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52天的遼瀋戰役,國民黨軍先後投入60餘萬兵力,還是失掉東北

在歷時52天的遼瀋戰役中,參戰部隊為東北野戰軍的2個兵團部、12個步兵縱隊、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東北軍區所轄獨立師、騎兵師等部隊,共計70餘萬人,另有各級地方部隊及補訓部隊約30萬人。國民黨軍先後投入兵力共有5個兵團、16個軍、51個師(旅),連同特種兵、保安團隊共約60餘萬人。最終,東北人民解放軍取得了勝利。

正確分析東北戰局形勢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中央依據形勢的變化,及時確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從關內各根據地抽調大批幹部和部隊開赴東北,接收日、偽軍投降,併成立了中共中央東北局和東北人民解放軍領導機關,領導東北廣大軍民開展保衛和建設東北的工作。

但是,蔣介石統治集團此時卻不承認中國共產黨在東北的地位和力量,他們在美國的支持下,一面要求日本侵略者及偽滿洲國的殘餘勢力“維持”東北,一面緊急調動軍隊向東北大舉進攻,妄圖建立國民黨反動派在東北地區的反動獨裁統治。

面對當時的形勢,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指示,一方面積極組織力量抗擊國民黨軍隊的進攻,一方面為建立鞏固東北根據地而積極開展工作。從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東北人民解放軍先後進行了山海關保衛戰、秀水河子殲滅戰、本溪大窪作戰、四平保衛戰、鞍(山)海(城)、拉法戰役,重創並遏制了國民黨軍的大規模進攻,為創建東北革命根據地提供了條件。接著,又先後進行了新開嶺戰役、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這些戰役的開展粉碎了國民黨軍“先南後北”進犯東北根據地的戰略企圖,迫使東北國民黨軍由攻勢轉為守勢。

在此形勢下,從1947年5月13日至1948年3月15日,東北人民解放軍連續向國民黨軍發動了夏季、秋季、冬季3次攻勢,共殲敵30餘萬人,收復城市77座,擴大解放區30.7萬平方千米。到1948年3月東北人民解放軍冬季攻勢結束,東北的形勢已發生了根本變化。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已獲得解放。東北人民解放軍也得到迅速壯大,並進行了較長時間的休整和軍政訓練,廣大指戰員的政治覺悟和戰術、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歷時52天的遼瀋戰役,國民黨軍先後投入60餘萬兵力,還是失掉東北

遼瀋戰役全景寫實

國民黨軍在兩年多時間裡,已有57萬人被消滅在東北戰場。蔣介石為擺脫被動局面,曾三易東北主帥,並多次改變戰略方針。1948年1月,衛立煌接任東北“剿總”總司令。他將東北國民黨軍整編為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旅),另有一些地方保安團隊。國民黨軍雖然總兵力仍有55萬人,但已被分割、壓縮於長春、瀋陽、錦州3個孤立地區。由於北寧線一些地域及營口已為解放軍控制,長沈兩點通向關內的交通被切斷,補給主要靠空運,遠遠不能滿足防守和作戰所需,處境十分困難。

蔣介石對東北局勢深感憂慮。他驚呼,東北“各要點相繼失陷,共匪緊逼錦州,瀋陽形勢更形孤立”,“皆成甕中之鱉”。但他又幻想在絕境中“以九死一生之志衝出一條血路”,曾準備採納美國軍事顧問團的建議,放棄瀋陽,打通北寧線,將東北主力撤往錦州,伺機轉用於華北、華中戰場。而衛立煌等人則認為主力一出瀋陽、長春,即可能被解放軍所殲滅,不可輕舉妄動,力主固守瀋陽,加緊組訓新兵充實部隊,待機而動。為此,他多次派人和親自向蔣介石陳述意見。蔣介石也顧慮到撤退長、沈將在軍事和政治上將帶來嚴重不良後果,同時判斷東北野戰軍冬季攻勢後可能入關尋求機動作戰,維持東北目前態勢,可以箝制東北野戰軍不致迅速入關,利於穩住關內局勢,因而同意衛立煌集團在東北“暫保現狀”。總之,東北國民黨軍已處於欲守無力、欲撤難捨的困境。

上述情況表明,在全國五大戰場中,東北戰場的形勢對人民解放軍最為有利。

中央軍委對東北國民黨軍動向極為關注,就如何殲滅該敵的方針問題,同中共中央東北局和東北野戰軍領導進行過較長時間磋商。

歷時52天的遼瀋戰役,國民黨軍先後投入60餘萬兵力,還是失掉東北

遼瀋戰役前國共雙方態勢圖

1948年2月7日,在東北冬季攻勢還在進行時,毛澤東在給東北軍區暨東北野戰軍領導人的電報中就指出,“你們應準備對付敵軍由東北向華北撤退之形勢”,“對我軍戰略利益來說,是以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為有利”。認為東北野戰軍下一步作戰應考慮以主力轉至北寧線,截斷國民黨軍由陸上撤向關內的退路,並在該線尋機殲敵。

