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加剧,农民工劳动力将大大减少

智慧化城市的根本就是完成人类理想中的空中阁楼,让科技服务于人类,但是,在实现智慧化城市的前提下,是不能把城市基本的基础设施、基本的产业格局,包括人、土地各种要素配置不按照城市规划现代化要求的基本条件来进行改造,这样就会本末倒置,就会影响了社会上大部分劳动群体的利益。

城市化加剧,农民工劳动力将大大减少

在中国只会城市国际博览会上,重庆市原市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表示:当前,制约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城镇化率刚过了60%,国民经济的人口红利却已逐渐淡出,劳动力处于紧张,很多城市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造成这个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2.8亿多的农民工没有真正地市民化。农民工一般到了45岁以上,城里的企业就不招聘了。农民工有效的工龄损失一半,所以中国的城市化让农民工损失了50%的劳动力的生命,没有充分利用这个工龄,所以中国城镇化还没有到60%,劳动力已经紧张了。全世界一般来说是城市化力到了70%以上有一次拐点出现,劳动力开始紧张。

城市化加剧,农民工劳动力将大大减少

智慧化城市涉及物联网领域,是未来信息化城市发展的方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城市运行系统的互相联系,从而实现更高效和智能的城市生态系统。推进智慧化城市的建设,好处是大家共享的,不但可以提高整体的城镇化质量,还可以在管理上面更方便清晰,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最后再以城市带动农村,一起走向致富道路,走向新时代。

什么电子产品,人工智能家居等等一系列智慧化的产品和服务应用于市场后,城市也需要吸一口人工智能的精气,慢慢调整自己的脉络,将线下的城市系统整合成线上的网络城市系统,那么管理城市、治理城市、规划城市和发展城市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城市化加剧,农民工劳动力将大大减少

任何东西,只要拥有了智慧,就会拥有灵力,就像最初的机器人,只会重复做着一件事情,程序是被程序员写好的,没有一点点智慧,但是现在的机器人就不一样了,拥有一点点智慧,能随机应变,能对你的回答做出自己的判定,甚至在综艺节目的人机智慧大战上,还可以取胜高智商的人类。这样看来,人工智能还可以超越人类大脑的智慧,达到一定的高度。既然有现成的例子,那么,把这种智慧运用到城市系统中去,也是可以做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是,在人类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以忘记最开始萌生这种想法时的初衷,在发展的时候如果损害了现有的社会劳动关系,那么这样的发展是不值得推广的。

城市化加剧,农民工劳动力将大大减少

如果从基础性根本性层面思考智慧城市建设,要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在城市的功能定位、人口、土地、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就业岗位等五个方面的要素供给上按照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土地跟着人口和产业走的思路,做好五个方面的结构性平衡,即城市功能定位的平衡、人口供给的平衡、土地房屋的供应平衡、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平衡和产业布局的平衡。

做好了准备工作,再去创建智慧化城市,那就不会出现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的现象了。所以,城市化建设一方面是好事,但是一方面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隐形问题,我们要以最有效的方法和最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一次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