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嵩岳寺塔,是世界古建筑中的瑰宝


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嵩山南麓嵩岳寺内。嵩岳寺,又名大塔寺,早先是北魏皇室的一座离宫,后改建为佛寺。现塔院内大雄殿及两侧的伽蓝殿、白衣殿均为清时所建,惟此塔为北魏时物,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中国现存最古的砖塔。

隋文帝仁寿二年改名嵩岳寺,唐朝武则天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嵩岳寺作为行宫。当时楼阁相连,亭殿交辉,盛极一时。据李邕《嵩岳寺碑记》载:"广大佛刹,殚极国财,济济僧徒,弥七百众。落落堂宇逾一千间。"

2010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了嵩岳寺塔。

嵩岳寺 ,著名的历史遗址,在河南省登封市。该塔历经14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

建筑结构:嵩岳寺塔为青砖、黄泥砌筑的15层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十二边形。总高37.045米,底层直径10.6米,内径5米余,壁体厚2.5米。塔的外部,由基石、塔身、宝刹组成。密檐之间矮壁上砌出各式门窗492个。密檐自下而上逐层内收,构成一条柔和的抛物线。塔顶冠以砖质宝刹。


嵩岳寺塔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唯一平面为十二边形的古塔,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无上崇高的地位。图为嵩岳寺塔身局部。

上世纪30年代,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来考察后,在其《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笔记》中说:"后来的唐代方塔,如小雁塔、香积寺塔等均脱胎于此……"图为嵩岳寺塔身局部。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向中央政府开列了一份必须重点保护的文物清单,根据重要程度,梁思成在其前面分别标上五个圈、四个圈、三个圈……而在嵩岳寺塔前赫然标上了五个圈。图为塔内部,在塔底中心向上仰视。

嵩岳寺塔用糯米汁拌黄泥做浆,小青砖垒砌,这种选材及用料在世界上是首创,也是独创。该塔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历经多次地震、风雨侵袭仍不倾不斜,巍然矗立。图为塔内佛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