4月18日,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軍區暨東北野戰軍領導人林彪、羅榮桓、高崗、陳雲、李富春、劉亞樓、譚政致電中央軍委,提出5月先以半個月時間進行軍事教育和戰術練兵,然後集中兵力“攻長春和打援”的建議。同時,建議華北軍區以主力一部進至承德、山海關地域配合作戰,鉗制範漢傑集團,並強調:“以上是我們對作戰的根本意見。”該電認為,南下北寧線或入關作戰,道路和補給均有困難,而且由於國民黨軍採取集中兵力守大城市的方針,東北主力南下後或者到處撲空,或者遇強敵而無力消滅。故目前只有打長春的辦法為好。

中央軍委、毛澤東審慎地研究了東北局、東北軍區暨東北野戰軍領導人的上述報告,並於22日覆電同意先打長春的建議。但同時指出,“我們同意你們先打長春的理由是先打長春比較先打他處要有利一些,不是因為先打他處特別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難”。5月下旬,東北野戰軍以2個縱隊和7個獨立師對長春進行了攻擊,殲敵6000餘人,佔領了大房身機場。之後,東北野戰軍領導認為:攻城部隊與長春守軍兵力對比不佔絕對優勢,目前即攻長春難度較大。於是,6月5日又就部隊行動問題向中央軍委提出3個方案:一是即刻正式進攻長春,但認為無把握,成功的可能性較小;二是以少數兵力圍困長春,主力到北寧路作戰;三是用2~4個月的時間,對長春實行久困長圍,然後攻城。

6月7日,中央軍委覆電,基本同意第3個方案。根據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朱德的指示,6月15日—20日,東北野戰軍在吉林市召開會議,研究圍困長春的方針和部署,決定由8個師共10萬人擔任圍困任務。在實施軍事封鎖的同時,開展政治攻勢和經濟鬥爭,促使長春守軍糧彈俱困、人心動搖,然後攻城。

歷時52天的遼瀋戰役,國民黨軍先後投入60餘萬兵力,還是失掉東北

衛立煌

反覆磋商,確立遼瀋戰役的作戰方針

7月中旬,東北局常委重新討論了東北野戰軍作戰行動問題。一致認為,長春守敵在10萬以上,設防堅固,如我攻擊長春,又可能遇到由沈、錦北上的20萬增援之敵的威脅,所以打長春帶有勉強性和很大的冒險性;如攻長春不成功,則對今後作戰將產生嚴重影響,因此,“以南下作戰為好,不宜勉強和被動的攻長春”。

20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將上述意見報告中央軍委,並提議:“東北主力,待熱河秋收前後和東北夏季結束後,即是再等1個月,到8月中旬時,我軍即以最大主力開始南下作戰。”22日,又致電中央軍委,建議以華北軍區一部圍攻大同,調動傅作義集團一部主力由北平西進,以利東北主力南下作戰。

7月22日,中央軍委覆電林彪、羅榮桓、劉亞樓並告東北局,同意東北野戰軍以主力南下作戰的建議。

與此同時,中央軍委命令華北軍區以第1、第2(欠第4旅)、第6縱隊組成第3兵團,向綏遠出擊;以華北軍區第2兵團出擊平古路和平張路,以箝制傅作義集團,使其難以向東北大力增援。

這時,東北野戰軍領導人對南下作戰的困難條件仍存在不少顧慮,未能迅速決定並開始南下行動。在8月6日—11日致中央軍委的幾次電報中,他們或則建議由華北軍區部隊先進軍綏遠,以吸引傅作義集團的一部西援,並提出東北主力行動時間,須視楊成武部行動的遲早才能確定;或則強調南下的糧食、道路等困難無法解決,因而出動時間仍是無法肯定。

中央軍委於8月9日、12日覆電,對東北野戰軍領導在上述電報中陳述的一些意見提出批評,強調指出:“你們應迅速決定並開始行動。日前北寧線正好打仗。你們所謂的行動取決於楊成武的行動,這種提法是不正確的。”

根據中央軍委一再強調的作戰意圖,東北野戰軍領導開始擬定南下作戰的具體計劃。9月3日,報告中央軍委:“我軍擬以靠近北寧線的各部,突然包圍北寧線各城,然後待北面主力陸續到達後,進行逐一殲滅敵人,而以北線主力控制於瀋陽以西及西南地區,監視瀋陽敵人,並準備殲滅由瀋陽向錦州增援之敵或殲滅由長春突圍南下之敵。”

