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螢夜空,我想親手教你拍出最漂亮的螢火蟲|城事50mm

今天這篇文章是一篇相機拍攝教程,將從前期準備、拍攝機位、參數設置等幾個方面為大家分享一下螢火蟲拍攝方法與技巧。

城事50毫米攝影師:城事動物園的小熊

螢螢夜空,我想親手教你拍出最漂亮的螢火蟲|城事50mm

【1】前期準備 必備用品:

手電:晚上天黑之後非常黑,在下山或者移動機位時會使用得到

紅色玻璃紙(可用紅色薄塑料袋代替):避免強光對螢火蟲造成干擾而使用

蠟燭:點亮紅門,不至於黑乎乎一片,增加畫面的亮點

驅蚊止癢藥:也建議穿長褲長袖,這是除了驅蚊藥外另一有效方法

可選用品:漂亮的燈:可以用來作為畫面的亮點出現

毛絨玩具:與燈的作用相同,可以放在樹樁上面作為亮點

必備器材:相機:建議選用高感比較好的相機

大光圈鏡頭:如50 f1.8

三腳架:如果鏡頭有防抖,放到三腳架上後要關閉防抖

快門線:防止按快門時造成相機抖動,同時可以B門拍攝

備用電池

【2】拍攝時間

每年夏天:大概6月下半旬就會有,能夠持續到8月份

晚上拍攝:在天即將黑又沒完全黑的那個時候就有了,天黑之後會更多

到達時間:第一次拍建議5點-6點抵達(後面會說為什麼)

【3】拍攝機位 地點:

南京-鐘山風景區-靈谷寺

到達方式:

一般來說打車直接到靈谷寺景區門口就可以,這樣可以省去很多走路的時間

花費:大概6點之後就不要門票了,在這個時間之前是35元/人

特別注意:在從一個機位到另一個機位走動的時候,不要隨意打開手電,建議先問一下有沒有人在拍攝再開手電,不然的話很可能會讓別人別費力氣同時還驚動了螢火蟲。還有就是在拍攝時儘量小聲交流,不要大聲喧譁,螢火蟲在安靜的弱光環境下會出現比較多。

機位介紹:

這幾個機位距離都不遠,但是如果天黑下來(景區沒有燈)還是會不太好走,所以如果是第一次去還是建議提前去摸清道要怎麼走,避免晚上找不到位置。

1. 志公殿:

經典指數:★★★★★

擁擠指數:★★★★★

出片指數:★★★★★

這個機位是最經典的機位

,所以每天人也是最多的,大概下午4、5點鐘的時候就會有人來擺上架子等待了。

在人最多的時候可能架子會擺上兩到三排,所以這也是早去的另一個理由——佔位置(第一個理由是去摸清道路)。

螢螢夜空,我想親手教你拍出最漂亮的螢火蟲|城事50mm

這應該也是從入口進入之後第一個到達的位置,到達前會經過一個紀念碑還有一個蠟像館。

(如果去的晚些蠟像館會關閉,不過轉過來想下大晚上的去蠟像館不免有點覺得瘮人)

可以提前下載一個手機地圖,可以查到幾個機位的相對位置避免走錯。

螢螢夜空,我想親手教你拍出最漂亮的螢火蟲|城事50mm

這個位置也是這幾個機位的中心位置,身後有寶公塔、木樁、長椅,身前有小橋、紅牆。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機位的拍攝是拍攝的志公殿的後面,並不是正面。

所以,如果你看到了牌匾上志公殿三個字的話,繞到後面就是這個位置了,並沒有走到一個“假的”志公殿。

螢螢夜空,我想親手教你拍出最漂亮的螢火蟲|城事50mm

2.寶公塔:

經典指數:★★★★★

擁擠指數:★☆

出片指數:★★★★☆

這個位置沒有志公殿好看,所以等待的人也不算多。

我是在拍完志公殿後到的這裡進行的拍攝,機位並不擁擠。只要前期拍攝不出現意外,後期調整之後還是很容易出片的。

螢螢夜空,我想親手教你拍出最漂亮的螢火蟲|城事50mm

3.長椅、樹樁

經典指數:★★★★☆

擁擠指數:★★★★

樹樁和長椅的機位就在志公殿與寶公塔中間,當天人很多,並沒有擠到機位,所以...出片指數——空缺0.0

大家如果想看照片可以去網上搜一下就可以,有很多。

4.自創機位

經典指數:★☆

擁擠指數:★

出片指數:★★★★

這種機位一般網上拍的人比較少,靠自己當時的臨場發揮了。當然,也有藉助道具增加亮點的輔助因素。

比如:拍攝樹林,地上放置一個小動物的毛絨玩具

在樹叢或草叢中放上一盞漂亮的小燈

或者蜿蜒的道路

等等......

