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文明之後,人類身高縮短了5厘米

農耕文明之後,人類身高縮短了5釐米

日本農林中央金庫農林水產金融部部長田家康在他《氣候文明史》中指出:農業開始的同時人類的平均身高也開始降低,與開始農耕之前相比,開始農耕以後人類的平均身高到了距今1萬年時降低了5釐米。

他還描述了種種農耕文明後的特點:除了身高降低還有

(摘自《氣候文明史》,東方出版社)

身高降低

在一萬年前,據推測世界的總人口只有1000萬人,增加率很小,年間只有0.0015%。到了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文明興起的5000年前,人口增加率上升到了每年0.1%,總人口也翻倍到了2000萬人。這是由於通過集體生活,人們從事農業,食糧得到了保障,足以維持人口的增長。然而,對於單個的人類個體來說,農耕生活與狩獵採集生活相比較,不見得完全是好事。

首先,由於食糧被限定在小麥和大米等兩三種穀物的範圍內,長期缺乏礦物質和維生素,給營養均衡帶來負面的影響。從最終冰期到新仙女木期,從3萬年前到1萬2千年前出土於烏克蘭、

巴爾幹、以色列、北非等世界各地的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高達177釐米,成年女性為166.4釐米。當時的人們之所以體格較好是因為在狩獵採集生活中可以獲得多種多樣的食糧。

農業開始的同時人類的平均身高也開始降低,與開始農耕之前相比,開始農耕以後人類的平均身高到了距今1萬年時降低了5釐米,到了5000年前時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降低了10釐米,成年女性則降低了15釐米。

今天的遊客在造訪歐洲中世紀建成的古堡時會經常對低矮的天花板感到驚訝。19世紀中葉的歐洲各國與35000年前相比平均身高要低12到15釐米,當時歐洲人的體格基本上與現代的亞洲人相當。只不過,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並不僅僅是攝取的營養不同,由於社會分工程度加深,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從事同樣的勞動,體格較差也可以留下子孫也是原因之一。

畜牧帶來的疫病

在農耕之後,畜牧業也在距今1萬年前開始了。不過,與家畜近距離生活,也帶來了傳染病的隱患。從家畜的病原體變異而來的傳染病超過300種,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從狗、山羊、綿羊身上傳過來的。

人類與狗有65種、與牛有55種、與綿羊有46種、與豬有42種疾病共通。作為其代表,天花、結核、白喉是從牛而來,麻疹是犬瘟熱突然變異而來,麻風病的原種病毒是水牛身上來的。流感是水禽腸道內的病毒通過雞和豬傳染給人類所引起的,就在最近還以東南亞為中心改變形態後大範圍流行。

通過最終冰期中浮上海面的白令陸橋渡海來到美洲的土著最早馴化的家畜只有美洲駝和羊駝。因此,他們對由家畜身上傳來的傳染病的抵抗力極端低下。在1492年哥倫布之後,隨著乘船渡過大西洋的歐洲人的到來,天花、流感、麻疹肆虐,土著的人口急劇下降。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庫克和波拉的研究指出,印加帝國的人口在1518年約有2500萬人,到了1568年減少到只剩五分之一,到1623年僅剩200萬人。美洲大陸土著的人口減少,不是由於歐洲人槍炮的虐殺,而是由於他們帶來的疾病所致。

戰爭的起源

隨著人類開始了集團生活,集團之間的戰爭也隨之產生。在最終冰期的壁畫中沒有描繪戰爭的場景,在這一時代的遺址中也很少發現戰爭的痕跡。這是由於當時人口密度很低,集團之間不易發生摩擦。

從距今1.45萬年到1.2萬年的納吐夫遺址中發掘出來了數百人的骨骸,其中負有外傷的僅有區區兩具,沒有發現因戰爭所引起的損傷。然而,與納吐夫文化同一時代的埃及的墓地遺址中發掘出來的人類遺體的一半都發現有暴力的痕跡,在蘇丹的賈巴爾·薩巴巴117號遺址中,出土了大量被石器穿刺的遺體。這可能反映了從最終冰期到溫暖氣候的轉變中,隨著河流水位的上漲,人類為了爭奪剩下不多的土地所展開的鬥爭。

在歐洲,從西班牙東北部的距今1.2萬年前的莫雷利亞遺址中的壁畫上描繪了三四個人拿著弓箭戰鬥的情景,這些壁畫被認為是人類將狩獵的工具變成武器的證據,受到了世間的關注。人類在狩獵採集的生活中越來越傾向於定居,因此圍繞地盤的爭奪爆發了。從距今7500年前的瑞典南部的遺址中發掘出來的遺體中,每5個人就有1個人是被暴力手段殺害的。被殺害的遺體中男性居多,並且,從遺體頭部和身體左側的損傷較為嚴重這一點看來,可以推測是被戰鬥對象用右手握住的棍棒毆打致死的。歐洲北部其他的遺址中也發現了類似的戰鬥痕跡。在7000年前,這些地區由於斯堪的納維亞冰蓋融解,與現在成為北海的地區臨近,由於海面上升導致適宜狩獵採集的陸地減少,加上人口的增加,最終導致了土地爭奪的激化。

澳大利亞北部的巖洞壁畫中也描繪了戰爭的場景。與1萬年前主要運用棍棒和回飛鏢的個體衝突相比,距今6000年前的爭鬥已經發展成為了大規模的集團戰鬥,陣亡者的比率也比現代戰鬥更大。從澳大利亞到新幾內亞的地區在全新世氣候最適宜期中的海面水位上升非常顯著。人類的戰鬥並不是從農耕社會開始的,而是從由於氣候變動,適宜居住的土地變少的狩獵採集社會開始的。

在美索不達米亞,從距今7000年以前的索萬遺址的周圍發現了壕溝,在喬加馬米遺址中有城牆和類似灌溉用水路的溝槽。壕溝和城牆是以防禦外敵入侵為目的的設施,因此可以認為在當時就有了圍繞爭奪適宜灌溉農耕的土地而展開的戰爭。

到了距今45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都出現了較大的城邦國家,確立了強大的王權。在沒有外族入侵,安定統一的埃及,舉國之力建造了以三大金字塔為中心的巨大建築,與此相對,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王朝國家分裂,戰爭不斷。基什和拉格什為了爭奪領土對峙了長達200年,除此以外,由於溫馬向拉格什借走的大麥利息不斷增加,最後無力償還,溫馬和拉格什之間也曾經發生過戰爭。

農耕文明之後,人類身高縮短了5釐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