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花園藍城小鎮開啓首屆小鎮生活節

下花园蓝城小镇开启首届小镇生活节

下花园蓝城小镇开启首届小镇生活节

藍城北中國首屆小鎮生活節開幕現場

9月15日,“藍城北中國首屆小鎮生活節”在河北省張家口市下花園區桃李春風項目舉行。張家口市下花園區區委副書記、區長鬍榮,藍城集團總裁許峰,藍城小鎮研究院院長鬍劭平及業內人士近千人出席。

當晚7時許,藍城北中國首屆小鎮生活節正式啟幕,活動共分為相遇、心願、藍圖、生活等四大篇章。一曲古雅的《美好詠流傳》開場,寓意了藍城營造美好生活的使命。

選擇下花園的

三個理由

“隨著2019年京張高鐵通車、2022年冬奧會舉辦,加上特色小鎮的崛起,下花園區的魅力日益受到更多人青睞。”胡榮在現場暢談了下花園規劃發展的未來新藍圖,並在致辭中對藍城集團營造北中國小鎮表示了肯定。

下花園區東距北京120公里,西距張家口市區60公里。境內“山、丘、川、灘”四大地貌共存,雞鳴山、玉帶山、燕洞山三山鼎力,遙相呼應;戴家營河、洋河、東河三河並流,匯流後入永定河。

截至目前,下花園正在建設的特色小鎮包括:國家綠色能源示範小鎮、下花園藍城小鎮、中國四方館麥客鎮、北京北花園冰雪小鎮、紅酒養生特色小鎮、北大金秋特色小鎮、下花園金融家小鎮、京北高鐵文博小鎮等10多個特色小鎮。

其中,藍城小鎮位於張家口的下花園區,緊挨著雞鳴山的3800畝田園風光,建成後將具備頤養健康、現代農業、休閒旅遊三個核心功能。

從美國、日本社會的都市化趨勢來看,在城市化率超過70%時,出現了一種典型的逆城市化趨勢,而承接大城市人口轉移的逆城市化的主要載體就是衛星城和小鎮的聚落形態。

藍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也發來了視頻問候。他說,以北京桃李春風項目為載體,藍城對小鎮開發和生活營造給予了美好期許。

“通過小鎮的營造和服務,人們創造一種美好生活可能性,實現大同世界的理想圖景,打造飄落人間的天堂。”許峰表示,帶著從江南到北國一脈同源的初心,藍城構建北中國小鎮生態圈,通過理想小鎮,實現南北溫暖對話。

胡劭平表示,下花園有便捷的交通、清新的空氣以及藍城小鎮特有的生活,這正是藍城集團選擇下花園的三個理由。

在此次活動中,北桃生活設計委員會宣告成立。小鎮的核心是生活,而家人是小鎮永恆的主人。北桃生活設計委員會將遵循“所有人為所有人服務”的原則,在小鎮的每一個生活細節、每一個成長方向,都將由藍城與家人一起精心設計,形成“眾籌、自治、共建、分享”的新型自治的管理模式。

產業讓小鎮

更有活力

所謂特色小鎮,與傳統的市鎮相比具備哪些特點?

據業內人士介紹,特色小鎮並不是行政區劃意義上的一個鎮,也不是前些年流行的那種產業園,它其實是一個資源集聚平臺。平臺上包括人口集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不僅是對原有居住環境和產業的整合升級,更是對區域未來發展的一個科學謀劃。

與傳統的產業園相比,二者都關注產業發展,強調經濟的集約型。但傳統的產業園主要以工業製造為主,缺乏生活設施及生活環境。而特色小鎮在注重產業的基礎上,融合了當地的文化內涵、旅遊資源,更加具有多元的發展能力、完善的服務和濃郁的生活氛圍,對人才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此前,烏鎮雅園負責人也表示,小鎮的核心內容是有產業,比如農業、養老、健康,甚至更為核心的科創產業。“產業讓小鎮更有活力,這正是小鎮擁有生命體的根源所在。”

因此,特色小鎮一般都是以特色產業和環境資源為基礎,按照智慧化、互聯網化建立起來的產城一體化的新型城鎮綜合體。發展特色小鎮,既有利於統籌城鄉結合協調發展,又有利於充分發揮城鎮化對新農村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同時,也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有利於破解經濟結構轉化和動力轉換的現實難題。

據悉,宋衛平倡導的小鎮文化,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安放身體,二是安放需求,三是安放心靈。“從具體運作看,小鎮更講究生活的狀態,比如服務、人與人的關係貼得更緊密。需要企業在服務方面,在小鎮居民的組織形態上,注重居住、醫療等生活配套。”前述烏鎮雅園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