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十棟樓房的土豪,卻在地攤賣12元的鴨肉飯!

家裡有十棟樓房的土豪,卻在地攤賣12元的鴨肉飯!
家裡有十棟樓房的土豪,卻在地攤賣12元的鴨肉飯!
家裡有十棟樓房的土豪,卻在地攤賣12元的鴨肉飯!

近日,一位飯店老闆火了,因為一份鴨肉套餐飯他只賣12元,自稱“掙得少,生活卻很開心”。然而,他又表示,自己有10棟收租的房產,不必靠飯店賺錢。

開飯店並不輕鬆,圍觀的網友不能理解他有錢之後為什麼還願意做這麼辛苦的事情,不能理解他的開心來自哪裡?對於網友說,理解這件事就好比讓他們看著比爾·蓋茨選擇住在貧民窟一樣讓人匪夷所思,其實這是很常見的以己度人,混淆主客體邊界的現象。

一個人如果心理發育得比較完整,會形成個人特有的穩定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的人對於自己選擇什麼,堅守什麼,有非常清晰的認識,背後支撐這種穩定觀念的是一個人的內聚性自體。具有內聚性自體反映在言行上就是我清楚我是誰,我知道我這一生要怎樣度過,我知道我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一個人核心的內聚性自體的形成與這個人是不是有錢一點關係也沒有,它得益於早年的重要他人有沒有在成長過程中賦予他這種功能。具備這種功能的人,可以駕馭自己擁有的外物而不被外物所侷限,享受生活,享受當下,就像這個賣烤鴨飯的老闆。一些圍觀者感到不理解,本身就是內聚性自體不足的表現,他們看到類似事件,感受到的是別人的行為衝擊了自己的價值觀甚至是信仰,其實連自己信仰什麼都不知道。

當然,先天內聚性自體的不足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與建設獲取,我們可以學習以開放容納的心態去吸收外部有用的信息,完善自我人生觀與價值觀的不足。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