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門票價格不能「一降了之」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的相關資料顯示:截至8月29日,全國已有157個景區出臺了門票降價或免費開放措施,“十一”黃金週前,還有157個景區將出臺措施降低門票價格或免費開放。

大眾旅遊時代,景區門票降價或免費開放,是給公眾的重大紅利,遊客數量必然會因之增加。對景區來說,客流量增加是好事,景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隨之提升不說,單就其帶給景區及商家的更多盈利機會,就非常可觀。因為旅遊體驗項目、旅遊產品、特色吃住等,都是景區很好的“經濟增長點”。

不過,相關問題也緊隨其後。門票降價或免費開放了,景區內遊客擁堵怎麼辦?景區內的公廁、停車位等公共設施不足怎麼辦?有經營者在遊客身上打“歪主意”怎麼辦……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景區管理方詳細考慮並及時加以應對或解決的。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不好,景區還可能會招致各方口誅筆伐。這樣一來,景區門票降價或免費開放豈不“好心辦了壞事”?

所以說,景區門票降價或免費開放,並不是“一降了事”就“萬事大吉”,而是一項需要統籌考慮、協同落實的系統工作。比如,景區門票降價或免費開放了,景區客流量預警和疏導要及時跟進,內部公共設施的供給要及時,對景區內導遊、商家的監督監管要跟上,等等。只有各種應對措施及時跟進了,景區門票降價才能降到遊客心坎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