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個村民按下手印,聯名驅逐8歲孩子離開


2014年12月19日,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第一次就單個艾滋病患者發表聲明:“羞辱和歧視是應對艾滋病戰役中最大的敵人。所有形式和情境下的羞辱和歧視必須要停止。羞辱和歧視是阻礙艾滋病防治進展和終結艾滋病的最大障礙:因為它阻止了感染者去接受艾滋病病毒檢查、獲得抗病毒治療。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違反了其最基本人權,同時也違反了國家艾滋病防治條例。”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當年的12月1日艾滋病日,成都某電視臺報道了西充市8歲艾滋男孩坤坤的遭遇。7日,坤坤的爺爺羅文輝通知20多名村民代表在小組長家中開會,村支書、紀檢委員都參與會議。會上,村主任何正棋執筆寫了聯名信:“大家一致要求有關部門對坤坤進行隔離防治,離開村莊,保障全村群眾及兒童的健康。”次日,羅文輝帶著聯名信找群眾按手印,最終收到203個手印。

村民為何要聯手驅逐8歲的坤坤呢?而且其中還有他的爺爺。羅文輝說,12月7日,有兩名自稱是“成都記者”的人找到他,羅文輝向兩人提及希望坤坤能獲得收養的意願,“他們說能幫我想辦法讓坤坤得到外界關注,達成心願。”這兩名“記者”建議村裡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寫聯名信,一致要求讓坤坤離開村莊。於是就發生了這件轟動一時的事情。


羅文輝介紹,坤坤從小被兒子兒媳拋棄,兩人也已失聯近5年,坤坤只好由他和老伴撫養。自己已有69歲,患有心臟病,老伴李秀瓊68歲,患有白內障,一家人僅靠著種一畝田、養三頭豬和政府補助過日子。“我本意並不想拋棄我的孫娃子。只是希望有能力的社會機構能夠收留我的孫娃子,讓他接受更好的教育和醫療。”羅文輝說。

事情導火索的兩位“成都記者”,其中一名是某網絡媒體的“記者”,另一名是某視頻網站的“拍客”。前者稱,他們在村中調查瞭解到,坤坤在村中遭到“冷暴力”,村民對坤坤非常恐懼,避之不及,而坤坤的爺爺羅文輝無力撫養他,強烈希望能把坤坤送給有撫養能力的社會機構或個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言語上或許暗示過他爺爺寫聯名信。”該“記者”承認在方式上欠妥當,“但完全出於一片好心,希望坤坤能引起關注。”

坤坤的事情報道後,2015年新年後的正月十六,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紅絲帶小學的教職人員將他接到了學校,讓孩子就讀一年級,享受免費治療免費上學免費吃住的愛心培育。圖為該學校生活老師劉麗萍騎車搭坤坤。


紅絲帶小學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在這裡上學的所有孩子都是艾滋病毒攜帶者。這也是國內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在這裡,老師們把坤坤當成自己的孩子,給孩子買零食買鞋,喂藥蓋被子,讓孩子感受一份母愛。同時,老師們教他認字,做遊戲,學說普通話,感受集體的溫暖。坤坤在這裡生活的很幸福,已經從被遺棄的角色中轉換過來,喜歡跟同學們玩耍做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