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園街區歷史文化價值大 典型潮汕民居建築可「申遺」

調研後,市政協委員就小公園歷史街區、陳慈黌故居等典型潮汕民居建築群的保護開發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小公園街區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大

小公園歷史街區和潮汕典型古民居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重大,亟需給予高度重視,妥善規劃,保護開發。

市政協委員認為,我市小公園歷史街區形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汕頭建市初期的產物,也是對外開放、海外華僑在家鄉投資建設的具體體現。其建築風格特殊,中西建築因素完美結合在一起;典型的騎樓式建築,規整、美觀、實用;外牆裝飾百花齊放、獨具一格;街區規劃以法國巴黎街區為藍本,以中山紀念亭為中心,呈放射型擴散,條條道路通碼頭,是既方便交通、又適宜經商的典型商埠建築區間,承載著百載商埠的厚重文化。在我國,像這樣成片、規模地保存近代街區風貌的城市還不多見,極具歷史文化價值。還有,在小公園街區內的不少未列入保護的典雅建築,如胡文虎建的兩座大樓,蔣介石、周恩來等歷史名人數次入住過的桂園等,都有著豐厚的歷史內涵,是汕頭埠的標誌,也是華僑愛國愛鄉和重大歷史事件的活見證。這些都需要我們倍加珍惜,予以有意識地保護,通過妥善的規劃,在不破壞整體風貌的基礎上,進行改造開發。

小公園街區歷史文化價值大 典型潮汕民居建築可“申遺”

潮汕民居建築具有開發潛力

潮汕民居建築集石雕、木雕、灰雕、磚雕、嵌瓷、書法、壁畫於一體,是民間藝術之大成;潮汕的“四點金”、“下山虎”、“四馬拖車”、“三座落”等建築風格,既繼承宋朝的“四合院”古代建築群體,又融合潮汕家族制度、移民特色等特點,“京華帝王府,潮汕百姓家”,其規模及工藝絲毫不遜色於諸如徽派民居等其它已經揚名的古民居,現潮汕傳統民居在不少鄉村中還成片地、比較完整地保存著,仔細摸查搜尋,從中應該可以找到一些具有開發潛力的歷史文化資源。

委員們在前美村調研時,深深地被眾多古民居的規模和典雅的外觀吸引住了。大家認為,陳慈黌故居未開發部分的規模比開發的部分還大,且建築風格更為典型,特別是“小姐樓”,更是美輪美奐。但未開發的陳慈黌故居有的被作為工場使用,部分則空置荒廢,十分可惜。目前已開放的陳慈黌故居已在海內外小有名氣,應設法擴大開放面,把未開放的故居一併保護開放利用,真正體現出陳慈黌故居的宏大規模。前美村除陳慈黌故居外,還有建於雍正十年的“永寧寨”及“文園小築”等一批很有特色的古民居建築,也是一筆可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其保護利用工作也應及時提上市、區兩級政府的工作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