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手機大佬,失敗了?

又一手機大佬,失敗了?

(商業領軍/於建民)

導讀:又一個手機大佬,失敗了?

它有著不錯的產品設計、技術能力,卻沒有取得好的銷量,問題在哪?

▎又一手機大佬,失敗了?

夏普第三次迴歸中國市場,或遭遇失利

在手機領域,它曾是功能機時代的大佬之一,但是如今在智能機時代,它卻暗淡了。

而且2017年開始的第三次進入中國市場,或許再次遭遇失利!

它是功能機時代手機大佬之一

但是,在智能機時代卻沒落了!

夏普曾和索尼、松下一樣,曾是是日本製造的代表。

在手機領域,夏普也曾取得過不錯成績。

在手機的功能機時代,夏普推出過很多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手機。其中,當時堪稱日系手機典範的夏普翻蓋手機,一躍成為亞太地區搶手貨。

但是,在智能機浪潮時代,它卻和其它曾經的功能機大佬一樣,變得萎靡不振,並且由於手機銷量不佳,它退出了中國市場。

富士康收購後對它寄予轉型厚望

希望完成從代工向品牌運營的轉型

2016年4月以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日本夏普公司。

這些年,富士康一直在進行從代工向品牌的探索——不僅僅滿足於只做代工,想做自有品牌,但是多次嘗試都未果。

在富士康收購夏普之後,夏普曾經的B2C品牌價值,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特別在彩色電視、手機領域還有一定的知名度、口碑。

於是,在夏普的品牌運作上,富士康寄予了一定轉型厚望,期冀完成從代工向品牌運作的轉型,對夏普電視、夏普手機都投入不小力度。

可是,夏普手機第三次進入中國市場

雷聲大、雨點小,可能草草收場

在被富士康收購、重新進入市場之前,夏普手機曾兩次進入中國市場,這次,已經算是第三次進入中國市場。

1、第一次進入中國市場

夏普手機最早在2003年就進入了中國市場,而且那時候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2005年的時候受到中國廠商衝擊被迫退出中國市場。

2、第二次進入中國市場

在2008年時,夏普手機又進入中國市場,推出了多款功能機,但是時間到了2013年夏普又再次退出中國市場,原因是智能機崛起。

3、第三次進入中國市場

在2016年富士康收購夏普之後,夏普手機第三次進入中國市場。

不過,夏普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這次運作,也是一波三折。

從2016年8月31日到2017年春節這半年左右的時間,夏普手機在內地的業務由內地總代理總經理張勁猛負責;2016年8月31日,夏普發佈了兩款智能手機SHARP C1和SHARP A1,目標消費群是年輕用戶,產品偏低端,售價均為1499元,由京東包銷。

2017年8月全面屏大戰興起之初,夏普手機以“全面屏鼻祖”的身份高調回歸,推出第29款全面屏手機——AQUOS S2,銷售近1年,售價從最初的2499元一路降到現在的1099元,接近腰斬,銷量也沒有太大驚喜。

如今,手機負責人調崗,官方微博清空

2018年7月22日,有媒體報道,此前的夏普手機負責人羅忠生已經開始負責其他業務線。

同時,夏普手機的官方微博也清空。

而且,夏普/富可視手機全球CEO羅忠生也修改了自己的微博認證,變更為“資深通信人士數碼博主”。

又一手機大佬,失敗了?

又一手機大佬,失敗了?

這些變化,表明夏普手機在中國市場的第三次運作不容樂觀!

對夏普手機而言,這個結果有點可惜

具備技術優勢,卻沒有好的市場業績

目前這種狀況,對於夏普手機而言有些可惜。

它作為一家有一定優勢的企業,業績卻不能令人滿意!

畢竟在技術、設計上,夏普還是有一定的優勢,例如:曾經給小米帶去好評的MIX手機,其設計風格,夏普在幾年前就已經推出類似風格的手機AQUOS Crystal,足見夏普在設計上的實力。

又一手機大佬,失敗了?

夏普AQUOS Crystal手機

2017年,在全面屏熱潮中,夏普又推出了“美人尖”風格手機,顯示了其不俗的是設計能力。

又一手機大佬,失敗了?

可以說,在產品力上,夏普具備一定競爭力、具備不俗實力!

但是,卻運作成這樣的結果,真的有點可惜!

