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古塔滿族的冰雪趣聞

寧古塔滿族的冰雪趣聞

寧古塔滿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冰天雪地的東北地區東北部。這裡的年平均氣溫雖然略高於黑龍江省松花江、嫩江流域,但在半個世紀之前,每年有六七個月冰雪期,降雪量也遠遠超過江北與三江地區。可以說,這裡的滿族人及其先世女真人,是生活在冰雪之中,與冰雪為伍的。幾千年的冰雪生活經歷,使寧古塔人對冰雪情有獨鍾,不僅不懼怕冰雪嚴寒,而且摸索積累出讓冰雪為我所用的許多好辦法好經驗。或是利用冰雪進行運輸、狩獵,或是利用冰雪冷藏保鮮食物,或是利用冰雪健身、娛樂。

寧古塔滿族的冰雪趣聞

寧古塔地區冬天冰雪豐富,而且半個世紀前很少有汙染,說冰雪晶瑩、冰潔雪清是一點不過分的。缺水的村屯居民,用牛車把從江河挖出來的大大小小的冰塊拉回家,堆放在屋外,隨用隨加熱化開飲用。化雪飲用更是常事。那時的農家是家家都有大木槽或大盆的,選人畜不經過之處沒落灰(實為少落灰)的雪裝了一盆又一盆,放在屋地上或炕上融化,用來淘米洗菜,洗臉、洗身子、洗衣服、飲牲口。老輩子人都說過,寧古塔的女人好看的多,高鼻樑大眼睛有稜有角,臉盤子俊,連關里人都常說:寧古塔寧古塔,去一個回來倆。娶寧古塔的女人帶回關里人人羨慕。按著寧古塔老輩子人的說法,就是因為寧古塔不僅風水好,冬天的雪都比別處的乾淨,女人們冬天常化雪水洗臉。

應該說寧古塔滿族人是最早發明用冰雪冷藏保鮮食物的。冬天天短,寧古塔婦女們為了節省時間,常常一次做許多面食,或蒸或烙,粘面子的、白麵的、兩摻的(白麵、粘面摻玉米麵)、小米麵、高粱米麵的。在不生火的倉房(存放物品的簡易小房),放一口、兩口大缸,把晾透的乾糧放進去,再用新鮮雪把缸填好,蓋好缸蓋,隨吃隨取。這樣存放乾糧一般可存放四五個月,一直到天氣熱起來。乾糧不散不壞(發酵),而且加熱蒸後照樣新鮮。寧古塔地區多山,自中原南北朝時起,就是聞名全國的東北窩集部。窩集是女真語、滿語中樹木十分茂密的意思。古代史料上也寫作勿吉、烏稽、渥吉等,山嶺縱橫,森林茂密,到處是野獸飛禽。直到一個世紀前狩獵依然是寧古塔人的主業,打獲野獸,獸皮做服裝,獸肉是食物,最初的彼此交換不是主要目的,買賣貿易是清代初期才開始的。獵獲的獸皮多了,獸肉多了,用不了吃不了怎麼辦?寧古塔人由野獸不怕雨淋不怕冰雪而想出了把獸皮、獸肉埋在雪裡的辦法。動物,尤其是豬,冬天是不長膘的,所以每到冬子月(農曆十一月),最遲到臘月中旬,就要把肥豬殺掉。因為要過年吃,所以叫年豬,但離過年還遠,也捨不得過年全吃掉,為了吃的長遠一些,就學老祖宗用冰雪保存。不過這時候寧古塔已不是人煙稀少的時候了,農村山區人多了,小偷小摸的事兒難免。再說家家有貓有狗,還有野牲口,光用雪埋不行,於是留一些豬肉裝缸裡放在倉房現吃。把大部分肉用油紙包好,放在房前屋後用新鮮雪埋好,然後上上下下潑水凍成冰坨子,外邊的冰蓋至少要有一寸厚,貓狗拱不開,人偷也不容易。

大多數六七十歲的東北人,特別是有過農村、山區生活經歷的,都領教過五十年前的風雪或者暴風雪,俗名叫做“大煙泡”。大煙泡在多山多嶺多丘陵地的寧古塔地區,經常造成一種獨特的風雪景觀。風雪如野獸狂吼,翻卷漫天大雪片子、雪粒子,飛砂走石一般。在大地上遇著點坡坡坎坎,就堆積起來,不斷地堆積,雪的粘著力又很強,雪堆越來越大,很快就會平地聳立起一道道小山,寧古塔人叫它雪嶺子。雪嶺子形成得神速。行人萬不可為避風避雪靠牆根停住,不然很快會被風雪陷住,埋住,十分危險。因為暴風不間斷強力吹刮,堆積的雪變得十分堅硬十分結實,上邊的雪殼子甚至跺不破,鐵車輪壓不破。如此險惡的風雪現象卻被聰明的寧古塔人利用起來。

最先利用“雪嶺子”的是滿族獵人,進山打獵一般離家很遠,跟蹤獵物更是滿山轉,常常十天半月在山林裡。過夜避風雪,躲避兇猛的野獸,都需要一個臨時的“家”,儘管山林裡不缺搭個窩棚的樹木野草,但太顯眼不安全,容易受到野獸的攻擊。於是獵人們便選一個最大最結實的“雪嶺子”,用鐵鍬挖出個“屋子”——雪洞能容一兩個人就行。同行人多,分散開,在附近多挖幾個雪屋子,遭到野獸攻擊時便於彼此照應。在雪屋子地上墊上厚厚的樹葉野草做床,洞口用幾塊大雪塊堵住,與沒動過的雪嶺子一模一樣,生人或野獸從外邊看不出裡面有人,夜裡裹著老羊皮襖頭上扣著毛帽子。五十年前筆者同表哥進山住過雪窩子。夜裡幾隻狼在外邊廝打嚎叫,近在咫尺卻沒發現雪裡有人。雪窩子裡雖然不能生火取暖,但比冬天露宿山林不僅暖和更可以安全過夜,這種辦法獵人叫作打雪窩子或挖雪窖。獵物多了,不能全運下山,也可以就地埋在雪窩子或雪窖裡。不過要在雪窩子外做好明顯記號,因為山林裡打雪嶺子的多,樣子都差不多,弄不清楚就白搭工了。

利用雪嶺子抓傻狍子,也有一些趣事。寧古塔的山林裡過去狍子很多,這是一種反應遲鈍的動物,比較容易捕獲。其中有個不用放槍不需費多大力氣,就能抓到狍子的辦法,就是用雪窖活捉狍子。具體做法是選在狍子常出沒的林間空地或山坡,在一道雪嶺子上從上挖出一米長短的洞,有半米深就行。在上邊橫豎交叉架上樹枝鋪上樹葉和亂草,再蓋上一層雪。雪窖搭好以後,在離雪窖十來米的兩側各站三四個人,拉開距離守候。獵手發現狍子後,向雪窖方向轟趕,等狍子離雪窖二三百米時,兩側的人大喊大叫,驚惶失措的狍子見後面兩側都有人,便直向雪窖跑去,一下跌進去,束手就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