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冠華和夫人 子女

喬冠華,1913年3月出生於江蘇省鹽城縣東喬莊的一個富裕家庭,他的父親是開明士紳。1919年,父親讓他進私塾學習,他天資聰穎,有過目成誦之譽。後進入新式學校,1925年在鹽城第二高等小學畢業,在初中高中時幾次跳級插班。1929年,16歲就考入清華大學哲學系,成為大學同屆中最年幼的學生。

清華大學畢業後,喬冠華到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繼續攻讀哲學,由於參加革命活動,不久被驅逐出境。1935年喬冠華又赴德國圖賓根大學留學,一年多後,即在23歲那年,他以優異成績獲得德國哲學博士學位。

喬冠華和夫人 子女

德國留學期間與季羨林合影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喬冠華放棄在哲學“純學術”領域深造的念頭,從德國過境法國巴黎輾轉於1938年乘坐法國遊輪”霞飛號“回到香港,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他先是在香港餘漢謀主辦的《時事晚報》做總編輯,開始發表政論、國際評論文章。1939年他由廖承志、連貫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2年秋到重慶《新華日報》主持《國際專欄》,直至抗戰勝利。1946年初隨周恩來到上海,參加中共代表團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擔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外交部部長助理、外交部副部長、外交部部長等職。1976年後,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顧問。在新中國的外交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83年9月22日上午病逝,享年70歲。主要著作有:《國際述評集》、《從慕尼黑到敦刻爾克》等。

喬冠華和夫人 子女

喬冠華的第一任夫人是龔澎,她1914出生於合肥,1933年考取燕京大學歷史系,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後,曾任八路軍總司令部秘書、重慶《新華日報》記者、中共駐重慶代表團秘書(國共談判時因有美方代表她還當翻譯)、中共香港工委外事組副組長、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方面新聞組組長。1949年後,歷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部長助理,1970年因病英年早逝。她是1942年末,在重慶與喬冠華相識,他們一見如故,從此再也沒有分離過,1943年9月結婚。他們生育有喬宗淮、喬松都一男一女兩個孩子。

喬冠華和夫人 子女

喬宗淮,1944年7月出生。1968年進入國防科委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工作,是研究實習員。1978年開始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工程熱物理專業研究生。研究所畢業後,任國防科委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兩年。接著去香港中文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隨後到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副秘書長、副社長,同時兼任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中方代表(1985-1991)。1991年開始從事外交工作,曾任外交部副部長、紀委書記、黨委委員。

喬冠華和夫人 子女

喬松都,1953年出生。1977年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後任解放軍262醫院軍醫,20世紀80年代赴法國學習,90年代赴美國學習,曾經在國務院所屬單位工作。著有《喬冠華與龔澎——我的父親母親》。

喬冠華和夫人 子女

喬冠華的第二任夫人是章含之,她是1935年7月出生於上海,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釗的養女。1953年保送北京外國語學院,1957年與洪君彥結婚。1960年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研究生部畢業,在北京外國語學院任教,並擔任毛澤東的英文教師,之後進入外交部工作(在亞洲司歷任一般職員、副處長、處長、副司長)。1972年與前夫離婚,1973年12月與喬冠華結婚,2008年1月26日逝世。與前夫生育有女兒洪晃。

喬冠華和夫人 子女

洪晃,1961年出生。12歲時被送往紐約學英文,1984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瓦瑟學院。曾經做過諮詢、有色金屬貿易、投資、出版等方面的工作。出版有自傳《我的非正常生活》和雜文集《無目的美好生活》、《廉價哲學》,是個思想前衛,有個性、有才華的人。

喬冠華和夫人 子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