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開展執法檢查 「問診」城鄉規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城市規劃在城市發展中起引領作用,考察一個城市首先看規劃,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 貴州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成立後,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貴州省城鄉規劃條例》(以下簡稱 " 一法一條例 ")執法檢查作為今年重點監督工作。

今年 7 月至 8 月,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分 5 個小組,分赴 9 個市(州)和貴安新區開展 " 一法一條例 " 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並就檢查中發現的一些突出問題提出相關意見建議。


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開展執法檢查 “問診”城鄉規劃


A、規劃編制水平不高 要不斷提高規劃的科學性

【表現一:發展定位不準確】

從檢查情況看,有的地方對城鎮體系規劃、都市圈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幾個概念不明確,有些領導信口確定城市人口規模,有的城市規劃編制的科學性、前瞻性、預見性不夠,未能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城市擴展、人口增加等因素,預留髮展空間不足。

如《望謨縣縣城總體規劃(2014-2030 年)》,由於城市棚戶區改造和高速公路修建拆遷等因素,導致縣城人口增速加快,現有規劃已不適應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表現二:剛性管控不嚴】

如 2009 年省政府批准的《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縣城總體規劃(2007-2030 年)》按照背向草海、退城護海的思路規劃,但地方政府沒有嚴格執行規劃,在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範圍內建設活動不斷增長,增加了實驗區範圍內的建設遷出難度和成本。

【表現三:規劃佈局不協調】

檢查組指出,有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總體規劃等 " 多規合一 " 的編制、實施和管理尚未真正銜接統一。

檢查中發現,一些城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與城市發展不相適應,老城區人口聚集,交通擁堵,新城區公共服務設施不完善,老城區改造與新城區建設協調發展不夠。如遵義市一些規劃缺少對電力、管網、線路等系統安排,規劃與規劃之間的銜接不好,規劃被建設牽著鼻子走,造成大量重複建設。

【表現四:地方特色不突出】

一些城市挖掘地域歷史文化內涵和彰顯人文特色不足,具有高品位的規劃建設不多,尤其是在新城區開發、老城區改造、新農村建設中,與本地歷史文化傳統、城市定位、鄉村振興、傳統村落等結合不夠緊密,未能及時納入編制保護規劃。如六盤水市有些規劃針對性不夠強、前瞻性不夠明晰、地方特色不夠突出。

【人大建議】

始終堅持 " 先規劃、後建設 "" 先批准、後建設 " 的原則。科學預測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趨勢,遵循經濟規律、社會規律、自然規律,綜合考量人口、資源、環境、經濟、文化等因素,合理確定城鄉發展方向、規模和佈局,給未來建設和發展留出足夠空間。

並在編制規劃中突出地方特色,把握好區位特點、資源稟賦、人文底蘊和歷史淵源等條件,把保護歷史文化、民族特色、傳統風貌作為規劃的重要內容,避免千城一面、千村一面、重複建設。

B、規劃編制審批問題多 須確保一張藍圖管到底

【表現一:修編時間冗長】

城鄉規劃條例規定,省人民政府審批的州(地區)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以及省、州、市人民政府審批的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的審批時限應當不超過 6 個月。

從檢查情況看,有的規劃審批時限嚴重超期,極大影響了規劃實施,如《興義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0 年)》於 2012 年啟動編制,至 2017 年 11 月才獲批准,歷時 5 年多,期間城市控規未能及時修編,一些重大發展變化未能及時納入規劃。

【表現二:隨意調整修改規劃】

檢查中發現,一個領導一個規劃,一屆班子一個規劃,甚至主要領導就是規劃的現象普遍存在;有的地方政府執行規劃嚴肅性不強,隨意調整變更規劃;一些地方為了招商引資需要,放鬆建設項目開工落地條件,隨意修改規劃成果,為了服從個別項目建設,往往出現規劃跟著項目走、跟著招商走、跟著建設走的現象。

