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虧5000萬到虧5億,小米供貨商一年業績三變臉,已敲響退市警鐘

文|AI財經社 劉碎平

編|鹿鳴

從虧5000萬到虧5億,小米供貨商一年業績三變臉,已敲響退市警鐘

“虧得已經離婚了,真是悲哀!“

9月16日,*ST德奧部分股民在股吧裡怨聲載道。這緣於其當天披露的《關於對德奧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給予公開譴責的決定》的公告。

公告顯示,*ST德奧未在規定期限內對業績預告、業績快報作出修正,且2017年經審計的淨利潤虧損5.13億元與業績預告中的虧損8000萬元至5000萬,以及與第一次業績快報中披露的淨利潤虧損7250.73萬元存在較大差異,此外,公司2017年度淨資產為負,股票交易已於2018年5月2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違規情節嚴重。

鑑於以上情況,深交所決定對*ST德奧提出的“因為其所處行業具有特殊性、審計工作未完成導致相關減值金額無法確定等“ 申辯理由不予採納,並決定對*ST德奧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對*ST德奧時任董事長王鑫文、時任總經理 Michael Creed、董事長兼時任財務總監張之珩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

受此影響,截至9月17日收盤,*ST德奧大幅下跌2.93%,報收2.98元/股。需要提到的是,*ST德奧也曾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其股價在2015年5月還曾創造過63.99元/股的輝煌戰績,三年過去了,這一切都以成為過往,與其高值相比,如今其股價已經跌去約95%。

業績三度變臉淨資產為負,披星又戴帽

上演業績“變臉”的大戲,已經成為不少上市公司短時間矇騙投資者的手段之一。此次被深交所處於公開譴責的*ST德奧,則親自導演了一場三度業績“變臉”大戲。

2017年10月28日,*ST德奧披露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時,預計2017年度淨利潤為-8000 至-5000萬元。2018年2月25日,*ST德奧披露業績快報,預計2017年淨利潤為-7250.73 萬元。此為其第一次“變臉”。

第二次“變臉”發生在2個月後。2018年4月16日,*ST德奧披露業績快報修正公告,預計2017年度淨利潤為-4.75億元。此時的投資者,已經感受到了被愚弄的滋味,萬萬沒想到的是,愚弄還在繼續。2018年4月27日,*ST德奧披露了2017年年度報告,讓所有人傻眼的是,此時經審計的淨利潤已由最開始的預虧5000至8000萬,變為虧損5.13 億元,而其淨資產更是首度出現負數,為負1.66億元。

業績幾度變臉、淨資產為負,正是*ST德奧遭到公開譴責的原因。

披露2017年年度報告當天,*ST德奧同時宣佈公司股票自2018年5月2日起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由“德奧通航”變更為“*ST德奧”。

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若*ST德奧2018年度公司淨資產繼續為負值,公司股票將自2018年年度報告公告之日起被暫停上市交易。對此,*ST德奧表示,為實現2018年扭虧為盈,公司將對原有戰略規劃進行大的調整,聚焦於無人機細分領域,重點推進與深圳科比特的重大重組事項,真正做大做強公司的“通用航空”板塊。

令人意外的是,叫喊著要“重點推進與深圳科比特的重大重組事項“的*ST德奧,卻在7月24日宣佈了終止重組。

“因科比特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業績虧損,與公司原預計狀況存在較大偏差;同時,科比特個別股東對交易方案有異議,無法就本次交易取得內部審核批准。“*ST德奧僅用兩句話就道出了此次長達半年多的重組被終止的原因。

據1月5日公告,德奧通航稱擬收購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預計交易金額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

通航業務成累贅

儘管*ST德奧極力將終止收購科比特的原因,歸結於科比特業績虧損和股東未達成一致,但是諸多信息都在透露其通航業務虧損且資金吃緊的現狀。

據2018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ST德奧淨資產為-2.35億元,流動比率為33.86%,資產負債率為145.84%。 而合併資產負債表中,*ST德奧短期借款達2.61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達1.39億元,流動負債合計7.3億元,這些數據都表明,*ST德奧在短期內有不小的償債壓力。

此外,第一大股東北京市梧桐翔宇投資有限公司,所持的6538.78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4.66%,均遭凍結。

與此同時,*ST德奧的高管層也遭遇了大震動,今年3月、5月、6月三個月有包括董事長王鑫文、監事主席任坤在內的6名高管選擇與*ST德奧“分手”。

從虧5000萬到虧5億,小米供貨商一年業績三變臉,已敲響退市警鐘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ST德奧就陷入了債務問題。3月15日,*ST德奧發佈了《關於公司銀行貸款逾期的公告》,稱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逾期貸款本息累計達2.05億元。公告透露,導致公司資金流動性緊張,未能按期償還上述借款的主因之一,是因為公司通航板塊業務投資收益不足所致。

