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有大格局,謹記這兩句話,人生順達,讓你立於不敗之地!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有人盛極一時,卻又泯然於眾;有人追逐名利,可最後是非成敗轉頭空。世事並不可能一直順遂,人生亦是一個長盛久衰的過程。

所謂“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在人生中,想要得到的未必就能如願,而不想得到的卻總會悉數出現。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以慚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這個世界,人生境遇往往因此而改變。

一個人,往往決定著其成就的,便是自身格局。而人生想要大格局,必然要謹記這兩句話,一旦明瞭,人生順達,讓你立於不敗之地。

人生要有大格局,謹記這兩句話,人生順達,讓你立於不敗之地!

一、直木先伐,全璧受疑。

釋義:筆直挺立的樹木最先被砍伐,完整無缺的玉璧容易招人懷疑。

俗語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一個人能否成事,是否有智慧,不是其顯現的能耐有多大,而是懂得藏巧於拙、收斂才能。

本領卓絕的人有很多,但最後能成就的卻很少,原因多出在心氣太高,過於的鋒芒畢露。正所謂“槍打出頭鳥”,若是在事業中處處攀緣、事事都爭做最好,這樣雖能逞一時之利,但也極易讓別有用心之人惦記在心,甚至日後遭人使絆,人生路反而受阻。

人生要有大格局,謹記這兩句話,人生順達,讓你立於不敗之地!

二、知止能退,平靜其心。

釋義: 知道情勢不利於自己、無法前進的時候,能暫時撤退,以保持內心的平和安定。

為人處世,人情冷暖變化無常,人生道路崎嶇不平,想要安身立命,必然是要懂得一些“適時退避”的道理。若是在遇到不如意事的時候,能夠知退一步,人生便會少去許多麻煩。

昔時流傳有“六尺巷”的典故:

清朝康熙年間,張英在朝擔任大學士時,有一日,張英收到家信,內容為,他老家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如今兩家為了爭三尺寬的地基,發生了糾紛,望他能用職權疏通關係,出面解決這件事。

張英看了這封信後,釋然一笑,他在給家中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深明其意,主動讓出三尺空地,鄰居見狀,也主動想讓,結果成了“六尺巷”。

人生要有大格局,謹記這兩句話,人生順達,讓你立於不敗之地!

有時一味地銳意進取,未必就能解決問題,甚至還會使事情愈發糟糕。而適時的退避,卻能成為一種以退為進、與人為善的大智慧,讓人生路越走越穩。忍得一時之氣,消得百日之憂,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