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濱海灣新區規劃專題報告會舉行,有建議稱可設「香港城」

9月20日下午,“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與濱海灣新區——東莞從突圍破題走向突圍躍升”專題報告會在東莞市會展國際大酒店舉行。此次報告會大咖雲集,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嘉安在會上建議,東莞應把握世界經濟中心轉移、“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破除交通發展瓶頸。

东莞滨海湾新区规划专题报告会举行,有建议称可设“香港城”

此次專題報告會由由東莞市城鄉規劃局、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指導,東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東莞市土木建築學會、東莞市城鄉規劃協會承辦,東莞理工學院生態環境與建築工程學院、東莞經濟與城市發展研究會協辦,聚焦助推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等重大戰略佈局,對話未來。參會人員包括土木建築學會、城鄉規劃協會會員,各鎮街(園區)住建局,各規劃、設計、施工企業相關技術及管理人員等共達200餘人。

報告會上,主講專家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社會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講座教授、研究學院院長、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交通運輸研究所所長葉嘉安先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註冊城市規劃師、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浩先生;教授級高級規劃師、註冊城市規劃師、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總規劃師鄒兵先生。

“隨著珠三角與香港的差距逐漸縮小,以往的‘前店後廠’發展模式還適用嗎?”葉嘉安認為,隨著高鐵的發展,服務網絡逐漸縮小,而2004—2017年東莞的平均月薪已經從307美元上升到930美元,勞動力成本是東南亞或南亞國家的3倍左右。但東莞發展也面臨很大機遇:世界經濟重心從歐美向中國轉移。他建議,東莞要破除交通瓶頸,發展松山湖、濱海灣新區,引領全市發展。王浩、鄒兵則都提出了“香港城”的概念,兩位專家認為,在發展交通的基礎上,在香港的周邊如濱海灣等地設立“香港城”,是香港青年介入內地創新的有效手段。

與會人員認為,東莞濱海灣新區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上的重要節點,擁有得天獨厚的“黃金位置”,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毗鄰港澳,連接穗深,地理位置優越,土地連片且尚未開發,周邊有成熟的工業體系支撐,有自貿區引領,是濱海片區先行區和片區中心。粵港澳大灣區、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工作早已成為熱點,東莞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正向創新型城市全面挺進。

【記者】歐雅琴

【作者】 歐雅琴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