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沙塵暴肆掠!機遇號已失聯超兩個月,超額服役15年前景堪憂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2003年7月,NASA成功將機遇號火星車(Opportunity)送入太空。這一被譽為人類太空史上奇蹟的航天器原本設計壽命僅3個月(90個火星日),而如今其已超額運行了5000多天,為人類探索、瞭解火星提供了無數的科學數據,做出巨大貢獻。

全球性沙塵暴肆掠!機遇號已失聯超兩個月,超額服役15年前景堪憂

不過,現在的機遇號似乎遇到了大麻煩。由於持續了近兩個月的全球性沙塵暴的爆發,機遇號已被迫於2018年6月10日停機,且至今沒有向地球傳回任何信號。NASA研究人員也紛紛對機遇號的現狀表示擔心。

在火星、每隔數年就會出現一次全球性的沙塵暴,整個星球被籠罩在暗紅色的陰霾之中。NASA在官網表示,此次是機遇號所經歷的最為危險的一次全球性沙塵暴,也是火星曆史上最強烈的一次。這對機遇號火星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全球性沙塵暴肆掠!機遇號已失聯超兩個月,超額服役15年前景堪憂

由於火星大氣中佈滿灰塵顆粒和碎屑,厚達數千米的塵埃帶阻擋了太陽光線的傳播,更大大降低了機遇號太陽能電池板對太陽光線的吸收效果,從而大大降低了火星車儲存和使用電能的能力。

火星的冬季是另一個大問題,其長度是地球的兩倍之多,溫度更是低至-73℃(火星赤道附近)。如此嚴寒將導致機遇號火星車電子集成電路中的金屬片體積收縮,對內部芯片造成不可逆破壞。

全球性沙塵暴肆掠!機遇號已失聯超兩個月,超額服役15年前景堪憂

雖然機遇號載有核材料,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保持火星車內部電路溫度,但歷經8個火星冬季的機遇號攜帶的鈈-238幾近耗盡,所以目前已無法保證火星車電路系統的穩定。所以,風暴與冬季結束後機遇號仍然需要充足的電力來為電池充電,運行起來為電路加溫,進而嘗試與地球NASA接收站通話。

全球性沙塵暴肆掠!機遇號已失聯超兩個月,超額服役15年前景堪憂

然而,在冬季停機時間越長,機遇號電池組的電池儲容量就越小,如果未來火星車太陽能電池板上被厚厚的灰塵覆蓋,則有可能出現“掉電”或電壓突然下降的現象。此時,機遇號火星車也將壽終正寢,結束自己的使命。

全球性沙塵暴肆掠!機遇號已失聯超兩個月,超額服役15年前景堪憂

縱然現實如此殘酷,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8月16日的新聞稿中仍表示“我們有理由保持樂觀”。科學家稱,現在火星的風暴似乎在趨於減弱,或許太陽光很快就會照射到太陽能電池板併為為其充電。與此同時,火星車的電池系統在沙塵暴來臨前處於“相對良好”的工作狀態,因此電池不太可能出現嚴重的降級故障。

無論如何,即使機遇號火星車最終未能走出困境,其取得的成就也足以讓這個名字載入史冊。機遇號究竟能否甦醒?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