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之「綠色生活」展區側記

原標題:《創新引領時代,智慧點亮生活 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之“綠色生活”展區側記》

本社記者:吳燕芳

“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於9月15日在中國科技館啟動,為期一週。自2004年至今,全國科普日活動已連續舉辦15屆。今年的全國科普日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中國科學院聯合主辦,緊緊圍繞“創新引領時代,智慧點亮生活”主題,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主題性、全民性、群眾性科普活動,重點開展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和全國科普日系列聯合行動。

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之“綠色生活”展區側記

  • 2018年全國科普日主題是“創新引領時代,智慧點亮生活”。吳燕芳/供圖

北京主場活動在中國科技館首次舉辦“科學之夜”活動,以科幻為主題,通過角色扮演、闖關探秘、VR體驗等青少年喜愛的活動形式,將科學與藝術完美整合。設在奧林匹克公園的北京科學嘉年華,包括國際科普、科技教育、智慧生活等12個主題展區,展示來自11個國家的480餘項科學體驗項目。

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之“綠色生活”展區側記

  • 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承辦的“綠色生活”板塊在中國科技館西廣場展區。 吳燕芳/供圖

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承辦的“綠色生活”板塊,在中國科技館西廣場呈現。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連續多年參與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堅持秉承環境科技社團學術和科學的核心價值取向,按照生態環境部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改善環境質量的工作部署,最大限度發揮環保科普工作的傳播和宣傳功能。展區圍繞環保重點、社會熱點和公眾關切,設計展覽展示,不但傳播科學理念和技術知識,更向廣大公眾宣講環保政策、好人好事好生態,從科學和理性入手,很好地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深植人心的環境教化作用,不但教人知識,更能提升公民的環境科學素養,更廣泛地動員公眾積極參與環保。2018年組織了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珠海雲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三五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參展。

9月17日上午,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陳剛攜眾人參觀了“綠色生活”展區,並聆聽了工作人員的解說。

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之“綠色生活”展區側記

  •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陳剛攜眾人參觀了“綠色生活”展區 魏鑫/供圖

“綠色生活”展區以專家講解、互動體驗、成果展示等多種形式,向公眾展示創新科技如何引領綠色生活,共有“海綿城市、智慧河道、城鄉一體化模式、臺下式淨水器、新風淨化機、全自動採樣檢測無人艇、暗管探測無人船”7個項目,展示各個領域的“綠色創新”成果。

“海綿體”讓城市彈性排澇

  • 9月18日上午,記者探訪了“綠色生活”展區。展區入口處正中央是“海綿城市”的圓形展臺,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向參觀的公眾介紹,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讓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亦可稱為“水彈性城市”。
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之“綠色生活”展區側記

  • 展區的正中央是海綿城市模型,實地項目來自江蘇鎮江。楊倩/供圖

據悉,城市“海綿體”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設施。雨水通過這些透水道路、雨水花園、浮島等“海綿體”下滲、滯蓄、淨化、回用,最後剩餘部分徑流通過管網、泵站外排,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統的標準,緩減城市內澇的壓力。

工作人員進一步解說,這個展臺是江蘇鎮江一個項目的沙盤模型,其中還有創新的設計,比如運用大口徑管道,直徑可達3~4米,裡面可以跑小轎車,當降雨很大,地面淺層小管道排水能力不足時,可快速排除雨水減輕內澇風險、減少安全事故,排除混合的汙水,以減輕對城市河道的汙染,是一種新型排水系統。

藏在地下的汙水處理廠

  • “海綿城市”展臺往裡走會看到兩個正方形展臺,左邊是“智慧河道”展臺,右邊是“城鄉一體化”展臺。據工作人員解說,“智慧河道”就是將河道的各種特徵和關聯的輸入輸出全面數字化,再通過科學模型,來預測它的水文和水質特徵,從而實現水利調度、水處理、城市排水系統等的協同調度,達到防洪排澇、汙染防治和景觀宜人的目標。建成信息全面共享的智能管理系統,及時準確掌握運行監測信息、規範設施養護和維修流程,提升業務協同能力,確保河道系統運行安全,實現智慧河道綜合管理數字化、信息化管理,為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
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之“綠色生活”展區側記

  • 智慧河道展示模型,實地項目來自廣西南寧。楊倩/供圖

工作人員透露,這個展臺是南寧一個項目的複製模型,其獨特設計將汙水處理廠藏入地下,地上是城市景觀的組成部分,不但節省用地,而且美化環境。

生物質與垃圾一體化發電節約資源

在“城鄉一體化”展臺可以瞭解到,“城鄉一體化模式”也稱為“生物質及垃圾發電一體化模式”,它是針對目前國內縣級城市、鄉鎮農村實情推出的創新模式。

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之“綠色生活”展區側記

  • “城鄉一體化”項目模型,安徽靈璧已有落地項目。 王紅/供圖

該模式打破了國內生物質和垃圾焚燒發電分開建設的固有思維,將城鄉生活垃圾處置項目和農林廢棄物處置項目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實現垃圾焚燒發電和生物質發電“一站式”處理。二者通過共享主廠房、電網系統、冷卻系統、給排水系統、中控系統、廠前區設施及管理團隊,可達到節約資源、協同管理的“規模經濟”效果,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多贏,也開創了適應於中等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工作人員介紹,此展臺沙盤是安徽靈璧一個項目的模型。

