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院士,什麼級別?有什麼特權?爲何處級幹部不能增選院士?

我們經常會聽到兩院院士,特別是在大學中,985大學、211大學,所擁有兩院院士的數量,是代表學校學術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清華大學擁有中科院院士51人、工程院院士37人;北京大學專職院士,中科院院士4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如果算上非專職院士一共擁有98人。哈爾濱工業大學擁有兩院院士38人等等。兩院院士幾乎是重點大學的標配,如果一所大學,沒有院士的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重點大學。院士是所有學者、科學家、優秀人才都向往的一個最高稱號。

兩院院士,什麼級別?有什麼特權?為何處級幹部不能增選院士?

那麼,中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有什麼區別?他們是什麼級別,享受什麼待遇呢?處級以上幹部,為何不能增選院士呢?編者今天來談談這些問題。

兩院院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統稱。一般是每兩年增選一次,從國內外最優秀的科學家選出,每次總名額不超過60人。“兩院”都是部級單位,直接隸屬於國務院,同時向國家提供專業的諮詢。

兩院院士,什麼級別?有什麼特權?為何處級幹部不能增選院士?

中科院院士,注重培養學術型,主要靠綜合大學、大師的薰陶。他代表的高級人才,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者。“導彈之王”錢學森、“數學奠基人”錢偉長、“物理學家”錢三強、“氣象學家”竺可楨等等。近年來,媒體比較關注的施一公也是中科院院士。

兩院院士,什麼級別?有什麼特權?為何處級幹部不能增選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注重技術型,主要靠理工科大學、工程技術實踐,成為一名傑出的科學家、技術專家。工程院院士大多數是在工程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成就和貢獻的專家。例如,水稻專家袁隆平,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兩院院士,什麼級別?有什麼特權?為何處級幹部不能增選院士?

兩院院士,兩者有重疊部分,醫學部分,基礎醫學的學者一般進入科學院,臨床醫學一般進入工程院。很多科學家,在兩方面都有造詣,兩院院士可以兼任。

兩院院士在待遇上,都是一樣的沒有區別。院士在醫療上,享受副省部級待遇。但是,在一些院士較少的省市,院士不但在醫療上,享受待遇,在其它方面也享受副省部級待遇。如果本身就是正部級或以上級別的人,評為院士,會享受更高級別的待遇。院士在升遷、申請經費、工作安排、評獎、社會榮譽方面,都享有一定的優勢。此外,國家又出臺了院士的相關待遇。例如,2018年7月起,兩院院士(含已經退休院士),在全國所有開放口岸出入境,可使用“特別通道”優先通行,經陸地口岸出入境可不下車接受查驗,以有待方式辦理過關手續快速通道。

兩院院士,什麼級別?有什麼特權?為何處級幹部不能增選院士?

為什麼最新規定,處級以上幹部不得成為院士候選人呢?

中國科學院成立時間非常早,1949年,就成立了。中國工程院,成立於1994年。當工程院成立時,中科院的院士,無論是學術貢獻,國際權威性,世界影響力都是工程院不能比的。最關鍵原因的是,工程院成立時,竟然有一大批“官員院士”。有校長、院長、副院長、副部長、部長等。為了提高中國工程院在國際上的權威性,一共先後有34名中科院院士,擔任工程院院士。這些院士後來成為“雙院士”,這些院士有,錢學森、王大珩、王選、路甬祥、朱光亞、張光鬥等具有國際影響力,得到國際權威認可的科學家。此後又增選水力學家嚴愷、冶金學家邵象華、醫學家吳階平、建築學家吳良鏞。

兩院院士,什麼級別?有什麼特權?為何處級幹部不能增選院士?

但是,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在2009年,兩院增選院士時,工程院新增的院士中,85%都是現任官員。逐步與世界科學接軌,進一步釋放科學技術生產力,去除“官本位”思想帶來的弊端。2015年起,兩院院士的增選,取消了部門遴選,處級以上幹部不得成為候選人等規定。使院士的稱號,迴歸到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院士增選逐漸年輕化,盧柯、張亞平、支志文、任詠華等等都是40歲以下當選院士。

兩院院士,什麼級別?有什麼特權?為何處級幹部不能增選院士?

關於,處級以上幹部不得成為候選人的規定,引起了強烈的爭議。這也意味著,部長、副部長、廳長、局長、甚至大學校長,都不得成為院士候選人!其實,大家都知道,搞行政當官後,哪有那麼多時間搞科研了,要不就是申請課題後,讓助手做,讓學生來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