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推薦 絕世珍品《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幣、銅質提梁壺》

《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幣》

你好藏友,此寶貝經專家從圖片來看為: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幣,此銀幣品相完好,包漿自然,字口清晰,尺寸符合,邊齒平整,流暢自然,龍鱗細緻入微,成色晶瑩鋥亮。邊齒雖有些磨損,但齒距整體劃一;自然流暢圓潤。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整體大小比較規整,經專家鑑定為真品!有較好的收藏價值!

專家推薦 絕世珍品《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幣、銅質提樑壺》

專家推薦 絕世珍品《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幣、銅質提樑壺》

在收藏品當中,袁大頭的價格一直相對穩定,尤其是此錢幣更是讓收藏者為之痴迷。不過,也有人感到不解,為什麼同樣是錢幣,這麼高。對於這個問題,專業人士給予了詳細的解答,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一二。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北洋政府為了整頓幣制,劃一銀幣,於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頒佈《國幣條例》十三條,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國幣條例》規定:"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壹圓","銀幣,總重七錢二分,銀八九,銅一一","銀幣用數無限制",即以一圓銀幣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根據這一規定,於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後由造幣總廠及江南造幣廠開鑄壹圓銀幣,幣面鐫刻袁世凱頭像,俗稱"袁頭幣"或"袁大頭"。

清朝滅亡之後,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鑑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形式公佈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其主要內容是規定錢幣的鑄造發行權歸民國政府所有,原先的各個官局所鑄造發行的1元銀元,由民國政府兌換並改鑄,在一點的時期內,承認它們的價值等同於國幣1元的價值。國幣中的主幣是1元銀元,其重量是庫平純銀6錢4分零8毫(6.408錢),材質是銀佔89%,銅佔10%,錫佔1%,一枚成品銀元的重量是7錢2分。規定國幣種類有銀幣4種(壹圓、中圓、貳角、壹角)、鎳幣一種(五分)、銅幣五種(二分、一分、五釐、二釐、一釐)。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國幣條例》公佈同年先在天津造幣廠鑄造“袁大頭”壹圓銀幣,後在南京、廣東、武昌等造幣廠陸續鑄造。

“民國三年(1914年),北洋軍閥政府正式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幣,因幣上鑄有袁世凱側身頭像,故民間俗稱‘袁大頭’。‘袁大頭’銀幣共有四種面值:壹圓、中圓(五角)、貳角、壹角,其中最常見的為壹圓‘袁大頭’,所以俗稱的‘袁大頭’主要指壹圓袁世凱頭像銀幣。‘袁大頭’由天津造幣廠首先開鑄,其後南京、廣東、武昌、甘肅等地的造幣分廠陸續鑄造,由於其銀兩分量足、信譽好,成為民國時期乃至往後更長時間中國各地大量使用的通行貨幣。”

《銅質提樑壺》

你好藏友,此寶貝經專家從圖片來看為:銅質提樑壺,年代為民國。壺圓形,鼓腹,平底。提樑相交於壺體上方,曲中有直,直中有彎,勾勒婉轉,信手而成。圓蓋凸起,質地細潤。此壺提樑的造型與壺身渾然一體,包漿沉穩,工藝考究,鑄造精良,敦厚之中不失靈巧精緻,是為書房陳設雅器。但整體有剝落,但無大礙。整體大小比較規整,經專家鑑定為真品!有較好的收藏價值!

專家推薦 絕世珍品《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幣、銅質提樑壺》

專家推薦 絕世珍品《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幣、銅質提樑壺》

銅壺是銅製的銅質器皿,既是酒器,也是盛水器,用於燒水;作為一種盛放液態物體的器物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最早是用來盛放酒水的,在《詩經》中就有相關記載。

銅是一種十分耐腐蝕的金屬,能夠抵抗環境對銅器本身的侵蝕。銅的熱傳導效應是鋁的2倍、鐵的5倍,用銅器燒水,能夠更省時省節能。由於銅具有很高的熱傳導效應,所以容器整體受熱均勻。作為古玩銅壺不僅具有觀賞價值,同時它也有很高的使用價值。

提樑是一種壺把,它安裝在壺身的上方,並與流在一條直線上。作為一種壺式,提樑壺是指以提樑為把的紫砂壺,它是一種比端把紫砂壺年代更早的壺式,因為古人飲茶,是將茶壺放在茶爐上烹煮,用提樑壺較為方便。提樑壺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硬提樑;另一種是軟提樑。

如有喜歡的收藏家請私下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