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庫門到商品房,100多年來上海房子經歷了什麼?

法國作家杜拉斯在《情人》裡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地來告訴你,和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容顏”。過去,就像是我們心中那副備受摧殘的容顏,尤其在懷舊風潮大肆滋長的時代,這幅容顏更加令人覺得特別可愛!

從石庫門到商品房,100多年來上海房子經歷了什麼?

早在17世紀就有研究指出,懷舊的主要內容是思鄉,懷念過去家鄉的風景、建築、人文、味道甚至一草一木,隨著年紀的滋長,這種情結就越發嚴重。懷念從前拍照用的菲林、懷念打穿玻璃窗的木彈弓、懷念冰室裡做絲襪奶茶和喜士多的大叔......而隨著上海城鎮化的進程,住房的變遷,不少過去的事物都消失了,過去的也僅剩下懷念罷了。

從石庫門到商品房,100多年來上海房子經歷了什麼?

王家衛曾說過: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今天,小編就在本文中為大家梳理一下100多年間,上海住宅都經歷了哪些變遷,希望或多或少能為懷舊的讀者帶來一絲絲慰藉!

開埠之後,外商進駐,弄堂雛形初現

在弄堂未進入上海之前,江南水鄉的民居多為庭院式,小橋、流水、住宅、碼頭,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獨特的南國水鄉風景畫。

從石庫門到商品房,100多年來上海房子經歷了什麼?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上海被闢為“通商口岸”,外國人被允許在此居住、經商,於是有了租界,上海也成為遠東地區知名的國際大都會。太平天國起義迫使江浙一帶大量地主、鄉紳、富商、官僚紛紛攜眷湧入上海租界尋求庇護。

從石庫門到商品房,100多年來上海房子經歷了什麼?

大量的人口湧入上海,導致地皮價格高漲,也極大的刺激了上海的房地產經營活動。大多數外商很快將商業和興趣轉移到房地產經營中來,比如著名的沙遜、怡和、太古仁記。

自19世紀50年代起,外商們仿照歐洲聯排式住宅形式,建造了一批成本很低的木板房屋,向上海的華人出租。這些出租的木板房以某某“裡”為其名稱,是上海弄堂的雛形。

從石庫門到商品房,100多年來上海房子經歷了什麼?

但這種簡易的木板房因為易燃且不安全,不久便被租界當局取締。19世紀70年代改用磚木結構,設計了上海獨有的石庫門裡弄,這種群體集居的居住方式成為後來上海住房的主要形式。

民國時期,多元而繁榮,新式裡與花園洋房湧現

到了民國時期,各式各樣的高層建築開始逐漸出現在江南的許多城市中,而被西方稱之為“冒險家樂園”的大上海則是這其中的典型。

1911年之前,上海的最高建築是6層。1928年修建的沙遜大廈(今外灘和平飯店北樓)是上海第一座10層以上的大樓,高度77米,這之後,住高樓成為大上海的新時尚。沙遜大廈建成後的短短几年間,上海又先後湧現出28幢這樣的高層建築。

從石庫門到商品房,100多年來上海房子經歷了什麼?

這一時期,萬國建築群基本成型。在這裡,可以看到新古典主義的原匯豐銀行大樓,折衷注意的沿江海關大樓,文藝復興形式的和平飯店南樓和帶有中國傳統符號的中國銀行大樓。思想意識形態的多樣性帶來了建築的多元化,這一時期是上海建築巔峰時期,創新時期,也奠定了海派建築的基調。

而隨著西式高樓的興建,市民住宅也有了新的變化。從20世紀20年代起,上海的民宅開始從平房向空中發展,出現了一種兩三層的新式里弄住宅。

與過去的舊里弄相比,新式里弄在房屋的使用功能上也有了明確的劃分,有臥室、浴室、廁所,還有煤氣灶,宅前留有綠化園地,里弄的寬容可容車輛進出。有錢人家住花園式里弄,富裕的人家已經在黃金地段仿效外國人修建花園式別墅。

從石庫門到商品房,100多年來上海房子經歷了什麼?

