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不全」下句是啥?爲啥都不想讓孩子屬羊?皆因這3個人!

俗話說得好十羊九不全,所以現在的父母生孩子都不願意要孩子屬羊。就算有些父母從孩子入學,就業等方面考慮,選擇在羊年生孩子,他們認為這樣的話,孩子可以減小競爭。但是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等都不同意,他們還是很難說服自己的父母,父母總是給他們說一句話,十羊九不全,羊年生的孩子不好、不好。

“十羊九不全”下句是啥?為啥都不想讓孩子屬羊?皆因這3個人!

那麼十羊九不全的這個說法是怎樣流傳下來的呢?是晚清才形成的,主要因為當時民間有人反感屬羊的慈禧太后弄權干政,所以就對他的屬相也產生了偏見。

於是就形成了一句諺語“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其中的這個一羊就是指的慈禧太后。

“十羊九不全”下句是啥?為啥都不想讓孩子屬羊?皆因這3個人!

那一句著名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著實的讓人詬病。

“十羊九不全”下句是啥?為啥都不想讓孩子屬羊?皆因這3個人!

慈禧把羊這個屬性弄得非常糟糕,當然不僅是因為他她在政治上的錯誤,還是因為他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有好多關於羊的忌諱。首先他自己不吃羊肉,也就不允許周圍的人吃羊肉了。

“十羊九不全”下句是啥?為啥都不想讓孩子屬羊?皆因這3個人!

其次,她自己不提羊字,都是用其他字代替,甚至她都不允許當週圍的人提起羊。例如看戲的時候,有些戲曲中唱到羊入虎口,或有些宮女太監,提起羊字,那一定是要挨板子的。所以人們就會順著她,把詞兒改成魚兒入網,宮女太監們也都忌諱著。久而久之,人們就紛紛討厭說這個羊字了,也對這個屬相產生了厭惡。

“十羊九不全”下句是啥?為啥都不想讓孩子屬羊?皆因這3個人!

那麼另外兩位屬羊的,給的羊這個屬相造成非常不好影響的人是誰呢?

第二位屬羊的人就是李鴻章。有些人感嘆,李鴻章興辦洋務運動,希望挽狂瀾於既倒,拯救家國,他怎麼會是讓人討厭呢?

那是因為,左宗棠要收復新疆,李鴻章給他處處使絆子,橫加阻撓;李鴻章還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最後袁世凱建議把屬國朝鮮改成行省,又被李鴻章斷然拒絕。種種問題加起來,確實容易招人討厭。

“十羊九不全”下句是啥?為啥都不想讓孩子屬羊?皆因這3個人!

第三個屬羊的人是袁世凱,袁世凱讓人討厭,大家還需要討論嗎?袁世凱復闢帝制、無視國會、專制獨裁、表裡不一,稱帝賣國。實打實的讓晚清的人們對屬羊這個屬性更加的厭惡了。

“十羊九不全”下句是啥?為啥都不想讓孩子屬羊?皆因這3個人!

所以從那時候開始,人們就用“十羊九不全,一羊坐殿前”這句諺語開始諷刺屬羊的當政者了。開始當然是偷偷的用,清朝覆滅以後這句話就逐漸流行開來了。

但是這裡必須說明,這種屬相歧視和地域黑一樣,都是怒火無處發,因而在情緒失控下產生的偏見。羊自古以來就是六畜之一,許多寓意美好的字眼都和它有關,例如祥,美等。所以,還是不要扎堆生娃和避免羊年生娃這樣,順其自然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