但又因燈很容易過曝出現死白,所以這個拍攝也有一定難度。

螢螢夜空,我想親手教你拍出最漂亮的螢火蟲|城事50mm

5.紅牆

經典指數:★★☆

擁擠指數:★☆

出片指數:★★★

一般如果是第一次拍螢火蟲的話,這個機位不會放到第一個拍攝,這也就意味著到這個機位的時候天會比較黑了,拍攝起來難度會加大(後面會詳細講下拍攝方法)

螢螢夜空,我想親手教你拍出最漂亮的螢火蟲|城事50mm

【4】拍攝方法

取景:螢火蟲本身較小,所以顯得多一些會更好看,所以取景範圍不宜小。

就靈谷寺這個地方來說,如果用到超廣角又會使得取景範圍過大。

所以一般採用

50mm鏡頭來進行拍攝,當然35mm也可以進行拍攝(後期可以適當裁剪下)。

構圖:因為使用大光圈定焦鏡頭來拍攝,所以需要移動腳架來調整構圖

需要考慮到你的拍攝場景,表現出你要拍攝的主體,同時讓螢火蟲與主體形成很好的呼應。

虛實:上面說到了要使用大光圈定焦來拍攝,所以我這裡用了f1.8的光圈進行拍攝。

(大光圈可以讓螢火蟲在焦外變得更加好看,同時增加通光量,減少曝光時間

對焦:第一個機位的對焦很方便,因為當時天還亮著。

拿志公殿舉例來說,就是對在建築上就可以了,在對焦之後要確保機器不再移動

,同時把鏡頭上的AF切換到MF或者把半按快門對焦功能關閉

  1. 第二個機位時可能就會比較黑了,如果自動對焦無法完成可以考慮兩個方案:第一個,用手電打亮一部分建築或者有個人拿站到建築那裡點亮手機屏幕,然後進行對焦。
  2. 這個方法好處是對焦準確,缺點是會讓螢火蟲減少,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會增多;
  3. 第二個,擰動鏡頭上的對焦環(定焦鏡頭只有一個環,即對焦環)調至無窮遠,然後進行拍攝。

曝光:這個是最麻煩的一個部分。

因為需要記錄更多的螢火蟲的光亮同時亮度又很低,所以需要長曝光。

  1. 這裡也有兩種方案:第一種
    ,M檔 ISO400-800 30s進行曝光,然後連拍幾十張,後期進行堆棧模擬更長時間曝光的效果。
  2. 這種方法優點是後期可以進行篩選,選出形態好的螢火蟲,同時因為曝光時間相對不是很長,所以能夠把螢火蟲拍成夢幻的光斑;缺點是在天非常非常黑的時候需要提升iso(後期進行堆棧可以一定程度上降噪);
  3. 第二種,直接進行幾分鐘的長曝光。
  4. 這種方法的優點就是可以在很暗的環境下用較低的iso進行拍攝,但是缺點就是如果有人碰了腳架或打了手電,這幾分鐘就白費了。
  5. (對於有燈的拍攝,就需要有一張照片燈曝光正常,一張照片其他部分曝光正常,後期進行合成了)

【5】後期思路

前提:前期一定要拍攝RAW格式文件,保證後期有充足後期空間。

堆棧:這也是這張照片後期的重中之重,一般選擇最大值堆棧,讓許多張照片中的螢火蟲都能展現出來。(注:最大值也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降噪。)

方法:文件-腳本-將文件載入堆棧-選擇文件

(同時勾選創建智能對象那個選項,如果照片有位移則選擇對齊圖層);

等待載入之後選擇智能對象-圖層-智能對象-堆棧模式-最大值 基礎調整:用ACR進行基礎的一些光影和對比度的調整,由於篇幅限制,就不再過多贅述了。

後期視頻講解:

https://v.qq.com/x/page/q0525vsi8e7.html

6

最後的最後

希望大家可以愛護螢火蟲,拍攝之餘不要影響它們的正常生活繁殖環境。不要讓幾年之後靈谷寺景區的螢火蟲變成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