此外,有些地方對控制性詳細規劃 " 編而不審、審而不批 ",沒有實現 " 控規 " 全覆蓋;有的地方政府為個別項目追求利益最大化,擅自改變規劃,提高容積率、擠佔公共綠地進行開發建設。

貴陽市一些建設項目開發強度指標與現行控規指標有衝突,採用控規優化的方式對控規進行調整,簡化甚至省略控規調整的法定程序。

【表現三:規劃管理缺位】

部分鄉、鎮一級城鄉規劃管理體制不健全,鎮鄉村規劃編制、實施、管理多數由縣級以上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代辦,城鄉規劃草案公告不按程序,造成鄉村自建房亂象百出,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形同虛設。

【表現四:村莊規劃相對滯後】

檢查中發現,各地村莊規劃普遍處在起步階段,規劃編制管理方面政策性文件編制規範、編制標準相對較少,存在規劃實施 " 最後一公里 " 困難;有些地方對村莊規劃認識不夠,鄉村規劃處於空白狀態,有的在鄉村規劃中囿於現狀打不開思路,盲目拓展不符實際,導致出現 " 千村一貌 "。

【人大建議】

樹立 " 規劃即法、規劃如山、執法如山 " 的理念,規劃一旦定下來,就必須維護其法定性、權威性和嚴肅性,確保一張藍圖管到底、建到底。隨著形勢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確需調整規劃的,必須按程序進行。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

同時,大力加強鄉村規劃編制實施,銜接好鄉村振興戰略及產業發展、土地利用等相關規劃,重點以行政村和 30 戶以上自然村為單元,力爭年底全省村莊規劃實現全覆蓋。

C、規劃監督檢查不嚴 要提升規劃監管水平

【表現一:人大監督力度不夠】

檢查組指出,各地普遍存在控制性詳細規劃未向人大常委會備案,也未主動向人大報告城鄉規劃的實施情況,也沒有依法對城鄉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督,相當多的人大對政府規劃監督是不管不問,不敢管、不敢問,缺位失位不到位現象普遍。

【表現二:監督制度亟待完善】

檢查中發現,城鄉規劃督察制度不完善,行政檢查、行政糾正和行政責任追究機制不全,上級派駐規劃督察員對鄉村規劃的督察機制還是空白。如黔東南州規劃督察不夠深入,解決熱點難點問題的方法不多,規劃部門對建設項目審批後的監督檢查措施不力。

各地雖然成立規委會,但部分縣(市)規委會專家代表和公眾代表缺位,人員構成不符合規劃委員會工作規程,規委會專家成員和公眾代表比例不高,一些規委專家看領導臉色行事,一些規委會決策的民主性和議事制度的規範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表現三:違法違規查處不力】

從檢查情況看,有的城鎮邊緣地區違法建設禁而不止、查而不嚴,縣城、鎮以及鄉村亂搭亂建氾濫;有的地方對私自更改規劃或不按規劃許可進行建設以及先建後批、邊建邊批和建而不批、違規加層等現象監管不到位、處罰不到位、拆除不到位,對違法責任人處罰過輕。

如六盤水市對違法建設不能拆除的,多以責令完善手續、罰款處理;凱里市未制定城市建成區違法建設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存量違法建設查處推進滯後,檔案臺賬不健全。

【人大建議】

各級政府每年應當向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城鄉規劃的實施情況並接受監督;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應當加強城鄉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監督。

各級政府按照 " 權責清晰、事權統一、精簡效能 " 的原則,合理設置執法隊伍,建立資源共享、信息互通、職能互補、力量互動的管理體系,用好衛星遙感監測先進技術手段,切實發揮綜合執法效應。

加強對城鄉規劃編制、審批、實施、修改監督檢查,對未批先建、不按規定許可進行建設、違反規劃強制性條文進行建設等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對政府職能部門未依法履職,不作為、亂作為的行為,依法加大處罰力度;對建設單位或者個人違法建設的,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嚴肅處理,繼續開展打擊 " 兩違 " 建築專項行動。

貴陽晚報全媒體記者 肖達鈺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