無人艇曝光排汙企業

展區左側排放著兩部黃色小遊艇,尤其吸引小觀眾的注意力。一部是“雲洲TC40暗管探測無人船”,黑色底盤,亮黃色船身,可搭載側掃聲納、定位定向儀,通過遙控或自主航行,可實時獲取水下聲學圖像,精準發現暗管的位置和形狀,擊破監管盲區,為排汙監察提供有效手段。

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之“綠色生活”展區側記

  • 暗管探測無人艇和全自動採樣檢測無人艇 吳燕芳/供圖

據工作人員介紹,在2015年6月安徽池州特大苯汙染事故中,珠海雲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接到原環保部應急中心命令後奔赴事發現場,對1.5公里汙染河段進行為期3天不間斷水質監測,並使用TC40暗管探測無人艇,對東至縣化工園區內的8家涉苯企業進行了摸排。最終探明水下暗管10餘處,結合暗管探測和水質監測結果,鎖定重點排汙企業,為環境監察工作人員進行處置工作提供了有力證據。

另一部小艇是由珠海雲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全自動採樣檢測無人艇ESM30。工作人員介紹,它可用於湖泊水庫、江河流域、近海的水質採樣、在線監測及數據處理,可定點、定時、定量進行自動水質採樣。它主要應用於現場快速執行任務及複雜水域、近岸航行和任務系統的執行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規避人員安全隱患,得到精準數據,提高工作效率。

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之“綠色生活”展區側記

  • 全自動採樣檢測無人艇搭載的檢測設備可實時回傳檢測數據。吳燕芳/供圖

據瞭解,2017年12月河南欒川尾礦庫坍塌,雲洲智能受原環保部委託使用該無人艇對庫區每1公里間隔進行採樣工作,共設置7個監測斷面,僅在半天內,就完成了19個採樣點的水樣採集工作,充分體現出無人船在應急工作中的高效性。

新風機選購有訣竅

展區右側兩處展臺展示的是公眾普遍關注的日常生活防護裝置,比如新風淨化機防護空氣安全,淨水器防護飲水安全。

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之“綠色生活”展區側記

  • 空氣淨化器和新風機 吳燕芳/供圖

北京三五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現場講解員向觀眾詳細介紹了3部淨化空氣的機器,左側兩部是空氣淨化器,小的可以擱臥室,大的可以擱客廳;最靠右的是壁掛式新風機,可以防霾,並有效去除甲醛,緩解二氧化碳超標,且裝修前後均可安裝。新風機身內裝載著強大的過濾系統,能夠將室外的髒空氣過濾乾淨以後輸入室內,實現室內外氣體交換並且在室內形成微正壓;微正壓可以將室內的髒空氣通過門縫,窗戶縫隙擠出去,並持續將室內的空氣質量保持在優良狀態。

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之“綠色生活”展區側記

  • 觀眾互動踴躍,掃一掃,可獲贈352口罩。王崇高/供圖

有觀眾提出“如何選購新風機”,工作人員解釋,主要看風量來判定淨化效率,風量越大過濾速度越快;另外還要看機器風機和濾材,這些是硬性參考標準;此外,還要看安裝團隊。

臺下式淨水器杜絕二次汙染

淨水器展臺前放著一小兩大塑料桶,小桶內的水質看起來清澈,中間大桶內水渾濁,右側大桶內裝著可樂。展臺上的方形機器是淨水機,將小桶內看似清潔的水經過濾處理,真正潔淨的水從臺上的水龍頭處出來,過濾中產生的髒水進入中間大桶,就是顯得渾濁的水桶;而右邊的可樂是備用來做展示過濾效果的。

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之“綠色生活”展區側記

  • 臺下式淨水器 王崇高/供圖

北京三五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講解員介紹,臺下式淨水器即制即飲純淨水,相比於儲水式淨水器,它無需儲水,杜絕二次汙染。據介紹,這款機器反滲透過濾精度非常高,達到0.0001微米級別,約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千分之一,幾乎可以去除水中所有雜質,包括細菌、病毒、微生物、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僅留下少量的鈉和鉀離子,產水接近純淨水級別。經淨化的水在加熱燒開時不會產生水垢。另外創新設計的可自動調節純廢比系統,可針對進水水質調節最佳純廢比,最高可達5︰1,大大減少廢水排放。

據中國科協統計,自2004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在全國科普日期間累計舉辦重點科普活動7萬餘次,參與公眾超13億。全國科普日活動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科學節慶。

此外,由中國科協主辦的首屆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於9月17日至19日在京舉行,倡議消弭科學素質鴻溝,促進知識成果與科技文明共享。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承辦的“環境素養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分論壇於18日舉辦。

網編:吳燕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