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补要来啦!6省份率先落实事业单位公车改革!

我们心心念念的公车改革、车补终于要来啦!话说公务员车改早已在几年前就完成,车补也拿了几年,而我们只要羡慕的份!我们也希望早日能拿车补,外出办公可以报销!近日,小编收到消息,已有6省份率先落实公车改革,发放车补。

车补要来啦!6省份率先落实事业单位公车改革!

近几年来,我们在网络上,或多或少听到一些地区开始实施公车改革消息,到2018年也是事业单位公车改革非常关键的一年,目前已经有六个省份率先完成,包括青海省、湖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广西省、江西省。莫要着急,改革总会有先后,已有单位开始,其他地区的改革还会远?

延伸: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大致会按照以下方式开展。

一、适用范围:所有未参公的事业单位。

二、参改人员:所有在编在岗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三、车辆改革原则: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特种专业技术车辆。原则上副厅级以上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可以保留公务车辆,其他需要保留的要经省车改办审批。特种专业技术车辆是指应急通讯、医疗救护、新闻转播、科学考察、技术勘察、检疫检测、环卫清洁等特定功能的物事专业技术用车和必要的业务用车。

四、交通补贴。按照公务员车辆补贴标准,原则上以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为主,严格控制交通补贴发放,避免福利化倾向。选择实物保障工作用车的,本人不得领取公务交通补贴或者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五、车辆处置:取消的车辆,由国有资产部门统一规范处置,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由经过公开招标确定的车辆评估、拍卖机构公开处置,所得收入按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六、司勤人员:在册正式司勤人员采取竞聘上岗、综合择优等方式确定聘用人员,其它落聘在编人员,立足内部消化、多渠道安置等方式,不得将其简单推向社会。解除、终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临时工司勤人员,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做好经济补偿等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七、车辆保障:一般公务用车由机关事务管理局或公车管理局统一调配,同时采取社会招标服务的方式,弥补公务用车不足部分。

唯一的变数是医务人员和教职工,是按管理人员参改,还是全员按比例发放交通补贴,至今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毕竟公车改革是为了节约公用经费,必须保证9%以上的公用经费绝对减少额,而不是全民涨工资的福利待遇。

事业单位资料分析解题技巧

在学习资料片分析比较方法的时候已经学习过观察比较法和同位比较法。但是经过实际做题很多人会发现,有些题目,使用观察比较法或是同位比较法很难快速的比较出来。那么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比较方法,那就是差分比较法,这种方法是观察比较以及同位比较法的延伸。

先了解一下差分法的应用环境。在a/b的题型当中,相同位置变化幅度比较接近的比较大小题目,适合用差分法。

例:433/877、347/715拿到这两个题之后,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能不能通过观察解决,那么可以看到433的2倍是866,略小于分母877。所以这是个略小于50%的分数。另外一个,347的2倍是694,同样略小于分母。所以后面这个也是略小于50%的,那么通过观察,无法比较出大小。

其次用同位比较法来尝试,先看两个分子,347与433相差了86,用错位加减法来衡量,相当于34的2倍还多一些。再看分母,715和877相差了162,也相当于71的2倍还多。此时分子分母具体变化的幅度哪个大仍然是不好观察。所以对于这类题目,就要用到今天所学的差分比较法。那么来看看差分比较的方法和原理,回头再解决这道题。

先观察刚才的两个分数,会发现分子分母这四个数字都大于0,而且还存在着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大于后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也就是433大于347,877大于715,在这里注意到分子分母大小关系同向,因为如果异向,就可以通过观察得出结果。那么针对于这种形式的题目,我们首先把两个分数按照左大右小的顺序写下,再用分子分母同时做差,大的减小的,分子之差做分子,分母之差做分母得到一个新分数86/162。在原来的两个分数之中,433/877分子分母的数字都比较大,所以叫做大分数,注意是数字大而不是数值大,数值大就无需比较了。同样347/715就叫做小分数。在这三个分数之中,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呢?用数量当中溶液的模型来分析。

现在假设有两瓶溶液,第一瓶当中有溶质347克,溶液715克。那么该溶液的浓度就是347/715。另外一瓶有溶质86克,溶液162克。那么该溶液的浓度就是 86/162。现在把这两瓶溶液混在一起,溶质就变成了347+86=433克,溶液就变成715+162=877克。那么混合而成的新溶液浓度就变成了433/877 。我们都知道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在一起之后,形成新溶液的浓度一定介于原来的两者之间。所以这三个分数大小关系中,大分数433/877一定是最中间的。

之后我们可以用新分数,与小分数或者大分数做比较来确定三者关系,但这里我们更建议的是用新分数和小分数做比较,因为这两个是三者之中最大和最小的,两者差距比较大,相对容易比较。但是也有例外情况,比如新分数和大分数分子分母某个位置相近,但另外一个位置相差较大,比较起来非常明显的时候,也可以让这两个做比较来确定三者关系。那么我们应用这一点,用新分数86/162和小分数347/715比较,很明显前者大于50%,后者小于50%。那么86/162就是三者之中最大的,大分数433/877在中间,347/715就是三者之中最小。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到我们的做题步骤第一是把两个分数按照左大右小的方式列出来,第二是分子分母同时作差得到新分数,新分数写在大分数的左侧,保证大分数永远在中间。第三是用新分数和小分数或者大分数做比较,确定三者关系。这在三个数中,不等号永远同向。

以上就是关于差分比较法的全部内容,最后把差分法的特点做一下总结。首先回忆做题的过程,刚才都是差分之后,通过观察或者同位比较的方式最终来解决问题。所以差分是手段,是过程,不是最终目的,最终仍然要使用观察或者同位比较的方法。其次,再看同位比较与差分一样,都是相同的位置做比较,同位比较比的是变化幅度,算的是乘除法关系。差分是通过相同位置作差得到新分数后,用新分数和另外的小分数做比较,在这时我们既可以横向相同位置比较,也可以纵向通过观察的方式比较。也就是说差分法在同位比较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比较维度。第三,我们可以看到,差分法可以多次作差甚至无限作差,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分数之间的差距,最终成为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出大小关系的题目。

事业单位资料分析是必考的题型之一,资料分析中常考的概念有增长,比重,倍数和平均量,但是除了这些常考的概念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就是对外贸易额,即进出口贸易额,它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同学们了解对外贸易额的概念在资料分析中还是不够的,还需了解的三个概念有贸易差额,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这三个概念,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了解下这三个概念吧。

首先贸易差额指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比如2015年我国进口总额为12345万亿,而出口总额为23456万亿,我们就可以求出2015年我国贸易差额=23456-12345=11111万亿,这就是简单的贸易差额公式的应用。

其次贸易顺差,我国也称它为出超,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即贸易顺差=出口额-进口额。

再次就是贸易逆差,我国也称它为入超、赤字,表示在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即贸易逆差=进口额-出口额。

同学们理解了各个概念,现在我们来看一个例题来应用一下吧。

例如《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年货贸进出口总额28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求2009年进出口贸易顺差是多少亿美元?此题根据上面学习的贸易顺差=出口额-进口额,以及以前我们学习过的公式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就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15779/(1+31.3%))-(13948/(1+38.7%))。

最后以上就是进出口贸易这一概念概念中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基本含义和基本公式,希望同学们都能牢记于心,并且能够结合之前我们学习过的增长,比重,倍数,平均量的概念灵活应用,并且快速解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