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行業地震!國家新聞出版署將調控網遊總量

【摘要】:一位正在等待版號申請通道重啟的遊戲開發人員在朋友圈評論道,“預計到今年遊戲行情不好,但沒想到比預期更壞更艱難”。

文 | 時代財經 黃淑妹

遊戲行業地震!國家新聞出版署將調控網遊總量

今年,遊戲行業的寒冬似乎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

那些苦等版號的遊戲團隊在這個8月沒能等來重啟的好消息,迎接他們的反而是版署將調控網遊總量的“噩耗”。

噩耗傳來

8月30日晚間,教育部官網發佈八部門關於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

在這份正式通知中,國家新聞出版署表示:“實施網絡遊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遊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採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

雖然教育部官網發佈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通知整體與遊戲行業關係不大,但是在版號與文號審批通道雙雙關閉,遊戲團隊苦等重啟的節骨眼上,國家新聞出版署的意見還是觸動了遊戲投資商那條敏感的神經。

8月31日,美股以及A股中與遊戲業務聯繫最為緊密的多家上市公司開盤大跌。截至早間10點30分,網易大跌7.19%,騰訊大跌5.15%,三七互娛、完美世界、遊族網絡等跌幅超過7%,掌趣科技、愷英網絡、巨人網絡、中青寶、崑崙萬維等小幅度下跌。

遊戲媒體GameLook CEO洪濤在《版署遊戲總量調控新政下,遊戲業走向何方?》一文中寫到,“從‘實施’的用詞來看,‘總量調控新政’落地遊戲業將沒有半點回旋餘地,不出意外這項新政將在遊戲產品版號恢復審批之日起正式施行。”

易觀數據分析師廖旭華認同這一觀點,他向時代財經表示,“這則消息不會是‘煙霧彈’,畢竟是發佈出來的文件。只是目前暫不清楚具體是怎麼控制?控制多少?”

在版署還未有進一步明確消息時,聞風而動的版號代理機構已開始在朋友圈內喊出“控制總量了,傳奇版號,一口價200萬,要的趕緊”的話語。

一位正在等待版號申請通道重啟的遊戲開發人員在朋友圈評論道,“預計到今年遊戲行情不好,但沒想到比預期更壞更艱難”。

部分遊戲行業人士甚至在朋友圈內刷起了“管管孩子,救救遊戲”的言論。

衝擊幾許?

從中小遊戲團隊角度而言,這一新政或將對其造成重擊,但是從整個遊戲行業角度來看,總量控制新政、配額制對遊戲市場的衝擊還有待觀察。

在廖旭華看來,版號關閉前,版署每月過審的遊戲絕大部分為棋牌類。騰訊與網易一年也僅有60餘款遊戲上線,其他上市公司預計20款左右。因此,主流市場遊戲體量不大。如果政策最終以整體數量和控制質量為主,那麼對主流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

洪濤亦表示,只要版署總量是基於對行業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的數字,並以剔除不良類型涉賭遊戲、以及低素質遊戲為目的,那麼不僅能兌現總量控制,且確實會加速遊戲業注重版權、創意、精品化的趨勢。

上海木七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VP李峰則告訴時代財經,今後研發精品化更易被髮行大廠綁定,遊戲更注意長線版本迭代及維護;優秀遊戲代理權爭奪白熱化,發行商需要努力提升單款產品效果最大化及長線的運營能力,不能再靠多款產品上架開數據寶箱。

另外,平臺對於參與首輪測試、曝光、首發要求更嚴格,過渡期更多產品衝擊東南亞、港澳臺等華語地區。

對於出海這一話題,廖旭華也有相似觀點,他認為,新政之後,出海熱將加速,遊戲企業擴展海外市場成為必選題。

人心惶惶

早前,時代財經曾報道,在遊戲版號通道關閉的這5個月,市場大約缺失3500款新遊戲,部分版號代辦機構甚至直言有近6000款新遊被積壓。

在這一過程中,中小遊戲團隊處境艱難,部分中小遊戲團隊因產品無法商業化回籠資金而散團。

如今,版署若再對網絡遊戲實施總量調控,那麼對於近百家苦等版號通道重啟的遊戲團隊又將是一拳重擊。

在遊戲行業深耕數年的遊戲媒體人“風賊”告訴時代財經:“版號數量做出控制,首當其衝要‘涼’的可能會是收入偏低的小遊戲和獨立遊戲。”

與“風賊”觀點相同,洪濤也認為,“利空是明顯的,產品總量控制,意味著國內遊戲業產品生態的停滯,這對靠數量取勝的公司而言是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同時對中小公司而言、如果不能摸清楚未來版號審批的標準,這類小企業的遊戲產品的商業化將變得遙不可及,進而導致創業生態的崩潰。”

“風賊”還認為,未來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版號資源,遊戲團隊或將會把遊戲做得更加重度,付費陷阱將更多。同時,套用、借用、挪用版號的問題會持續爆發。

“規避版號問題的公會渠道和私服渠道或將成為中小發行的無奈選擇。”

從遊戲團隊角度而言,無論是版號重啟還是控制總量,其都需要及早佈局,做好預案准備。因為,未來,其所面臨的挑戰並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分析師提及的出海,以及部分遊戲分析師建議的小遊戲、AR、VR遊戲領域或許也能成為遊戲團隊未來考慮的方向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