▎夏普手機,第三次進入中國市場失利

究竟問題在哪?

對於富士康操作的夏普手機第三次進入中國市場而言,

最大的困局就是打法的問題——不能從B2B模式、切換到B2C模式,是夏普手機失利的主要原因。

夏普手機失敗背後

代工之王富士康困局 B2B、B2C打法不同

B2B代工模式競爭要素在獲取訂單、生產

B2B,是廠家對廠家的模式,不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

富士康是世界著名的代工之王,在PC、手機等的代工領域是絕對的王者。

在B2B代工領域,有兩個關鍵因素——獲取訂單的能力、生產製造的能力。

1)獲取訂單的能力,某種程度上,代工廠是帶有一定的依賴性模型——依賴上游品牌商的訂單,畢竟它是為品牌企業服務,能否獲得行業優質企業的代工訂單,成為發展、做大的關鍵。

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曾確立了富士康的經營理念“

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對於代工企業而言,誰能佔領上游品牌企業優質客戶、份額,誰就是代工領域的贏家。例如:手機行業霸主蘋果的大部分代工訂單都是由富士康完成

2)生產製造的能力,對於代工企業而言,一個關鍵要素是獲取訂單,另一個關鍵要素是高效完成訂單的能力,畢竟拿到訂單能力再強,如果做不好,還是會失去訂單、失去客戶。

而身為全球代工之王的富士康,它的生產製造能力在業內讓對手汗顏。

無論是在代工領域的生產製造能力、還是完成效率,富士康都做得非常厲害。

郭臺銘曾自豪的地說:“我們公司光模具人員就有六千位,一個月內做好一千模具,包括塑模、沖模,全球有幾家公司做得到?”在交貨時間上,鴻海利用組織切割方式,能將交貨週期從3-6個月縮短到兩個禮拜,這種效率的提升同樣讓業內汗顏,對於客戶而言,富士康在完成代工任務的效率、滿意度上,無疑都是競爭力超強。

所以,業內的評價“只要郭臺銘搶來的客戶,就不會跑掉”,不是浪得虛名。

B2C模式競爭要素在產品、推廣、渠道

在B2C領域,它的打法與B2B打法完全不同,它是廠家對消費者模式。

對於品牌運營的企業而言,更側重於——產品、推廣、渠道這些競爭要素上。

做大眾消費業務的 B2C模式,要直接面對消費者,特別是作為大眾消費品,產品要炫;要多傳播、多做廣告,讓消費者知道了解;要有龐大的渠道網絡體系,方便消費者購買。

兩種模式,在客戶和交易途徑上都不同

面向企業客戶、面向終端消費者客戶,兩種模式客戶不同;

一個滿足客戶生產製造、一個滿足客戶酷、炫需求,產品需求不同;

一個業務員拓展模式、一個傳播推廣,推廣模式不同;

一個直接對接廠家、一個需要龐大網絡體系對接消費者,渠道模式不同;

所以,B2B、B2C兩種模式,在客戶和運作方式上有不小的區別。

代工之王富士康的困局

B2B、B2C打法不同,轉型還有很長的路

對於富士康而言,它在代工領域,絕對是王者級的企業,無論是獲取訂單的能力,還是完成生產製造都絕對是業內領先!

但是,如同那些規律——“過去的成功是未來失敗的最大根源”、“過去的輝煌是未來最大的絆腳石”!

富士康在代工領域、B2B代工模式太成功了,成為它轉型、升級、探索其它模式的困局。

這也成了它運作夏普手機的困局!

B2B、B2C打法的區別,讓B2B代工模式巨頭富士康,在B2C領域沒有靈活自如,相反一直在路上,轉型、升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夏普手機失利,值得其它技術企業注意!

夏普手機的失利,並非個例,而是一批技術企業、代工企業需要注意的問題!

這是很多生產製造型企業轉型時遭遇的共同困境。

每種經營模式都有它的特點,從一種經營模式跨到另一種模式,企業必須要完成轉型,否則就會陷入困境,夏普手機所遭遇的,就是模式轉型的困境。

企業從B2B代工領域,切入到B2C代工領域,兩種不同領域、模式不同、打法不同。

這種情況屬於跨界,要想跨界成功,就必須完成切換,成功完成轉型、組織能力升級,否則,很難!

這一點,值得其它代工企業、技術型企業重視、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