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的生活有什麼不對?

“三杯兩盞淡酒”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舒心安然沒有什麼壓力,這種安逸的生活,我們都很嚮往,這就說明安逸的生活本身沒有什麼不對。

安逸的生活有什麼不對?


但是安逸的生活是有條件的。

《上帝也瘋狂》這部電影很讓人震撼,影片開頭說:“這裡看起來像人間天堂,卻是世界上最奇怪的沙漠。”這裡生活的是布希人,他們在“伊甸園”裡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著,與世無爭,與自然相處和諧。如此安逸的生活,卻被飛行員扔下的一個玻璃瓶打破了。他們認為這是上帝和他們開玩笑,甚至高度認為這個玻璃瓶是不祥之兆。玻璃瓶成功地激發了他們的嫉妒,引起了他們之間的戰爭。安逸的生活讓他們逐漸邊緣化,跟不上社會的飛速進步。就這樣一個普通的玻璃瓶,他們都不認識。

安逸的生活有什麼不對?


你可以選擇安逸,但條件是讓你永遠無知。

舒服是留給沉眠於土地的人選擇的,安逸是留給功成名就的人選擇的。功成名就的人,年輕時不會選擇安逸,否則他就是現在的你。

我說我想成為馬雲,你說世界上能有幾個馬雲?

馬雲曾經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做了六年的老師,每月的收入很穩定,也非常受學生們的愛戴。可他的骨子裡就帶著“不安分”,1995年,他執教的第七個年頭,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辭職。他的人生走上了“更有意思的事情”的路途。

馬雲說能夠成為老師是他這一輩子最大的榮幸,但他也沒有選擇這條一眼望得到未來的路。

你我可能成不了馬雲,但是在這個該努力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的生活,可能我們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年輕時你選擇了安逸,在未來都會找回來的。不停的奮鬥,不停地前進,很累。但在這過程中,你會變得更加優秀,更有底氣。

這才是你能選擇上真正安逸生活的先決條件。

小劉研究生畢業後,家裡人想要自家兒子考縣上的公務員,安穩,不用擔心丟飯碗。在政府工作了兩年的科員,他受不了這種過於安逸的生活,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絕的辭掉了現在的工作。

他想起他上學時經常大早去買包子,這幾年無一例外,同學還經常嘲笑他長成了“包子”。

他就從包子下手,兩年的積蓄開了一家包子店,掙到了一筆錢,他又拿錢開了兩家連鎖,但是因為管理上出現了問題,最終失敗了。

即使失敗了,他也不氣餒的說:“與安逸的生活相比,我更願意去嘗試挑戰。”他開始早起晚歸的研究包子,拿著幾張商業計劃書四處奔波,開始找投資人。

從起初沒人願意聽,到逐漸有人感興趣,最後終於有人投資小劉的包子鋪。

安逸的生活有什麼不對?


真正安逸的生活本身沒有什麼不對,但你我還沒有選擇過這種生活的資本。

如果現在的你,既年輕,又選擇了安逸,那就得居安思危了。試著從安逸的環境中跳出來,人一輩子總是要任性幾次的,不然活不出自我,也會缺少許多樂趣,難道不是這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