2013年6月,梧桐翔宇入主小家電企業伊立浦,在梧桐翔宇的主導下,伊立浦開始投資共軸雙旋翼直升機、無人機等產品,跨界通用航空業務領域,並於2015年直接改名為德奧通航。由此,*ST德奧開啟了“家電+通航”的雙主業並行模式。

開始佈局通航業務後,2013年下半年以來,*ST德奧通過自有及自籌資金方式先後對包括瑞士 MistralEnginesSA航空發動機公司、德國 Hirth 航空發動機公司、德國 SkyTRAC/SkyRIDER 項目的技術資產和樣機、俄羅斯 Rotorfly 共軸雙旋翼直升機資產包在內的國外技術資產進行收購。然而,收購前,這些子公司多數已資不抵債,且資質平庸。

3月19日,德奧通航發佈《關於中止對部分海外子公司資金投入的公告》。公告稱,由於部分海外通航子公司因資金不足無法實現商業化運營,並連續多年處於虧損狀態,公司將要放棄部分海外持續虧損的通航子公司,擬中止對這些子公司的資金投入,並向法院申請託管。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披露的六家海外通航子公司中,僅有一家保持盈利狀態,淨利潤僅為5.85萬元。其餘五家子公司合計虧損3165.26萬元。而截至2017年12月31 日,六家子公司總負債為2.85億元。而在2017年年報中,*ST德奧計提海外同行資產減值約4.38億元。

而在6月6日,*ST德奧在回覆深交所的問詢函中表示,“除目前正在推進實施的重大重組事項以外,公司原有的通用航空業務已停止了投入或已經託管清算,對於已計提減值的相關資產開啟清查處置工作,預計未來不會再有新的重大虧損產生,公司的經營績效將由小家電業務提供支撐。”需要提出的是,這裡提到的重大重組事項,即收購科比特公司,不過該重組事項已於7月24日被宣告終止。

幫小米叫板董明珠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德奧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南海迅達模具有限公司,創立於1993年。1994年正式進軍家電行業,之後發展迅速,先後與日本三洋、美國JCS公司合作開發產品。2004年與日本東芝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奠定公司行業地位,之後更名為廣東伊立浦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

不過,自2015年變更名稱以來,*ST德奧似乎就陷入了業績停滯不前,甚至虧損擴大的怪圈。

AI財經社梳理發現,2009年至2017年,*ST德奧實現營收分別為6.16億元、7.69億元、7.43億元、6.41億元、6.8億元、6.91億元、6.54億元、7.17億元、7.61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為-3841萬元、1207.33萬元、1673.46萬元、1353.61萬元、2006.73萬元、3312.81萬元、-2165.45億元、514.21萬元、-5134.78萬元。

其中,2015年-2017年度,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0.23 億元、-0.1 億元和-5.39 億元。*ST德奧在6月6日恢復深交所問詢函中解釋稱,由於通用航空業務自身投資週期長、回報週期長的特點,通航業務對資金需求十分巨大。公司一直以來通過有限的自有資金和基礎的債務融資工具開展相關業務。因尚未形成穩定的、規模化的通航業務銷售,通航板塊業務實現的銷售收入不足以彌補期間所產生的費用,從而出現最近三年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淨利潤持續為負的狀態。

儘管*ST德奧大費周章地一心想要走雙主業模式,但小家電業務一直是其營收的主要支撐。據2018年半年報顯示,*ST德奧的電氣設備業務貢獻了2.76億元的營收,佔營收總比重的95.47%,而通用航空業務僅實現1305.96萬元,佔總營收的4.53%。

事實上,小家電業務也一直是*ST德奧的驕傲。目前,*ST德奧的小家電業務所在的南海工廠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具規模的電飯煲、電烤爐生產基地之一,產品銷往30多個國家地區。三洋、東芝、象印、虎牌、JCS、小米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商相繼成為公司的重要客戶。

2016年,*ST德奧與小米達成了戰略合作,共同推出“米家”產品,並生產了中國第一臺互聯網電飯鍋 。據南方日報報道,小米科技發佈的第一款壓力IH電飯煲採用的就是德奧通航前身伊立浦的技術,2016年春節後,伊立浦為其進行了批量生產。

從虧5000萬到虧5億,小米供貨商一年業績三變臉,已敲響退市警鐘

根據德奧通航的統計數據顯示,其壓力IH互聯網電飯煲年銷售量已到達15萬臺,在中國市場中排名第一。據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度*ST德奧電飯煲系列產品,實現營收4.07億元,佔總營收的53.6%。

值得注意的是,電飯煲正是小米董事長雷軍與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叫板”的一項重大籌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