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樓花銷售放緩 未售出量3年最低

溫哥華樓花銷售放緩 未售出量3年最低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溫地區的樓花價格一直持續著兩位數的增長,漲幅約在30%-60%之間,並且每個新項目似乎都在以越來越高的價格拋售。而現在,樓花市場顯示出了放緩的跡象。更多海外房價信息可查登錄海房優選官微haifangbest

據The Province報道,樓花市場雖為房地產市場的一部分,但也相對特殊。因為它的銷售不會立即受到2016年7月實施的外國買家稅的影響。

此外,預售公寓的銷售和價格不會記錄在MLS數據中,也不會記錄在每月由房地產委員會的報告中,直到單位建成並且交易在土地所有權記錄中最終確定,而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年時間。

針對大溫新公寓數據,Michael Ferreira說:“這是一個對預期的調整。現在,要麼是為了促進買家出手購買樓花,從而使定價趨於平緩”,要麼銷售數量則會減少。

眾所周知,開發商需要依靠預售公寓的資金才能投入建設的,而資金也需要達到其預計總收入的一定比例才有資格獲得融資。所以,樓花的銷售量、銷售額和銷售時間,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項目是否可以繼續進行。

溫哥華樓花銷售放緩 未售出量3年最低

3年來最低

費雷拉還解釋道:“如果目前的“市場狀況保持不變,那麼2018年第三季度末未售出的單位數量將超過本季度的單位銷售數量,這也是樓花市場自2015年底以來,首次出現的情況。”

他認為,那些考慮到這些因素,並且調整了價格的項目仍然能夠暢銷,但那些忽視了這些的人則經歷了幾年來的低谷,70%至80%的單位在幾個星期之內都無法售出。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可能需要幾個月或是更長的時間,提供更多激勵措施,才能售出40%至50%的單位。

從項目開始預售到必須開始提交融資文件通常有九個月的時間窗口,但是可以延期。

  4大原因導致了大溫樓花市場的放緩呢?

購買不急迫。公寓項目的受眾目標中有一些居住在獨立屋中,而這類買家一般沒有那麼緊迫,當他們面臨著房屋價值的不確定性時,在考慮的過程當中,預售單位在兩三年內就完成了。

買家理性。與此同時,首次進入市場的投資者和買家也變得對價格更敏感且具有選擇性。他們會關注更多關於項目價值,和開發商“本地跟蹤記錄”的問題。

品質品牌。人們不關注是誰建造樓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注重質量和品牌的買家。

政策影響。更艱難的是,繼2018年第一季度之後,大溫地區新的多戶住宅市場開始受到政府的各項政策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