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公司 僅241人 年入154億

(商業領軍/於建民)

導讀:一家僅241人的公司,2017年收入22.5億美元(約154億人民幣),人均創收933.6萬美元(約6390萬人民幣),實在太厲害了!

▎最牛公司 僅241人 竟年入154億

人均創收近6390萬

2017年,芬蘭頂級手遊公司Supercell總收入為22.5億美元,約154億人民幣。

要知道這家公司只有241名員工,人均創收933.6萬美元(6390萬人民幣),這可是近6400萬人民幣,多麼不可思議!它絕對是最牛公司之一!

2017年 241人公司 年入154億

——人均創收6390萬、淨利潤2562萬

芬蘭移動遊戲公司Supercell公佈2017年營業收入為22.5億美元(約154億人民幣),淨利潤9.01億美元(約合61.75億人民幣)。

這家公司員工2017年底有241名員工,這意味著,人均創收933.6萬美元(約6390萬人民幣),這可是近6400萬人民幣,除了厲害沒有什麼別的詞可以形容了!

人均創收933.6萬美元、約6390萬人民幣,這在哪個國家,都堪稱最牛公司之一了!

7年時間,業績增長750倍

Supercell這些年的發展,創下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驚歎的記錄:

2010年,Supercell公司建立;

2011年,收入為300萬美元;

2013年,Supercell收入5.7億美元,淨利潤為2.67億美元;

2014年營收17億美元,淨利潤5.92億美元;

2017年,營收22.5億美元的收入,淨利潤高達9.01億美元(約合61.75億人民幣)。

Supercell從2011年300萬美元,到2017年22.5億美元,7年時間已經增長了750倍。

在2013年,芬蘭個人納稅額排行榜,前五名居然皆被SuperCell高管“包攬”。其中,創意總監米科・科迪索亞納稅5440萬歐元,帕納寧納稅5410萬歐元。他們兩人都打破了芬蘭年納稅額最高紀錄。

中國一代“商業戰神”史玉柱都佩服不已

參觀返回後推進公司改革

2015年11月,中國商業戰神史玉柱前去參觀後,連連讚歎、佩服。

2015年11月9日,史玉柱在其個人微博上發表觀點,感慨旗下有世界級知名遊戲《部落衝突》(Clashof Clans,簡稱COC)等遊戲的開發商Supercell員工人數很少,但盈利能力卻超出想象,令他非常驚訝。

最牛公司 僅241人 年入154億

史玉柱微博

他是這樣感慨的:“一個公司不是人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我應邀去芬蘭Supercell公司座談,嚇我一跳。這個年利潤12億美元的手遊跨國公司,總共168人。

而從Supercell返回後,史玉柱開始積極推進巨人網遊公司的內部改革、推進小團隊戰鬥模式。

▎揭秘“全球增長最快手遊公司”

財富奇蹟背後奧秘—“人才驅動”模式

這家“全球增長最快手遊公司”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

毫不誇張說,Supercell是一家“人才驅動”模式的典型代表公司。

——最好的人才、創造最大的價值!

“最優秀的人才創造最優秀的遊戲”是Supercell公司一直堅持的理念。

“優秀人才戰略、精品戰略、全球化戰略”可以說是Supercell成功的三個關鍵要素。

1、優秀人才戰略模式

——“精英團隊”打造的超級賺錢機器

某種意義上,匯聚了行業的優秀人才,也就搶佔了行業制高點!

在Supercell巨大成功背後,是“優秀人才戰略”模式,精英核心團隊、精英成員的打造。

Supercell首席執行官埃卡.潘納寧表示。“我們相信,只要將最優秀的人才彙集到一起,為他們創造最好的環境,在時間和一點點運氣的幫助下,我們將繼續推出更多偉大遊戲。

換句話講,彙集最優秀人才,打造出最優秀的產品、創造最大的商業價值!

