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之道——以藏養藏

藏之道——以藏養藏

玩收藏,不用說要收入藏品。幾十年下來,不斷地收,不斷地藏,錢不斷地花。富翁除外,普通人怎麼負擔得起?所以得想轍。

以藏養藏,就是“轍”。這不是什麼奇思妙想,而是玩收藏的必由之路。原因有二:

首先是錢不夠用。幾十年下來,花個幾十萬幾百萬的,大有人在。作為工薪階層,這不可謂不是負擔,加上家裡的報怨,日常生活的拮据,隨時都讓你快樂並痛苦著。怎麼辦,只能是買了賣,賣了買。這其實就像開車進了匝道必上環路一樣,再自然不過。玩古董,就是再高雅的人,也沒有不賣東西的。當然這和古董商做職業生意完全為逐利不同,而是為了騰出錢來進新的藏品。

其次是汰粗留精。東西越買越多,玩過幾年你就會看到,家裡滿坑滿谷,尤其玩傢俱和瓷器的,會把你逼得無容身之地。前些年我夫人在我進了一隻一米二的大圓桌加6只鼓凳後,就歇斯底里地大叫:“你是要我還是要桌子!”東西收多了,自然眼就越來越毒,覺得以前買的東西擺不上臺面——搞收藏會有兩面性,有的東西會跟你相廝相守一生,而對大多數東西會喜新厭舊,昨天買了今天就後悔。所以沒什麼捨不得,隔段時間處理一批,騰騰地方,回點錢,以利再戰,是這圈子裡常乾的事。玩古董,有個特點,只要你不買瞎活(假貨),過一段時間再賣,一般不會虧本,而且往往會賺點,所以買的過程就成了玩的過程,玩了,學習了,練眼力了,然後賣了,接著再買,循環往復。

當然也有割愛的時候,本來很喜歡的東西,捨不得出,但又看到了更喜歡的東西,價高拿不動,只好出兩件不想處理的東西,捨去舊愛,迎來新歡。這時賣東西就顧不得賺錢不賺錢了,為了趕時間(機會不等人),湊錢是要務,有時虧點也認了——焉知後得的東西賺不回來呢?

買了賣,賣了買,在這買賣之間,收藏的水平提高了,藏品檔次提高了,越會玩的收藏者,東西越少,東西越精。你一屋子東西頂不上他一件。古往今來,不少收藏家就只因一件藏品而見諸史冊,那才是收藏的高境界。

《古董圈》——黃新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