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愛情遠嫁,你是不是傻?

1

說起遠嫁話題,我知多少辛酸淚兒遍地灑。

前一段時間,還有個抖音視頻很火,一個遠嫁女每次在婆家受了委屈以後,因為她既沒幾個朋友,又沒親人在身邊,所以只好躲到公園放聲大哭。

感性的人看到這些畫面,即使不是她的親友,也會有些心酸。

但心酸改變不了人生,反思和自省才可以。

正如連嶽所說:“幸與不幸,往往是一個人選擇的結果,它代表了你過往一切理智的總和。

除了意外,人生的真相大抵如此。

同為遠嫁女,我其實一直很想弄清楚,為什麼那麼多遠嫁他方的姑娘,會以“過來人”的慘痛經驗訴說:千萬別遠嫁。

畢竟,好男兒志在四方,那好女兒又為什麼卻要留守故鄉呢?

在和好幾個同樣抱持著“後悔遠嫁”的姑娘聊完以後,我對此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雖然她們的情況各有不同,但都讓我想起了波伏娃的那段話: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不論成年還是小時候,他都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所有姑娘說起自己的遠嫁,居然僅僅是因為愛情。

有了愛情,就不用考慮自己有沒有資本過上真正想要的生活了。

有了愛情,就不用考察伴侶和其原生家庭的關係了。

有了愛情,就不用經營自己的生活圈,打拼自己的事業了。

最後,愛情沒了,一切,就都沒了。

承認自己當初太草率,承認自己婚後成長少,都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就像《紅樓夢》裡的鳳姐抓了璉二爺和鮑二家的奸,沒法打老公,就只好拿丫鬟平兒撒氣。

遠嫁,就成了第一“背鍋俠”。

我問工作室的姑娘們:哪些姑娘不適合遠嫁?

雲舒姑娘說:精神不夠獨立的

這些姑娘習慣性依賴父母、依仗熟悉的關係網,遇到難題,第一反應是找外援幫忙,而不是運用自己的智慧解決。

她們要是嫁得近,出了任何事,孃家人都可以去給她撐腰,受了委屈還可以往孃家跑,可遠嫁的話,一切都要學著自己消化,要是遇上的婆家欺負人的話,就更難自救了。

整天哭哭啼啼,怨聲載道,遠處的父母知道了,心痛難安,還不如乖乖的就在父母眼皮底下。

我部分認同雲舒的話,客觀來說,精神不夠獨立的人,不管男人還是女人,不要說不適合遠嫁了,根本就還不適合婚姻。

實際上,我們的社會,不僅是為人子女者不夠獨立,為人父母者依然如是。

獨立意味著與之前的母體割斷,然後建立一個嶄新的、完整的體系。但更多人既缺乏與之前母體進行切割的勇氣和意願,更缺乏重建一個新體系的能力。

父母們對自己的孩子不放手,所以有“母親以死相逼,不允許女兒遠嫁”;女兒們的婚姻進入了困局,無力脫困,所以有“如果重來一次,我再也不遠嫁”。

誰能反思?誰會反思?

做出遠嫁這個決定之前,有多少理性的衡量?

第一、你要遠嫁定居的那個地方,是不是男方的故鄉?

這一點至關重要。

擇一城定居,不比選一個男人簡單。十八線小城還是大中城市,決定了你以後的生活圈、工作圈大致會長什麼樣子。

小地方,工作崗位就這麼幾個,每個人在食物鏈的地位都是明擺著的,官大半級壓死人,沒任何問題的時候風平浪靜,但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沒地方跑。

能在這種地方,處得到幾個說得上話的好友,也算不錯。就怕風俗不同習慣不同,話不投機半句多。

沒朋友沒事業,大部分希望都寄託在“找了一個對的人”身上,風險係數太高了。

大城市,哪怕是陌生的大城市,除了靠情份的維繫,實力的加持也能讓每個人活得好。

另外如果結婚,男方的父母、親戚離你們有多遠?他們是什麼樣的人,直男癌嗎?講道理嗎?男方媽寶嗎?如果要和這些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你能吃得消嗎?

做決定以前,不要怕多問自己幾個問題,無知者才無畏。

第二、你如何化解婚姻中的矛盾?