1)優秀創始人團隊——王牌程序員和頂級設計師

雖然Supercell是家成立僅7年的新公司,但實際上擁有一支資深管理團隊。Supercell的幾位創始人都不是初出茅廬的年輕小夥子,而是已經在遊戲開發行業縱橫了數十年的王牌程序員和頂級設計師。

一方面,核心創始人團隊有豐富遊戲設計經驗

Supercell六位共同創始人都是遊戲界資深人士,都曾在像Digital Chocolate和Remedy這樣的大公司工作過,六個人曾在12個平臺累計推出過超過165款遊戲。

特別是公司的CEO潘納寧,早在1999的時候就已經創辦了一家專門為諾基亞手機開發遊戲的公司,雖然後來該公司被收購,但潘納寧本人卻成為了母公司在整個歐洲地區的總負責人——直到2010年的時候他決定自己單幹。他們在該公司呆了6年後,與三位同事離開公司,創建了Supercell。從最早開發遊戲到創立Supercell已經有十幾年的豐富經驗了。

另一方面,核心團隊都是技術大咖 10年前,所創立公司就賣了1億多

潘納寧和Supercell聯合創始人米科·科迪索加(Mikko Kodisoja)曾在2004年以600萬美元現金和1,200萬美元股票的價格(人民幣超過1億),把他們的第一家創業公司Sumea出售給了數字巧克力公司(Digital Chocolate)。

最牛公司 僅241人 年入154億

聯合創始人潘納寧和米科·科迪索加

某種意義上,Supercell創業核心團隊的經歷有些像騰訊的“微信之父”張小龍。

張小龍並非是微信才一飛沖天,他原本就是行業內的技術大咖,早在21年前的1997年,年僅28歲就自己研發了Foxmail,當時就擁有了200萬用戶,是國內用戶量最大的共享軟件。

2001年、32歲時,張小龍自己研發的Foxmail被1200萬收購。10年後,張小龍又打造出了轟動業內的移動工具微信,成為騰訊帝國的有一張王牌,一張稱霸移動時代的王牌。

Supercell創始人潘納寧、科迪索加的經歷和張小龍很類似,都屬於王牌程序員和頂級設計師。

2)優秀精英團隊——尋找最好的優秀人才

不僅是創始人、核心團隊極其精幹,在整體團隊上,也是寧缺毋濫的模式。

Supercell公司成立的初衷——“一定要找到最好的遊戲人來做最好的遊戲。這樣只要把這些人找到,讓他們成為團隊做遊戲就好了

Supercell創始人潘納寧曾表示:“儘可能為團隊招聘最優秀的人才,雖然可能這需要一年、兩年甚至很多年,但在長期範圍來看,將會是非常完美的做法”。

2014年,Supercell公司擁有150名員工,2015年在淨利潤增長超過24億人民幣的情況下,只增長了30位員工,足見這家公司寧缺毋濫的原則。2016年,這家公司也只增長了33位員工,同樣可見這家公司對成員要求之高。

3)、精幹的小組制模式

A、始終保持小團隊精幹模式

Supercell認為團隊越大,辦公程序就越複雜,官僚主義也就越容易滋生——而這些都是扼殺員工創造力的罪惡之源,始終保持著小團隊的精幹模式。

一組數據可以對比,它與業內的區別。

2015年,Supercell營收17億美元,擁有150名員工,另一家移動遊戲巨頭,《糖果傳奇》(CandyCrushSaga)開發商King在財報中稱公司2014年收入22.6億美元,為Supercell全年收入的1.45倍,但King的員工人數達到1200,員工是

Supercell的8倍。

這意味著,King人均營收為Supercell的18%,可見Supercell團隊之彪悍!

