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隨筆之《關於醬缸與N種裝》

這座城市的歷史很悠久很輝煌,

且不說,

有多少朝代的皇上在此呼風喚雨,

龍威浩蕩;

更有那人類的祖先在此開始直立行走,

初現當代人的模樣。

不知經歷了多少年,

多少代的延續,

官場的俗氣,

市井的痞氣,

官宦的牛氣,

紈絝的戾氣,

百姓的憋氣,

市場的欲氣,

在這座城市的一些角落與空中前僕

後繼地彙集、衝撞,

這些溼度很大的氣流在不斷的升騰,

遇到寒冷的空氣,

便凝聚成細小的水滴,

又落回到地面,

匯聚於一口巨大的水缸。

這口缸可以蓄水,

也可用於貯藏,

也可以醃製各種各地人喜愛的酸

菜,

這應該是最大的用場。

世事在變遷,

社會在進步,

人們的生活也增添了越來越多的滿足,

越來越多的舒暢。

但是,

如今這口有形無形的大醬缸還在,

還是年復一年,

忽隱忽現,仍未退場。

曾經用來醃製各種"酸菜"的大醬缸,

早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生活器皿,

這而是矗立在皇城根和天子腳下的醬缸,

它即可裝人,

也可讓人表演N種裝,

因為它的神通廣大,

因為它的非比尋常與不同凡響,

令多少原住民自豪和傲驕。

多年前,

曾聽一位的哥用炫耀的京腔,

向我講述前日才結束的某次級別很

高的重要會議上,

尚未向社會發布的內容,

那不容置疑的語氣和表情,

讓人堅信不疑,

他昨天就在會場。

這口大大的醬缸,

理所當然,

也令多少外來者心弛神往,

上調的,北漂的,打工的,

都因為能擠進、能泡在這口缸裡,

而無比牛逼,

無上榮光。

於是乎,

各色人等都為能榮幸地浸泡、醃製

在這裡,

而樂此不彼,形骸放浪。

在醬缸裡,

很多人激情四溢,

熱衷表演,

善於偽裝。

或裝成菜心,

或裝成菜葉,

或裝成酸溜溜脆生生口感級佳的菜

幫。

無論"裝"什麼,

都要努力比大象更像大象。

為了更好地"裝"有人更改了身份,

更改了年齡,

也更改了祖先與故鄉,

有的甚至穿上了皇帝的新衣裳。

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能使自己,

能賣個好的價錢,

增長粉絲的數量,

佔有更多的市場,

臉上泛起更多的榮耀,

更多的光芒。

擠在大大的醬缸里人們,

有太多被P過的嘴臉,

被P過的模樣;

還有經過改裝的靈魂,

經過包裝的思想;

裝,已成為奮鬥在醬缸裡的人們,

必備的生存技能,

人人都想練就"裝"技精湛,

"裝"功高強。

記得有位常來此地的東北朋友 ,

常有句口頭禪,掛在嘴上:

"不裝,能死啊!能死啊!!"

但在有些人看來,

面子、名利,

哪怕只是蠅頭小利,

也看得比生命更有份量

所以,

有些人的生活信條就是:

寧可死,也要裝。

而我想說:

"不裝,才能活出真實的人模樣!"

但是,

只要醬缸還在,

"裝"就會香火不斷,

"裝"業興旺。

所以,

我想起了900年前那位勇敢救人,

奮勇砸缸的司馬光。

蘭溪隨筆之《關於醬缸與N種裝》

蘭溪隨筆之《關於醬缸與N種裝》

蘭溪隨筆之《關於醬缸與N種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