不是遠嫁才會有矛盾。

事實上,家庭成員越複雜,越容易產生矛盾。產生矛盾的時候,如何解決才是一個成年人應該思索的問題。

跑到公園痛哭是不是一種解決的方式?

我認為是的,情緒的發洩有利於我們的心理健康。

但絕不是隻有這一種看起來可憐兮兮的解決方式。

硬氣的女人,沒有包子性格。別人打上門了,除了自己躲起來哭,就拿別人毫無辦法。

我認識一個小妹,她和她老公吵架,她老公無意間推搡她在地。她當天晚上就和公司請了幾天假,定好一張飛機票去海南旅行了。後來她老公好聲好氣哄她,和她說對不起。此後,再也不敢輕易和她動手。

我還知道一個遠嫁女,她婆婆控制慾很強,她老公長期不作為,和稀泥,在三番五次溝通無果後,她毅然決然帶著兒子回了孃家,郵寄了離婚協議書。

為了讓老婆回家,她老公只好讓爸媽回老家了。

她們都有一個特點:人狠話不多。

他人煩惱,總比自己煩惱強。“坑”要善於甩出去,不管走到哪裡,都不會過得差。

第三、你能承受最壞的結果嗎?

人生際遇,起起伏伏,有時真的很難說清楚。

即便是每一步都有理智衡量,從選人擇城,再到婚後經營,都沒有偷過懶,可婚姻到最後還是失敗了,怎麼辦?

上次有個讀者給我朋友圈留言,你有勇氣遠嫁,有勇氣選擇一個家庭負擔很重的男人,是因為你遇到的是對的人。

我想告訴這個讀者——

很多事不到最後一刻,很難蓋棺定論。我有勇氣走下去的最大動機並不是愛情不是老王,而僅僅是我有能力走下去,且我不怕輸。

只要是我們認認真真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哪怕是彎路。

我從沒有把我的人生交給其他人,甚至包括我的父母,我不需要別人為我託底,我能成為自己世界裡的女主角,自給自足,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

哪怕最後我失敗了,我也並不是沒有從這一段感情中收穫成長,我因為離開了父母的庇護,綻放得更加嬌豔。

我在異鄉有獨自生活的能力,不靠男人,我也可以買自己想買,樂自己想樂;我在異鄉有三五知己好友,不靠男人,我也可以有自己的交際圈,我才不會為了家庭為了男人24小時轉。

他的一切都是錦上添花,要不要他添的花,我都依舊可以錦衣華服,搖曳生香。

遠嫁對我來說唯一不好解決的難題,僅僅是和父母遠離。

好在我爸媽和我一樣,都是比較獨立的人,並不像電視裡那些公益廣告演的一樣,老人什麼業餘生活都沒有,只能苦哈哈的等著孩子回去陪他們吃頓飯。

我爸媽退休以後,和他們的老同事不是去運動,就是去旅遊,朋友圈更新的頻率比我還勤。

兒孫自有兒孫福。

這是我媽常常說的話。

當然了,我和爸媽基本每天都會通話和視頻,我知道他們過得好,他們也知道我過得好,雖隔千萬裡,但彼此心安。

我給人留下如此拼搏的印象,也因為我知道我是遠嫁的女兒,我要為父母的晚年生活,提供多一份的心意。

如果他們不願意來和我住,我要有能力一張機票就可以飛回去看他們;如果他們願意來和我住,我要有能力給他們提供一個好環境。

這一切,我不能寄希望於男人身上。誰的父母,誰有義務去養老。

遠嫁,也許並不美好。

對普通人來說,近嫁固然方便婚後往來,卻並不是婚姻的守護符,遠嫁有的夫妻矛盾、婆媳糾紛、生活辛酸,近嫁的一個都不會少。

感情好,有能力經營的,天涯海角都是溫暖,感情不順,錙銖必較的,咫尺之間都是折磨。

關鍵在於,遠嫁的對象是誰,你又是誰,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是否有能力得到。

不要因為有了愛這個旗號就去偷懶,遠走他鄉,如果只是為了證明我愛你,我放不下這段感情,其實就很可惜了。

為愛情遠嫁,你是不是傻?

小編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個賺錢的門道,現在很火的火牛視頻,在蘋果安卓各大市場都可以下載,現在每天拿分紅100多塊,比碼字輕鬆。記得填我的邀請碼:600206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