張愛玲曾經說過:有人發了財,就到西郊買地蓋別墅。30年代,洋行、四大家族、民族資本家不約而同將家族別墅建在了西郊。宋子文公館、白崇禧舊居、姚有德的姚氏花園、孔祥熙的孔家花園、沙遜別墅.......這一時期的上海,不少歷史名流爭相登場,留下許多經典的回憶和熱情的歌頌。

戰爭年代,上海成為孤島,近代民居到了繁華尾聲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淞滬會戰之後,日本軍隊擊敗中國軍隊,武力佔領了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區,上海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內的半個上海公共租界經歷了長達四年多的孤島時期。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對英美宣戰,隨即日軍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本佔領直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1946年中華民國政府軍和中共領導的解放軍爆發大規模內戰,1949年,解放軍佔領上海,同時對上海實行軍事管制,在此期間,大量人員、資本和機構撤離上海。

從石庫門到商品房,100多年來上海房子經歷了什麼?

戰爭和炮火給上海建築帶來空前災難,重大的建築工程也處於停頓狀態,至此,上海近代建築走到了尾聲,民居的創新與改善也停滯不前,仍舊是里弄、洋房與別墅。

解放後,工人新村成為上海民居主旋律

舊上海原本就是中國的工業中心,解放後,在蘇聯模式的影響下,上海工人數量連年增長,其中僅紡織工人就有四五十萬之多。而50年代國民經濟恢復初期的三年,上海房屋建築結構大多是磚木結構,少量為鋼混結構,工人居住環境非常糟糕。

1950年,根據中央指示,時任上海市長的陳毅指出:“目前經濟開始好轉,必須照顧工人的待遇和福利”。在此背景下,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應運而生。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從1953年開始,又陸續新建了鳳城新村、鞍山新村、控江新村、嶗山新村、玉田新村等工人新村。

從石庫門到商品房,100多年來上海房子經歷了什麼?

工人新村既不是歐洲式的街坊,也不是老上海的傳統里弄,而是郊區型花園式的居住區,是政府主導下的大型集體民居建設工程。此後,在上海乃至全國都開展了一場大規模的工人新村建造活動,這批住宅後來被稱為老公房。

這時期的工人新村,多為2-3層的磚木結構,後來逐步發展為3-4層的混合結構。這一時期,還建造了一些影劇院、文化館、學校、具有較高裝飾建築水平的中蘇友好大廈(今上海展覽中心)。

70年代開始,又陸續建造了較高層數的住宅,如康樂路12層住宅、漕溪北路6幢13層住宅是較先建成的高層住宅。最具代表性的工人住宅是建於1973年的金山石化新村和建於1978年的寶鋼新村,不但有工人住宅建築,還興建了影院、醫院、賓館等一系列配套設施,滿足工人和廠區的需要。

改革開放後,上海住宅從計劃走向市場,迎來了商品住宅繁榮時期

1980年1月1日,中國第一份合作建房合同在深圳誕生,1980年也成為中國房地產業突飛猛進的一年。在實行計劃經濟配給制的年代,並不存在“買房”的概念,直到1980年代,“買房子”、“商品房”才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上海最早可以購買的住宅,是復興公園附近雁蕩路上的雁蕩大廈,當時的投資方是一個香港商人。這是上海第一個批租土地建造的華僑房,專門賣給歸國華僑,而且要求以港幣、美元等外幣購買,非華僑不能購買。之後,上海又出現外匯房。上海有不少人雖不是華僑,但有海外關係,手裡持有一定的外幣,外匯房即是賣給這些人的。

從石庫門到商品房,100多年來上海房子經歷了什麼?

康健新村也是上海民用住宅從計劃走向市場的一個例子。80年代國力增強,於是上海要建造一批新型社區,康健新村就是一個代表。原本這個住宅小區只供教授、醫生等專家居住,後來在市場經濟的氛圍下即成為商品房,可供市民購買使用。

此後,房地產市場開放,“商品房”、“買房”逐漸就走入了上海市民的生活。

以上為正文,來自“上海房產薈”,預知更多信息,可關注上海“上海房產薈”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