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語言2 生活中常見姿勢(上)

摘絨毛

如果一個人對別人的觀點或者態度持有反對意見,但又不願意直言,不願意坦率直言而會利用某些手勢表達自己的感受。或許這些肢體語言看起來與談話內容毫不相干,但實際上,它恰恰暴露了當事人有所保留的態度。

這位假裝在摘絨毛的人,通常會雙目低垂,與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看似漫不經心地做著無關緊要的小動作。從自己的衣袖上摘去並不真正存在的絨毛,就屬於這樣的肢體語言。而這樣的小動作正是通常用來表達反對態度的信號

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對摘絨毛的朋友攤開手掌,誠懇地問他,“你是怎麼想的呢?”或是,“我感覺你對這個問題持有不同的意見,方便告訴我你的想法嗎?”然後,把你的後背貼在椅子上,舒展雙臂,手掌置於身體前方,靜靜地等待他的回答。

假擁抱

當兩個人互相擁抱時,他們在鬆開臂膀前會輕拍對方的後背,在大部分旁觀者眼中,都被默認為是親近友善的表示。

肢體語言2 生活中常見姿勢(上)


可是事實恰好相反,如果你跟一群朋友會見某個你並不熟悉的人,其他人都跟這個人熱情擁抱,以至於你不得不勉強效仿時,你很可能會在跟這個人擁抱之前,就已經伸出手去輕拍對方的後背。

打對方肩膀的方式來打破僵局——也就是逃離那誠摯得令人窒息的擁抱

在職業摔跤選手在比賽時也會使用輕拍對手後背的動作,提醒對手結束擁抱的姿勢,以便打破扭成一團的僵局。

頭部動作

一般而言世界大多數國家點頭表示是的,一種肯定的表示。而在中國和日本,點頭的動作未必意味著“是的,我同意你的觀點”,它往往只是表示“是的,我聽到了你所說的話”。

點頭的頻率能夠顯示出聆聽者的耐心程度,緩慢的點頭動作表示聆聽者對談話內容很感興趣

另外,如果聆聽者每隔一段時間就向說話人做出點頭的動作——每次做這個動作時點頭次數以三次為宜——就會激發說話人的表達慾望,能夠讓他比平時健談三至四倍。

肢體語言2 生活中常見姿勢(上)


在建立友善關係、贏得肯定意見與協作態度等方面,點頭的動作無疑是絕佳的手段。在跟別人談話時,不妨在每句話結束前添上一個反問短句,再次肯定自己的觀點。

例如,“難道不是嗎?”“你應該也是這麼想的吧?”“這難道不對嗎?”或者“相當公平了吧?”這樣邊說邊點頭,聆聽者就會和你一起做出點頭的動作,於是他的內心由此產生積極的情緒,從而使他很有可能贊成你的意見。

抬頭時如果把頭部高高昂起,同時下巴向外突出,那就顯示出強勢、無畏或者傲慢的態度

頭部傾斜把頭部向一側傾斜是一種順從的表示,因為這個姿勢不僅暴露出人們的喉嚨和脖子,還會讓人顯得更加弱小和缺乏攻擊性。

廣告畫中歪著頭的女明星也是歪著頭的男明星的三倍

低頭壓低下巴的動作意味著否定、審慎或者具有攻擊性的態度。

老師說哪位同學知道答案的請回答下問題,下面鴉雀無聲,你會看到大多數同學會採取鴕鳥策略來回避問題。

通常是低頭聳肩低頭弓背的姿勢,努力讓自己顯得更微小,以免引起注意。會在老師經過的時候縮著肩膀,努力讓自己顯得更弱小和不太引人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