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語文課里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又到開學季!還記得開學第一課時,被髮到嶄新的課本,便迫不及待的翻開閱讀。

有的課文中還配有精美的插圖,形式不同,風格各異。有時一幅立意角度與視覺效果俱佳的插圖既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又能輔助師生理解課文。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例如飛奪瀘定橋、狼牙山五壯士、周總理的睡衣等等,每一幅都讓人記憶猶深。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但是,你知道這些插圖是誰畫的嗎?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白仁海《人民的戰士—雷鋒》

《人民的戰士——雷鋒》,

還有下面這幅《一袋乾糧》。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白仁海 《 一袋乾糧》

他們的作者都是中國美院

前副院長白仁海先生。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白仁海

對了,老先生也是我們藝得美術館

的簽約藝術家哦。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飛奪瀘定橋》插圖


剛提到的《飛奪瀘定橋》,這幅油畫作品的作者叫雷坦(1939-1999),是廣州畫院“特美國畫廊”藝術顧問。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劉國樞 《飛奪瀘定橋》


除了這幅畫之外,還有另外一幅比較知名的《飛奪瀘定橋》。

這幅畫誕生時間更早,由中國第二代油畫家劉國樞於1957年創作,現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狼牙山五壯士》插圖


還記得《狼牙山五壯士》印在課文最後的配圖嗎,雖然畫質不一定清晰,但是畫中紀念碑式的堅毅悲壯成為5位英雄在人們心中的最終定格。

1959年,28歲的油畫家詹建俊接到一個任務,為剛剛成立的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創作一批軍事歷史題材的美術作品。在眾多創作主題中,詹建俊選擇了“狼牙山五壯士”。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油畫《狼牙山五壯士》 186×203cm

完成《狼牙山五壯士》的過程並不順利,為了創作好這幅作品,詹建俊深入狼牙山山區考察寫生,走訪當年跳崖的倖存者葛振林。

還有,當時一些領導不認同這種靜態構圖,要求一定要表現戰鬥場面,經過反覆爭論,這幅畫才得以審查通過並出現在小學課本上。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倔強的小紅軍 王惟震繪畫


還有這幅,他的作品叫王惟震,出生於1931年,是一位極其高產的畫家。


與此同時,他也是中國體育報業總社人民體育出版社美術編輯,副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很多經典人物的形象就出自他之手。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

由王惟震繪製的課本插畫

有哪些是你睡過的呢?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苦柚 王惟震

六年級上冊的《月光曲》

感覺當時真的就像聽著

貝多芬的曲子睡著一樣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月光曲 王惟震繪

五年級下冊的《豐碑》

還依稀記得課後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豐碑 王惟震繪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

《十里長街送總理》

印象深刻的周總理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十里長街送總理 王惟震繪

知道了世界上有個物理學家叫

伽利略,有座塔叫比薩斜塔的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教會了我們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

《將相和》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三年級語文第一課《讓我們蕩起雙槳》

這節課好像就唱歌了,

睡過的就厲害了。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讓我們蕩起雙槳 王惟震繪

更值得一提的是,

英語課本里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

李雷、韓梅梅,

同樣出自王惟震之手。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現在才知道,

每次背的都是老師喜歡的段落,

而王老師幾乎是一手決定了

我們80後的青春記憶啊。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挑山工 育華繪


看完了王老師的,我們再看看這些。

人教版五年級的第25課,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的《挑山工》。

作者育華繪。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草船借箭 王炳炎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

那時候的諸葛亮可不是

王者榮耀裡的中單啊,笑哭.

他的作者王煩炎。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少年閏土》插圖作者黃金祥


六年級上冊的《少年閏土》,是由旅美畫家黃金祥繪製的,這兩小兄弟的故事還記得嗎?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

少年閏土 黃金祥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為人民服務 杜滋齡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的《為人民服務》。

這是一位稱得起專業畫張思德三十年的畫家,先後創作過多個版本的張思德畫像。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我們熟悉的這一幅是1977年時他專為課文創作的,來一起回顧下你曾經背過的課文。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溫暖 盧沉 周思聰父妻合作畫 原作名《清潔工人的懷念》


三年級上冊的課文《溫暖》,作者是由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家盧沉、周思聰合作繪製。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武松打虎 劉繼卣繪


五年級下冊《武松打虎》,是由劉繼卣先生於1954年創作的一部工筆重彩組畫。畫的著實生動,惟妙惟肖。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這幅被大家玩壞的杜甫圖,

就更是深入人心了。

但說起作者卻少有人知。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作者是被稱為20世紀中國

現代水墨人物畫一代宗師的蔣兆和,

著名畫家徐悲鴻的學生。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杜甫像》創作於1959年,現藏於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蔣兆和論自己的藝術是“一碗苦茶”,杜甫也是心事重重的憂國憂民。

畫作者以及被畫者恐怕從沒料到這麼苦大仇深的一幅畫若干年後會被玩得如此歡脫。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但蔣兆和並不知道古人真的長什麼樣

據說杜甫就是參照自己的樣子繪製的

對比起來,相似度真的挺高。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這幅李時珍像也是無從下手

機智的蔣兆和便找來自己的老丈人

(也是京城四大名醫之一的蕭龍友)做模特

相似度更高啊!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劉徽、張衡、張仲景、一行和尚、孫思邈、郭守敬。

由於蔣先生的塑造能力十分了得

隨後他又接下了課本中一堆科學家的活

誰也不曾想到,這些圖一畫

便成了我們這幾代人的集體回憶。

這些語文課裡的插圖,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黃繼光》插圖作者張洪贊

好啦,今天的課本插畫就分享到這裡,沒想到插圖的背後還有這麼多故事,看來被我們睡過的圖都不簡單啊。

時光已逝,年少不再。

如今復看,恐怕再難以酣睡。那時候,縱使語文老師讀的有多深情,我們也很難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一覺醒來,人生如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