歷時52天的遼瀋戰役,國民黨軍先後投入60餘萬兵力,還是失掉東北

東北野戰軍坦克兵在維修坦克

9月5日,中央軍委覆電:“你們秋季作戰的重點應放在衛立煌、範漢傑系統……你們可以在北寧線上展開大規模作戰。在此線上作戰,補給較便利。這又是中間突破的方法,使兩翼敵人(衛立煌、傅作義)互相孤立,因此你們主力不要輕易離開北寧線,要預先涉想繼續打錦州、山海關、唐山諸點,控制整個北寧路(除平津段)於我手,以利爾後向兩翼機動。”

7日,中央軍委再電林彪、羅榮桓、劉亞樓,進一步指出:“戰役部署指揮的適當,作戰休息調節的適當,是決定關鍵。”

經過中央軍委與東北野戰軍反覆磋商,遼瀋戰役的作戰方針終於確立: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首先截斷北寧線,封閉蔣軍在東北,然後運用攻錦打援的手段,爭取將衛立煌集團就地各個殲滅。

根據這一方針,東北野戰軍於9月10日擬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歷時52天的遼瀋戰役,國民黨軍先後投入60餘萬兵力,還是失掉東北

遼瀋戰役紀念館

戰役準備

東北冬季攻勢結束後,東北野戰軍即提出以“大兵團、正規化攻堅戰”作為今後整個軍事工作的總方向。在磋商和制定下一步作戰方針及作戰計劃的同時,為適應大規模作戰要求,中共中央東北局和東北軍區、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組織東北軍民立即著手戰前各項準備工作。

調整編制和指揮關係。為加強部隊的統一指揮,191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改為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併成立了鐵道縱隊和炮兵縱隊。

根據大兵團作戰特點,9月5日,東北野戰軍就作戰指揮關係問題作出了新的規定:遇大規模攻城戰役,由野戰軍擔任戰場指揮;凡兩個以上縱隊一起作戰時,由兵團司令部統一指揮,兵團司令部來不及趕到時,則臨時指定某一縱隊領導擔任戰場指揮;在必要時,野戰軍可直接指揮到師,同時通知兵團和縱隊;野戰軍有時將派人前赴某一戰場協助指導某一戰鬥。這些措施,有效地保證了戰役指揮的集中統一和及時迅速。

歷時52天的遼瀋戰役,國民黨軍先後投入60餘萬兵力,還是失掉東北

在遼瀋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功臣號坦克

進行戰術技術大練兵。冬季攻勢結束後,部隊轉入大規模的整訓。為提高軍事指揮水平,東北野戰軍於3月25日召開了參謀會議,著重對“大兵團、正規化、攻堅戰”問題進行了研究和討論。提出司令部應掌握大陣地攻堅、大縱深作戰的組織保證,確實掌握炮兵及各兵種的協同動作,真正成為有科學頭腦的能幹的指揮機關。四五月間,又召開了由高級幹部參加的為期1個月的軍事會議,著重解決高級幹部對大兵團作戰的認識,具體研究了攻堅戰的特點、縱深戰鬥的戰術和炮兵的配屬使用問題。6月份又召開了訓練會議,部署軍事訓練任務。至8月,東北全軍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練兵運動,從而極大地提高了部隊的戰術技術水平。

後勤保障與支前工作。為適應部隊主力南下作戰的要求,8月,決定將後勤系統劃分為前、後方兩個機關,即東北野戰軍後勤部和東北軍區後勤部,並明確規定了各自職責:野戰軍後勤部由鍾赤兵任部長,領導各後勤分部實施對作戰部隊所需物資的供應;軍區後勤部由李富春兼任部長,負責作戰物資的籌集、加工製作和前運。先後將原東、西、北線3個後勤司令部改為5個後勤分部,將冀察熱遼軍區後勤司令部改為第6分部,劃歸東北野戰軍後勤部指揮。東北地區的58個醫院統一了番號;擴建了汽車運輸部隊;及時發佈了動員人民群眾支援戰爭的指示;先後在前線地區設立了6個供應站、25個供應分站;軍工、郵電等戰線上的職工和解放區廣大人民群眾積極生產武器彈藥和籌集糧食等,從而為決戰勝利提供了雄厚的物資保障。

政治整訓與動員教育。隨著戰役行動的迫近,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譚政於9月7日向部隊發出關於北寧線作戰行動前政治動員令,提出我軍新的作戰行動是“以最大主力南下,向北寧線前進,以奔襲的動作,堅決殲滅分散於北寧線上守備的各處敵人,切斷與摧毀東北敵人與華北的聯繫”,“求得加速全東北解放之早日到來”。“我全軍必須從思想上動員起來,懂得新的行動作戰之重大意義與有利條件”,保持“高度英勇精神,不怕疲勞、不怕傷亡、不怕小的挫折和異常忍受困難、克服困難的精神,以適於連續作戰的需要”。各部隊結合所擔負的任務,深入進行了動員教育。

經過這一階段的緊張準備,各部隊按照東北野戰軍作戰命令,於9月上旬快速隱蔽地向指定地域進發。遼瀋戰役隨即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