當然,大團隊、小團隊,各有各的優劣,Supercell的小團隊模式不是唯一的模式,不過,Supercell公司的團隊戰鬥力之強確實讓人欽佩。

B、精幹的研發團隊

——5—7人的研發小組

大多數的遊戲工作室都有一位獨裁的監製人為設計師和程序員的工作開綠燈。

而Supercell的遊戲開發員在由5至7人組成的小組裡工作,每個小組都有自主權,可以提出自己的遊戲創意。5個人就能組成一個項目團隊,單位作戰效率非常驚人。

如史玉柱所說“Supercell年稅前利潤15億美金,員工只有169人。5個人就能組成一個項目團隊,單位作戰效率非常驚人。到我們拜訪那天為止是169人,其中研發人員一半,包括舊金山的研發團隊

實際上,這種超強作戰小組的模式,在其它行業也有采用。

例如:快時尚巨頭ZARA的買手小組模式,每個小組都是一個超強的特種兵小分隊,也成為ZARA問鼎“全球快時尚第一”的獨特利器。

最牛公司 僅241人 年入154億

C、精幹的推廣團隊

令人稱奇的是,Supercell公司不僅研發團隊精幹、推廣團隊同樣精幹的令人吃驚!

241人中,一半是研發,剩下的人除了辦公人員以外,還要完成全球推廣,2016年時,它在中國的團隊只有2個人,但是這兩個人負責的中國市場,已經創造了令人吃驚的成績。

Supercell創始人潘納寧表示:“我們來到中國市場是為了長期發展,雖然目前的團隊只有2個人,但規模擴張依然會非常的謹慎,會一步一個腳印的擴張,儘可能為團隊招聘最優秀的人才,雖然可能這需要一年、兩年甚至很多年,但在長期範圍來看,將會是非常完美的做法”

2、精品戰略

——款款精品、款款大賣

一個企業征服市場靠的還是產品,出精品、精品越多的產品,越容易成為業內的贏家!

Supercell的幾位創始人都是《魔獸世界》的忠實玩家,都是精品遊戲產品的信奉者,他們有著強烈的願望創造出不但能風靡全球,還會讓人玩兒上好幾年的遊戲。

Supercell創始人潘納寧心中的設計理念:Supercell需要開發出既能夠吸引人們長期遊玩,又不會花掉人們大塊時間的作品。

創業及時把握潮流 轉型手遊 開創精品模式

——從頁遊轉向手遊,搶先把握移動趨勢

2010年恰逢社交類遊戲的黃金時期,Facebook上的網頁遊戲在全球範圍內受到了熱烈追捧,開發這些遊戲的公司也因此大發橫財,紛紛變成了身價數億美金的土豪。

2010年,當時在Facebook平臺大獲成功的zynga營收達到8.5億美元、淨利潤近4億美元。而它的估值從2010年的40億美元翻倍到70億至90億美元,輕鬆超越老牌大哥EA60億美元左右的市值。

當時剛創業的Supercell選擇了類似的頁遊模式,經過半年時間的開發,Supercell的第一款頁遊《Gunshine》終於完成並開啟了公測。

雖然這款遊戲在剛開始的時候表現還不錯,月活躍用戶一度達到了50萬,但是短短几個月後形勢就開始急轉直下。大多數玩家都對該遊戲複雜的玩法表現出了厭倦,玩家數量也出現了大幅下滑。

潘納寧對自己的產品進行了深刻反思,進行了大膽的調整,決定要做移動遊戲。

可以說,Supercell公司是比較早進行移動遊戲開發的公司,而後的事情很有戲劇性,曾經學習的偶像zynga卻遭遇了困境,而Supercell公司卻走向了巔峰!

精品戰略,六年只推出4款手遊產品

卻款款大賣 成為全球手遊公司佼佼者

Supercell的CEO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遊戲部門也不可能在很短的一個時間就能把遊戲設計出來,並能夠保證毫無差錯的受到如此的歡迎,遊戲的開發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

曾經在6年時間裡,Supercell只推出了4款手遊,卻款款大賣。

第一款推出的手遊《卡通農場》,一經推出就超乎想象的火爆,以至於公司全體員工在芬蘭傳統節日集體加班、臨時充當客服,

而第二款推出的手遊《部落衝突(COC)》,這款遊戲的成功在遊戲界掀起了軒然大波,世界各地的開發商都開始爭相模仿《部落衝突》的玩法,最後還形成了“COCLike”這種全新的遊戲類型。

