小胖墩。如果看看那渾圓的身體,你就有可能感覺到;那會使男性生殖器掩蓋在隆起的肉堆之下,顯得可有可無。其實那是一種對“性”的拒絕。一個孩子沉浸於溺愛之中是不願意成長的。而孩子和成人最顯著的區別是什麼呢!——性。一箇中年胖子,有一種解釋是通過體形模仿幼兒,來回避一個成年人的責任。

停止學習

談到中年人的不學習。公平地說,只有一部分中年人不學習。他們不是不學習,而是認為學了也沒有用。曾經小時候聽到過一句話。“退休嫌我小,提幹嫌我老,混兩年,拉倒!”就是這類中年人的心態。

作為年輕人有著充沛的精力,如果求知慾強。他可以貪婪的吮吸任何的知識。而作為中年人隨著流體智力(是一種以生理為基礎的認知能力,如知覺、記憶、運算速度、推理能力等)的下降,導致無論怎麼努力都會遠遠落在年輕人的後面。中年人總是會在生活中有意無意地說,“年輕就是好啊!”凡是這樣的中年人都是因為沒有掌握好另一種智力:晶體智力(主要指學會的技能、語言文字能力、判斷力、聯想力等)。

你知道一箇中年老闆是如何管理一家公司的嗎?靠各種各樣的報表?不是的。很多時候靠的是感覺。當一個年輕人抱著某個經典理論深信不疑時,一箇中年人大多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另一種解釋。因為他們有經驗。對現有的知識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決斷。

而很多中年人青春是荒廢的。沒有從磕磕絆絆中得到更多的經驗,或者說,他們本身就受不了挫折,不願意折騰自己。渾渾噩噩到了中年。這時他還是青年的心態,但卻沒有青年人的精力了。也就是說,中年人的晶體智力沒有形成,年輕人的流體智力明顯衰退。所以才有學也沒用的想法,而聽天由命了。

待著不動

一些中年人是怯懦的。他們無法承受失敗所引起的被嘲諷。“不幹活,就不會出錯。就不會被人嘲笑。”在這種邏輯下,他什麼也不想幹。而且,當一個人待著不動時,腦子也許並沒有閒著,他們會將自己想象為一個成熟、睿智、看破世間是是非非、大徹大悟的男人。這會極大的滿足其自戀。既然想象中能夠唾手可及,誰還會在現實生活中去探索!

當眾談性

你讓這些中年人怎麼辦呢!

我曾經當過業務員。那是很久遠的記憶了。當年在酒桌上免不了一兩個濃妝豔抹,身材婀娜的陪酒女郎。在我們這些年輕人看得流鼻血的同時,下面也會無法剋制的“紛紛舉手”。而酒桌上的那些中年前輩則侃侃而談,打情罵俏,遊刃有餘。當時我第一次體會到“坐懷不亂”的感覺。

但直到我也到了這個年紀才體會到那是一種焦慮,一種絕望,一種掩飾。一箇中年人面對一個美女風情萬種的誘惑時,上面在貪婪的流口水,下面卻在“昏昏欲睡”。他自己都能感覺到,那神態就像個偏癱不能自理的病人。

但誰會認可這種狀態呢!這關係到一個男人的尊嚴——即使是個老男人。他們要掩飾,通過大談各種性事,來回避下三路的“無可奈何花落去”。

追憶從前

懷舊往往暗示著自己老了。人為什麼要懷舊。因為對現實無法應對。只能回到從前某一段自己認為美好的時間裡。心理學叫做“退行”。

教育晚輩

人到中年身邊的事情讓其感覺無法控制。其心裡自然極度恐慌。特別是晚輩一些價值觀的衝擊。那是中年人腦子裡沒有的程序。會使這些老男人腦子裡出現“亂碼”,甚至“死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他要建立規則。並且讓那些後生小輩關在這些規則的牢籠裡。只有這樣中年人才會安心。

當然這裡也有與談性的問題心裡驅動相似的原因。之所以總提“當年勇”是因為現在不勇,又不願意承認。

不給他人添麻煩。

麻煩是什麼!是為了引起關注而已。他們不認可自己的衰老,與即將被淘汰的命運。他們需要做一些事情讓身邊的人瞭解到,自己也是有需求的。

我們看看酒桌上推杯換盞的大多是中年人。為什麼?恐懼。他們需要建立一個群體,抱團取暖。相互“麻煩”一下對方,以建立人際關係。

“他在幫誰?幫我。”

“我在幫誰?幫他。”

他們相互之間互為一面鏡子。通過“麻煩”對方,來看到自己。

不要停止購物!

我一直認為購物是女人的天性,並不屬於男人。我想馮唐所說的購物,絕不是一個男人從一個商場的地下室一直留到頂層。所有的東西都翻一遍。最後,大包小包運回家,突然發現90%的東西基本用不上。

對於男人的購物應該從心態上分析,而不應該是從行為上來判斷。

比如:我就很少購物。一直追求的是極簡式生活。我穿的一件外套仍然是初中時,我母親單位發的工作服。多餘的東西我一概不要,平時能不買東西就不買。因為買了,就需要打理,太麻煩。但我有精神的追求。對生活的興趣。我覺得這鐘不購物沒什麼問題。所謂不要停止購物,我猜想馮唐可能是想通過外在的不購物,來描繪一箇中年男人對生活已經沒有任何的興趣,被動的等待死亡的狀態。這當然不可取。

髒兮兮

一箇中年男人的髒兮兮。不能單純用不講衛生來解釋。這裡可能有心理動力學的因素。看過一些領地意識比較強的動物是如何保護自己邊界的——撒尿。通過氣味來驅逐同性,吸引異性。其實中年男人也是一樣。他們自卑。和年輕的同性,以及飛黃騰達的同齡同性比,自己要麼沒有年齡資本,要麼沒有財富優勢。只能通過留下更強烈的味道,來體現自己那一點點殘存的雄性激素了。

不鄙視和年齡無關的人類習慣。

前些年,有一種女性穿的鞋,我就特別反感。那是一種沒有後帶的高跟鞋。如果是高跟鞋穿上比較婀娜,如果是拖鞋穿上比較舒服。但兩者合而為一,怎麼看,怎麼彆扭。我曾經也對此頗有微辭。

現在想來,我是想強調我的時代烙印而已。我要堅守我那個時代的價值觀,及審美。以抗衡年輕人對我們的顛覆。其實這已經不是一雙鞋的問題,其背後有一種“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感慨!

現在想來確實可笑。我玩我的圍棋,你下你的象棋。只是規則不同而已。沒有對錯。只要不影響對方,自己舒服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