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近期突然出現了很多對於“娘炮”偶像這一風格現象的網絡抨擊,起因是強制觀看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中為孩子加油打氣的“小鮮肉們”,讓人們的關注中心從對強制觀看插入廣告的不滿,轉移到對這些“娘化”偶像的現象的“批判”,那一直在“娘化”邊緣徘徊的時尚圈,是不是在直男眼裡已經病入膏肓了?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偶像的“娘化”現象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但不可忽略的是,目前來看所謂的“娘化偶像”的穿著打扮發展正在勢頭,不論是之前的鹿晗、吳亦凡等流量小生,還是今年被觀眾票選出來的小鮮肉蔡徐坤等,都差不多是這種風格。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而被大眾詬病的“娘氣”,指的就是這些新興偶像精緻的臉龐、黃子韜的眼線(?)、長髮、化妝護膚和注重打扮,被一票票選出來的偶像練習生,排名第一的蔡徐坤也足以證明打扮精緻有肌肉線條的小鮮肉,就是時下最受觀眾歡迎的男性形象,但是你會因為喜歡精緻的“蔡徐坤”而說彭于晏的肌肉變難看了嗎?並不會,中國的消費者不會那麼單一的“專情”,她們可能更喜歡同時存在。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比如這些即使長髮濃妝依舊散發著荷爾蒙的偶像,舞臺與平面表現力都不俗。時下精緻有肌肉的小鮮肉偶像層出不窮,長得精緻和有肌肉總要有一兩個達標,因此也能看出這一屆觀眾現在的喜好,在這個基礎上他們的商業影響力更是不容小覷。而且少年人雖然心智不夠成熟,但也有自己的審美與選擇能力,就算每天看愛國片也不是每一個都會去保家衛國。

“娘化”的帶貨能力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值得注意的是,在CBNData第二季度的榜單來看,蔡徐坤王嘉爾正在顯露個人帶貨潛質,尤其是蔡徐坤是空降多個榜單的前列足以看到他在年輕消費者中炸裂的影響力,甚至在上海消費影響力名列第一。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精緻的小鮮肉偶像對時尚圈也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在他們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注重自己的打扮,並不是邋遢就是男子力,以貌取人原本就是有色眼鏡,注重打扮、尊重伴侶、懂得身材管理、學會承擔責任,這也是需要偶像作為正面形象影響的原因之一。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今年國內男裝市場的發展迅猛,也在側面證明了男性消費者正在覺醒他們的時尚基因,不能說全因為偶像帶貨,但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的效果,女性的審美喜好對周圍男性也有一定的影響作用,“CBNData明星消費影響力2018一季度女性消費者影響力榜”中余文樂(NO.3)、鹿晗(NO.6)、易烊千璽(NO.9)挺進前十,從潮大叔、帥鮮肉到酷少年,各種風格都有各自的群體,而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注重形象,打扮精緻,誰能說余文樂不夠Man呢?

多元化的時裝市場

小鮮肉與硬漢大叔各佔半壁江山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時尚圈的設計作品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明星的穿衣選擇。近兩年的男女裝合併走秀、性別模糊概念下的女裝男穿勢頭明顯,設計藝術原本就沒有一定的界限,就像美學一樣,曾經的唐朝以胖為美,前幾年模特界的“竹竿”美,到近兩年的健身熱活力美,一直都在變化之中。

藝術本身就沒有界限,時裝設計也服務於不同風格的顧客,但是這些我們認為日益“平常化”的時尚圈自由卻與目前的網絡風評大相徑庭,不禁讓人深思。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根據CBNData此前出的消費影響力榜單中看,小鮮肉們確實佔據了半壁江山,但硬漢派的余文樂依舊穩紮穩打,曾經的小鮮肉如今的奶爸陳冠希也名次不錯。各種各樣的不同風格才能構成多姿多彩的文化現象,而他們的穿衣打扮也更加促進了時尚圈的精緻需求。

越發多元化的時裝市場,也需要不同類型的偶像來引導,無論是精緻的小鮮肉、還是魅力十足的大叔,都只是這個市場中的一部分。

時尚圈的包容特性

時尚圈一直都擁有者非常高的包容性,對這種性別邊界的討論也已由來已久,而且以幾十年為週期在不斷地循環。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從幾年前開始,時商圈有很多品牌都宣佈男女裝合併走秀,拒不完全統計就有J.W Anderson、Gucci、Vetements、Burberry、Kenzo、Balenciaga、Vivienne Westwood、Yves Saint Laurent 、Bottega Veneta、Public School、Tom Ford、Calvin Klein,Dsquared2等等。

上世紀三十年代,香奈兒開始將男裝廓形運用到女裝;到六七十年代David Bowie成為無性別的代表,女性穿上聖羅蘭吸菸裝,男性則開始留長髮、穿著印有花朵圖案的襯衣;再到1984年Jean Paul Gaultier讓男模穿上裙子;90 年代涅槃樂隊主唱Kurt Cobain身著裙子和花襯衫...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變性模特Hari Nef在Gucci秀場


隨著時代思想的開放,男生可以留長髮,女生可以短髮,也有很多少數性別人重開始走來世人的眼前,性別的死板印象沒有什麼道理,早在幾十年前,聖誕老人是綠色的,再更早的時候男生代表色是粉色,女生是藍色,隨著時代的變遷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有趣的變化。

《The Prusuit of Happyness》中的小男孩Jaden Smith對於有成見的女性單品,像短裙或連衣裙就很痴迷。這一強烈又叛逆的個人風格以及挑戰傳統思想的著裝行為,加上星二代的光環,很快便在時尚圈活躍起來,這也讓年紀輕輕的他很快得到了 Louis Vuitton 16SS大片拍攝機會。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至於穿著打扮,個人選擇並無對錯,但強求他人遵循個人的想法、甚至用言論辱罵攻擊並不可取。偶像的影響力擔心的點關鍵並不在於他們本身的氣質,到底是文弱少年還是鐵血硬漢,這些都應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商業炒作迎合受重口味被大量造出來的“娘氣”形象,還大規模曝光在社交媒體,改過了其他不同的聲音,這樣的“單一性”與“不真實”有著潛在的危險。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有些人喜歡休閒、有些人穿著正裝會覺得舒適,有些人就偏偏喜歡運動裝。不是每一個人都長的精緻,適合小鮮肉的打扮風格,同理,如果全部的熒幕形象都是肌肉陽剛,這樣“完美的男性形象”給他們帶來的社會期望,會成為大部分並不那麼完美的普通人類的巨大壓力——“如果我不夠強壯是不是不正常?”

時尚圈經過這麼多年發展已經能夠涵蓋形形色色的人,對於偶像產業來說,媒體應該呈現的不同的、真實的形象,男性可以是陽剛,也可以是陰柔,文弱書生與鐵血將軍都各有追求與歸宿。而男裝市場,也必將形成更加豐富的維度選擇,才能真正的稱之為正在開始蓬勃發展。

一直處於“娘化”邊緣的時尚圈,有商業價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