之後的兩款手遊《海島奇兵》和《皇室戰爭》,同樣也是精品中的精品。

這時候,Supercell的幾位創始人已離他們偶像暴雪越來越近,Supercell贏得了業內“手遊界暴雪”的美稱。

Supercell所推出的四款手遊

最牛公司 僅241人 年入154億

Supercell的第一款手遊《卡通農場》

最牛公司 僅241人 年入154億

Supercell的第二款手遊《部落衝突》

最牛公司 僅241人 年入154億

Supercell的第三款手遊《海島奇兵》

最牛公司 僅241人 年入154億

Supercell的第四款手遊《皇室戰爭》

款款火爆背後 成功沒有秘訣

——成功背後,是不計其數的失敗和淘汰

潘納寧有一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Supercell的成功既沒有秘訣,也沒有捷徑,每一次成功的背後都是不計其數的失敗和淘汰。”

款款火爆背後,是Supercell公司高標準的追求,對優質產品的打造,通過殘酷的淘汰,篩選出精品中的精品!

而在這Supercell這4部光鮮四溢的作品背後,躺著是另外14款遊戲的屍體。

從2012年開始,Supercell就已經有了多個由5-6人組成開發團隊,所有的團隊都會各自負責一個獨立的手遊項目。如此一來Supercell就可以同時推動多個項目,就算不得不淘汰大多數產品,最終總能剩下一兩款精品遊戲。

Supercell創始人潘納寧表示:“如果Supercell有一段時間砍掉的遊戲太少,那麼我就會感到緊張。因為這意味著我們最近的決策越來越保守了——而這對一個創新型企業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在潘納寧看來,一個創新型企業如果失敗得太少,才是它最大的失敗

3、全球化戰略

——公司雖小,卻是一個全球化的公司

一個公司覆蓋的市場越多、越大,其規模無疑也越大!

這也是為什麼國際化公司、跨國集團公司規模往往比較大的原因。

對於Supercell而言,讓人很難想象的是,這個只有241人的公司, 從人員數量上而言,它絕對是一家小公司,但這家小公司業務開展範圍,竟一個絕對的全球化公司!

潘納寧曾在他的一篇博客裡寫道:“我們的願望就是建立一家在全世界範圍內,包括中國、日本、韓國都能站穩腳跟的國際化公司。這樣一來全世界的人們在30年後回顧往昔時,都會談論到我們現在開發的遊戲,討論它們對生活的影響——正如今天的暴雪和任天堂一樣。”

為此,Supercell先後在東京、首爾和北京開設了工作室。

2014年時,Supercell公司雖然只有150名左右的員工,可是卻來自32個國家,50%的都來自芬蘭之外。

因此他們的遊戲從靈魂上來講是全球化的,因此希望在全球做最小的改變,比如UI等方面不進行大改,而只是語言的本地化。

可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個只有241人的公司,採用這種全球化的跨國形式,無論是產品研發設計的人才視野,還是市場空間都獲得了極大的拓展,對他們今天的成功都幫助很大。

2017全球50個頂級手遊公司 它位列第一

在國外專業媒體評選出的2017全球50個頂級手遊公司中,Supercell位列第一。

這家只有241名員工,卻完成154億業績的公司,它的排名超越了眾多行業大佬。

它被評為“在遊戲業內,Supercell是少有的能夠連續數年持續做創新遊戲的典範之一”。

後記

獨特“人才驅動”模式,值得深思!

21世紀最貴的是什麼?人才!

但是,一流人才的價值確實超出想象!

FacebookCEO扎克伯格曾認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能夠抵得上 100 個普通工程師。

扎克伯格也曾多次提到“A-Player”這個概念,即一流員工。Facebook 為吸引一流員工也是不惜血本。

一家彙集眾多人才的公司,能創下什麼樣的業績?很難想象!

而Supercell公司在手遊領域所創造的驚人業績——241人公司、年入154億,人均創收近933.6萬美元(6390萬人民幣),讓人除了吃驚、還是吃驚。

Supercell驚人的業績、以及它獨特的經營策略(優秀人才戰略、精品戰略、全球化戰略),都值得人們深思!

而Supercell創始人潘納寧所說“保持成功,需要謙虛和不斷努力”態度,同樣值得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