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課堂:簡單易懂,讓你快速了解「去槓桿」

上個月,人民日報發文稱,我國去槓桿初見成效,但目前企業負債率仍然偏高,居民部門加槓桿速度過快,政府部門隱性債務大量存在,因此不能過度解讀去槓桿已經完成,未來一段時間,去槓桿的政策大方向不會改變。

那麼,什麼是“去槓桿”?為什麼要“去槓桿”?

小藍課堂:簡單易懂,讓你快速瞭解“去槓桿”

什麼是“去槓桿”?

瞭解“去槓桿”之前,我們先來解釋一下與它對應的另一個概念——“加槓桿”。

“加槓桿”,指將借到的貨幣追加到用於投資的現有資金上。

簡單點說就是,借錢辦事,利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所以,加槓桿其實就是增加負債。

舉個例子。

你想在深圳買一套價格500萬的房子,你自己付完首付需要的150萬,然後通過小藍優貸順利向銀行貸款得到剩下的350萬。這樣就等於銀行先幫你把錢還上,讓你順利買到房。為了方便理解,我們這裡先不計算銀行的貸款利息。所以,在買房這個事情中,你因此負債350萬,但是你卻用150萬撬動了500萬,成功買上了房子。這就叫做加槓桿——通過借債去擴充資產。

小藍課堂:簡單易懂,讓你快速瞭解“去槓桿”

弄清楚了什麼是“加槓桿”之後,關於“去槓桿”就很容易理解了。既然“加槓桿”是增加自己的負債,那麼“去槓桿”就是減少負債

為什麼要“去槓桿”?

再舉個例子。

小王是一家小企業的老闆,下半年想擴大經營規模,但是現在手頭上只有100萬,這筆錢遠遠不夠。於是他跟A借了200萬。現在總共有300萬的資金了,但還沒達到小王的預期。

於是他向B借款,B看小王有300萬,於是給他2倍的槓桿,借了他600萬。

兩次借款,小王手頭上已經握有900萬的資金。

但是小王還不滿足,繼續拿著這900萬向C借錢,C同樣以2倍的槓桿借錢給小王,這一次得到了1800萬。

前前後後三次借款,小王現在擁有了總共2700萬的資金,終於可以擴大經營規模,大展拳腳了。但是從100萬到2700萬,這中間是高達27倍的槓桿!

如果小王的這個擴大經營規模的計劃能夠實現,那就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但是,加了這麼高的槓桿,一旦稍有不慎,經營失敗,不僅血本無歸,而且那筆鉅額借款的利息,也將成為小王一個沉重的負擔。

小藍課堂:簡單易懂,讓你快速瞭解“去槓桿”

所以,企業加槓桿,經營情況好的話,資金回籠,對企業和金融機構都是一筆賺錢的買賣。但是,一旦經營管理不善,借的錢還不上,出現壞賬,企業和金融機構都要遭殃。

況且,市場很多時候是盲目的,如果企業高槓杆擴大生產規模,生產出來的東西超過實際的需求總量,就會造成產能過剩,浪費社會資源。

因此,當企業的投資生產、居民的消費熱情均比較高漲時,常常伴隨著槓桿率的提升,而槓桿率的提升也使得經濟和金融的脆弱性上升。

當槓桿過高,局部的違約事件容易引發起連鎖的違約效應,造成大量的企業倒閉、資產價格大跌、銀行擠兌破產等嚴重經濟後果,造成經濟或者金融危機。

所以,為了規避風險,同時提高資金營運效率,維護經濟和金融的健康發展,這個時候就需要去槓桿了。

最後總結一下,槓桿是個好東西,但是要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合理的槓桿會產生泡沫,而適度的泡沫是經濟保持繁榮所必需的。

但資本都是嗜血的,過度加槓桿,最終會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小藍優貸,快速辦理銀行貸款(

www.xiaolanyoudai.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