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齊聚廣州「獻計」智能製造,創新將成關鍵一招!

大咖齐聚广州“献计”智能制造,创新将成关键一招!

日前,中國製造業創新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舉行主論壇和分論壇,賙濟院士、格力電器董明珠、TCL集團李東生等中國製造頂級精英專家為製造強國建設建言獻策。

此次大會是為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打造製造業新型創新鏈、新型產業鏈,構建涵蓋技術、人才、平臺、政策以及國際合作等要素互動融合的製造業創新生態體系,建設製造強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咖齐聚广州“献计”智能制造,创新将成关键一招!

中國製造業創新大會

大會期間,中國製造業創新指數發佈,“中國製造業創新聯盟”宣佈正式成立。會議期間,還舉辦了“製造業的開放、融合與共享”以及“創新、融合構建廣州製造業載體新格局”兩場分論壇。

大咖齐聚广州“献计”智能制造,创新将成关键一招!

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人民政府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大咖齐聚广州“献计”智能制造,创新将成关键一招!

賙濟

——中國工程院原院長、國家制造強國戰略諮詢委副主任

2045年中國要成為走在世界前列的製造強國

“中國製造業的奮鬥目標,到2025年,中國製造業進入世界第二方陣,中國邁入製造強國的行列,到2035年,中國製造業位居世界第二方陣前列,中國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製造強國。到2045年,中國成為走在世界前列的製造強國,”中國工程院原院長、國家制造強國戰略諮詢委副主任賙濟表示,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從2010年已經是世界第一,但是質量效益,創新能力還有差距。

對於推進智能製造,賙濟建議進行“並行推進、融合發展“的技術線路。我國必須堅持並行推進,堅持創新引領,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最先進技術,推進深度融合。同時他表示,根據預測2035年將湧現一大批智能產品,智能工廠是智能生產的載體,未來重點發展方向使智能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在今後一段時間內,企業生產線、車間、工廠的智能升級將成為智能製造推進的主戰場。

大咖齐聚广州“献计”智能制造,创新将成关键一招!

盧山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

製造業創新指數年均增長9.48%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的盧山院長表示,智能製造是製造強國的主攻方向,而創新是關鍵一招。據他介紹,2011年-2016年,製造業創新指數年均增長9.48%,其中貢獻最大的是創新產出,年均增長14.1%。

同時他還表示,中國創新指數排名首次進入全球前20名,目前中國創新能力和水平在不斷提升,與國際相比,我們與7個主要的製造業國家相比,中國高科技產品國際競爭力穩居世界前列,但仍需要奮起直追。他認為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企業家是創新的主帥,專家是創新的主力,政府是創新環境的主責。現在的創新更多依賴於群體協同,將聰明人組織在一起,只有靠企業家。企業家不止要做伯樂,還要做好創新團隊的協調。

大咖齐聚广州“献计”智能制造,创新将成关键一招!

董明珠

——格力電器董事長

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明年格力將用上自主研發芯片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力挺“中國製造”。她認為只有創新才能實現生存,才能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格力家用空調在全球佔有率21.9%,全球五分之一以上空調都是格力。董明珠表示,這都是源於創新升級。

“當初我投資手機的時候,有人說手機已經成為紅海。在我看來,紅海與藍海的區別,是有沒有創新力。如果不斷創新,就永遠在藍海。”董明珠表示:“好多人說把空調做好就好了。但是我們是製造業,是鼎力製造業發展的實體企業,我們的使命和責任是不滿足於現狀。”數字顯示,過去幾年,研發團隊增加了5倍,新技術不斷呈現。2005年以前中國空調沒有自己掌握壓縮機技術,格力研發出了自己的壓縮機,打破了過去完全依靠進口壓縮機的格局,實現了全世界最好的空調在中國的目標。

董明珠表示,投資做智能裝備,建立了幾千人的隊伍,不止為自己服務,還為不同的產業服務,比如鑄造、汽車、食品行業等,用技術為行業賦能,實現協同發展。格力已經由專業化變成了多元化的企業,標明瞭格力助推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決心。

大咖齐聚广州“献计”智能制造,创新将成关键一招!

李東生

——TCL集團董事長

形成智能產業生態鏈

TCL集團李東生董事長表示未來應該將智能化作為智能製造破局突圍的關鍵一招。據介紹,全球產業競爭形勢發生急劇變化,中國製造正面臨挑戰。傳統增長動能逐漸減弱,工業核心技術的競爭力不足,中國製造在核心關鍵技術上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我們要提升製造能力,完成全球化佈局,必須實現製造業創新,首先要實現產品創新,我們在很多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但是領域還不夠多,未來在10-20年,應該在更多領域達到領先水平。”

他對於加快中國製造智能化提出幾點建議,其一是中國企業必須要有長遠的產品技術戰略,以往看2-3年,未來要看5-8年;其二製造業龍頭企業應該肩負起中國製造業升級轉型的探索和引領作用;其三要加強在智能製造領域的產業協同合作,形成智能產業生態鏈。

大咖齐聚广州“献计”智能制造,创新将成关键一招!

陸川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世界工程機械50強中國佔9席

工程機械行業是服務一帶一路推進智能製造的重要力量,作為傳統裝備製造業,也將智能製造作為轉型的主攻方向。中國具備了率先突破、進入世界前列的機遇。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陸川表示,目前工程機械行業面臨多個挑戰,首先是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掌控不足。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與強國相比依然差距。其次,技術積澱和技能積累不足,使得創新缺乏持續“源動力”,需要進一步弘揚工匠精神,培養工匠,而不是普通操作工。再次,自主工業軟件存在短板,現在高度離散的加工模式,對產線智能化改造帶來了挑戰。

他建議,應放眼全球,積極推進全球研發體系建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研發,支持高端產品研發,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持續投入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佈局專業化研發團隊和製造工廠。未來將打造一流的人才隊伍,建立知識型技術群體,培育複合型技術人才。推進智能製造建設,打破工廠黑箱,搭建工業互聯網系統。

大咖齐聚广州“献计”智能制造,创新将成关键一招!

陳旭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副總經理

智能製造要以信息安全為基礎

陳旭表示,中國需要敢做敢幹的人。“創新需要膽大,前怕狼後怕虎搞不了創新。創新要有方法,否則就是盲動,失敗概率高。創新要包容,創新風險非常大,真正踏上創新之路很容易出錯,需要包容的環境來容錯。”

他還表示,未來將按照超前佈局、聯合創新、軍民融合、系統推進的工作思路,創新發展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智能製造業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智能製造要以信息安全為基礎,要打造基於信息安全的智能製造業務框架,打造智能製造一體化安全解決方案,建立面向市場、以企業為主題,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聯合創新模式,推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技術的融通發展。

大咖齐聚广州“献计”智能制造,创新将成关键一招!

馮興亞

——廣汽集團總經理

新能源汽車將重塑格局

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汽車產業取得了良好成績,去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連續9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3年位於世界第一。中國品牌市場佔有率超4成。汽車產業作為先進製造業主要載體,是製造業創新的先鋒力量。去年《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了力爭經過十年持續努力,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的目標。

據預測,未來創新將引領汽車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將重塑競爭格局。馮興亞介紹說,未來中國將有望在汽車領域引領全球,而智能網聯將重塑汽車生態,改變傳統汽車存在形態和消費者出行習慣,比如汽車共享將改寫出行格局,人們將由過去擁有汽車變成共享汽車。作為未來出行入口,汽車行業還可能打通智能手機、智能家居、智能設施等,引領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